一直以为京剧《玉堂春》中的苏三只是文学艺术虚构出的人物,到了山西临汾洪洞县才知道原来故事是有真人真事为依据的,而关押苏三的监狱就位于洪洞县古槐南大街,这座建于明洪武年间的监狱也是我国仅存的一座完整的明代监狱。
监狱因名妓苏三为人所知,如今已不再执行关押囚犯的功能,成为游客来洪洞县的一大热门打卡地。监狱以苏三故事为主线,可以详细了解到明代的刑罚制度、监狱构造等内容。苏三石像立在阴森监狱中,让人们对这个蒙冤的弱女子更增加几分同情。
苏三的故事最早源自冯梦龙《警世通言》,后改编为京剧《玉堂春》,其中选段《苏三起解》可谓家喻户晓,几乎人人都能哼唱几句。通向监狱门口的对联简单概括出苏三的遭遇。
苏三自幼父母双亡沦落妓院,与吏部尚书之子王金龙相遇相知,后王金龙钱财用尽被赶出妓院,苏三出资助他应试。王金龙离开后苏三被卖为妾并遭诬陷入狱,县官受贿判其死罪。刚好考试高中的王金龙出任巡按时复审苏三案,最终洗清冤屈,二人团圆。
走过挂有“苏三监狱”匾额的小门便是两列相对而立的牢房,窄门小窗,上为白墙下为青砖,黑色檐瓦上覆着铁网。两侧房檐相距很近,阳光便只能照到一小处,长长的通道因而显出几分阴森可怖。
如今的牢房里设置了陈列展览,《明代刑律展览》中可以看到关于明代律法介绍和各种刑具实物,其中包括苏三蒙难的实物。
牢房面积极小,因难得见到阳光,走进其中顿觉阴冷潮湿,对于终年住在里面的囚犯来说,这样的环境就是一种心理和身体的折磨。
这座明代监狱面积不大,主要由普通牢房、死囚牢房、审讯室和办公场所组成,其中还有一座小小的狱神庙,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死囚牢俗称“虎头牢”,牢门上画有“狴犴”头像。“狴犴”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龙生九子的第七子。传说狴犴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加之其形象似虎,自带威严,因此经常装饰在狱门上和官衙大堂两侧。
当年苏三就关押在死囚牢中,牢院中标出了苏三所在的牢房,院内还有一眼非常小的水井,井旁有洗衣石槽、搓板石,传说苏三有洁癖,常洗衣服,当地人称其为“苏三井”。
死囚牢的居住环境比普通牢房更恶劣,内部类似窑洞,全部为青砖砌造,没有窗户,常年阴暗潮湿。
蒙冤入狱的苏三是不幸的,然而在当时社会环境下,作为底层人民的她最终可以洗清冤屈得圆满结局又可谓幸运。这样的幸运一波三折,在古代极其罕见,打卡洪洞县明代监狱,了解苏三的故事,或许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