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山西是个遍地国宝的地方一点不夸张,单说位于临汾市洪洞县的广胜寺中就有“三绝”——飞虹琉璃宝塔、水神庙元代壁画和《赵城金藏》,这三样随便哪个拿出来都是价值连城、无与伦比的国之瑰宝。
广胜寺名字的得来缘起元代当地频繁发生的地震。原本这里有一座建于东汉的古寺,名俱卢舍寺,后因元大德七年此地发生的特大地震和之后数年仍“地震不止”,人们怀着禳灾驱难的愿望,希望“广大于天,名胜于世”,遂将寺庙改名为广胜寺。
广胜寺现存建筑为元代重建后遗存,分为上寺、下寺两个独立的建筑群落,皆沿山而建,上寺位于山顶,下寺位于山腰,它的建筑曾让梁思成感慨:“古人只知广胜寺藏经之可贵,不知广胜寺建筑之奇特。”
飞虹塔位于上寺,是国内琉璃建筑中的极品。从山脚就能看到这座高耸华丽的琉璃塔,看见的第一眼就已惊艳。
飞虹塔高47.31米,共13层,塔身由下至上逐渐收缩呈八角锥体。整座塔由青砖砌造,塔内中空,第一层供奉着佛像,还有关于我国历代名塔的相关介绍。
最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是飞虹塔的外观,这座塔为明代重建,重建时加装了色彩斑斓的琉璃,从一座古朴素雅的砖塔摇身变成华丽夺目的琉璃塔。
从塔底到塔顶,每一层、每一处细节都装饰着神形各异,精致生动的人物、吉兽、神佛等造像,在阳光的照耀下流金溢彩,艳丽逼人。
如此华丽的宝塔曾在许多影视剧中出现,一代经典《西游记》中,这座宝塔是祭赛国的国宝,画面中祥云笼罩的飞虹塔带给人超凡绝尘的神圣气息。
广胜寺的大雄宝殿中高悬着一块牌匾,四周饰以金龙,“光辉万古”四字是清雍正帝亲题。和喜欢到处写诗、题字、盖章的乾隆不同,雍正所留墨宝很少,这幅匾额也因此更显珍稀。
大雄宝殿前的两棵唐柏苍劲繁茂,为宝殿增加了许多古意。这两棵树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左侧柏树向左扭,右侧柏树向右扭,左右对称,被称为“广胜寺一奇”。
阳光从门外照进大殿,殿内砖石的凹凸不平清晰可见,每一处沟壑都显出沧桑痕迹。
殿内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像,东为文殊菩萨,西为普贤菩萨,都是明代木雕贴金造像。
大殿两侧和佛像背后还有铸铁十八罗汉像、泥塑观音菩萨像。不同年代 ,不同材质,表达着人们相同的信仰和面对灾难时的坚强乐观。
广胜寺位于山西洪洞县城东北部,距人们熟知的大槐树不到20公里,人气却比大槐树低了很多。对于藏着如此多珍贵国宝的一座古寺来说,其知名度和历史、考古价值着实不匹配,是个被大大低估了的旅游打卡地。下次来山西,这座低调的寺庙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