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吴问我:“你说,这辈子没当兵,会不会过得轻松点?”这句话像根刺,扎在我心里。我望着窗外,冬日的寒风凛冽,思绪却飘回了数十年前,那个改变我一生的冬天。如今,我在县城一家工厂拿着微薄的薪水,生活拮据。妻子起初的不理解,如今也变成了默默的支持。我的孩子问我:“爸爸,你当兵的时候是不是很厉害?”我只是笑笑,说自己是普通人。但我知道,那段军旅生涯,是我一生最珍贵的回忆,是我永远的骄傲。
老吴的问题,我该如何回答?轻松,或许是另一种人生。可是,没有那十四年的军旅生涯,我还会是现在的我吗?
我十八岁那年,也就是1972年,生活贫困得难以想象。父亲早逝,母亲独自抚养我们几个孩子,日子过得异常艰难。入伍通知书的到来,对于我来说,不啻于改变命运的契机。我至今仍记得母亲红着眼眶,将用红布包裹的两块干粮塞到我手里,叮嘱我出门在外要争气。我低着头,不敢回头看她,心中五味杂陈。
新兵连的日子艰苦异常。北风呼啸,穿着新军装的我们站在雪地里瑟瑟发抖。高强度的训练,让我们腰酸背痛,甚至连梦里都在喊口号。可是,我们没有一个人喊苦,因为我们心中都憋着一股劲儿,不能给家里丢人。
后来,我被分到了报务班。当时的我,对“报务”一无所知,甚至以为是发报纸的。班长老张笑着解释后,我开始了我的报务生涯,一干就是十四年。
1975年,我第一次探亲回家。看到母亲头上新增的白发,我心里酸酸的。也是那一年,经人介绍,我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她是我初中同学。订婚那天,我穿着旧军装,局促地站在村头,她则低着头,羞涩地笑着。我偷偷看了她几眼,认定她就是我这辈子要携手一生的人。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探亲假很快就结束了。她站在村口,轻声嘱咐我安心工作,家里有她,我的心里充满了甜蜜和不舍。
回到部队后不久,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作为报务一号手,我的任务繁重,几天几夜连轴转,眼睛都熬红了。我的付出得到了认可,团首长表扬了我,说部队需要我这样的兵。
1976年,我被提拔为报务台长。这个消息来得突然,让我惊喜万分。提干后,我回家探亲,并与妻子举行了婚礼。婚礼热闹非凡,村里人都说我妻子好福气,嫁了个当干部的男人。新婚燕尔,我却接到了去上海学习一年的通知。妻子虽然不舍,但还是笑着支持我。
在上海学习的那一年,我没有回过一次家。妻子独自一人操持家务,照顾老人,还生下了我们的孩子。母亲在信中告诉我,妻子每天忙得团团转,却从未抱怨过一句。我的心里充满了愧疚和感激。
时间来到1986年,我接到了转业通知。我内心百感交集,既舍不得部队,又想回家陪伴家人。就在我以为可以回家的时候,部队接到了紧急任务,需要一批老兵回去支援,时间至少一年。我被列入了名单。
听到这个消息,我内心十分挣扎。我担心妻子和孩子,也担心年迈的母亲。但是,军人的天职让我最终选择了服从命令。
回到部队后,任务艰巨,我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我害怕听到老家的消息,担心妻子承受不住。但她每次来信,都轻描淡写地说家里一切都好,让我安心工作。我知道,她只是不想让我担心,她独自一人扛起了所有的重担。
就在这一年快要结束的时候,我的战友老吴在一次演习中为了抢救设备,从车上摔了下来,摔断了腿。在医院里,他脸色苍白,喃喃自语:“老李,我这辈子算是废了。”我的心像被刀绞一样疼。后来,老吴转业回了老家,开了个小卖部,日子虽然清苦,但也算安稳。
1987年底,我终于正式转业了。在车站,我朝着部队的方向敬了个军礼,转身离开了,没有回头。
转业后,我进入县城一家工厂,拿着微薄的工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妻子起初有些不理解,觉得我当了干部,转业后不该过得如此清贫。但她看到我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工作的样子,便不再说什么,默默地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五十多年过去了,老吴的那句话依然萦绕在我的心头。如果我没有选择当兵,人生会不会轻松一些?或许吧。但是,我从不后悔我的选择。那十四年的军旅生涯,充满艰辛,但也充满荣耀。那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是我永不磨灭的记忆。
那么,您觉得,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轻松安逸,还是在于奉献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