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马里军阀艾迪德:制造黑鹰坠落,游街美军俘虏,儿子却效忠美军

永贞观看世界 2025-03-04 19:30:36

1993年,好莱坞战争大片《黑鹰坠落》上映,影片以摩加迪沙街头的激烈巷战场景,震撼了无数观众,让人们切身感受现代战争的残酷。

电影里,装备精良的美军特种部队与衣着简陋的索马里民兵展开激烈的战斗,被击落的两架黑鹰直升机燃烧着火焰,似乎象征着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在非洲索马里的困境与失败。

电影只展现了这场战争的局部画面,实际的历史事件比电影所呈现的更加复杂曲折,内涵更为丰富。

这场战争究竟是伸张正义的人道援助,还是超级大国弄巧成拙的干涉行动?

信源:揭秘美军最惨痛的兵败《黑鹰坠落》幕后真相!2016-01-27厦门卫视

战争背后,一个名叫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的索马里军阀是关键人物,他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复杂纠缠,而他们的恩怨也反映出索马里长期动荡不安的局面。

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当美军和艾迪德的武装力量打得不可开交时,艾迪德的儿子侯赛因·艾迪德却穿着美军军服,担任翻译,为美军服务,站在了他父亲的对立面。

这是政治立场的不同选择,还是命运的嘲弄?父亲被美国追捕,儿子为美国卖力,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上个世纪中叶的索马里,那时,索马里尚未摆脱意大利和英国的殖民统治,局势动荡不安,艾迪德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

1934年,他出生在索马里中部穆杜格州,属于颇有势力的哈维耶族部落,而且是贵族家庭。

因为他们家族所在的区域受到意大利的影响,所以不得不与意大利殖民者打交道,年轻的艾迪德展现出卓越的语言能力,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意大利语,并为殖民政府工作。

16岁时,他加入意大利殖民地军队,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为他未来的军旅生涯奠定了基础。

四年后,还不到20岁的艾迪德获得了去意大利罗马军校进修的机会,这在当时是相当难得的荣誉,值得一提的是,日后成为索马里独裁者的西亚德·巴雷也是他的同期同学。

在罗马的四年时间里,艾迪德不仅学习了军事知识和技能,还接触到了西方文化和思想,这些经历也对他日后复杂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1958年,艾迪德完成学业回到索马里,因为受到意大利人的信任,顺利当上巴纳迪尔州警察局的领导,他的前途看起来一片光明。

但是,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多久,1960年,因为联合国施加压力,索马里宣布独立。

独立后的索马里有了民选政府,可是因为南方哈维耶族的人口数量最多,所以政府权力自然而然掌握在他们手里。

这种以部落为基础的政治结构,让其他部族感到不满,国家内部的各种矛盾越来越严重。

1969年,索马里总统舍马克遇刺身亡。

在苏联的支持下,军官西亚德·巴雷发动军事政变,成功夺取政权,建立了与苏联关系密切的索马里民主共和国。

曾经和艾迪德是同学的巴雷,掌权后开始清除哈维耶族的高级官员,艾迪德遭到陷害,被指控参与政变阴谋,并因此被监禁,开始了长达六年的铁窗生涯。

出狱后,他没有一蹶不振,反而表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适应力,巴雷当政时,索马里曾是苏联的亲密盟友,得到了大量的资金和军事支持。

但是,巴雷试图建立“大索马里”的野心最终导致了与埃塞俄比亚的欧加登战争,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正是这场战争让艾迪德重新赢得了巴雷的信任。

由于苏联在战争的关键时刻突然改变立场,转而支持埃塞俄比亚,形势对索马里非常不利,为了扭转局面,总统巴雷不得不冒险启用被关押了六年的艾迪德,任命他指挥索马里陆军迎战。

艾迪德在前线奋力拼杀,经历无数次险境,甚至差点牺牲,但索马里最终还是战败,即便如此,艾迪德在战争中的表现仍然获得了巴雷的肯定和赏识,他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被任命为地位重要的情报部长。

80年代,索马里的经济每况愈下,自然灾害和人为的错误层出不穷,巴雷的统治也变得愈发专制。

艾迪德被调往印度当大使,实际上这是巴雷削弱他影响力的手段。

80年代后期,艾迪德在印度选择背叛巴雷,加入了反对巴雷的民间团体“索马里联合大会”,公开宣布与巴雷政府决裂。

1990年,艾迪德带领军队回到索马里,参与推翻巴雷政权的内战,局势更加动荡,索马里陷入混乱。

索马里并没有迎来期盼的和平,各个派别为了争夺控制权,开始了更加残酷的战争。

首都摩加迪沙变成了破败的景象,整个国家都陷入了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严重的饥饿和疾病四处蔓延,非常多的人民无家可归,伤亡人数难以估计。

索马里局势混乱,联合国决定派兵维持秩序,希望能够重建和平。

然而,艾迪德对联合国的行动非常不信任,他觉得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和之前被推翻的总统巴雷关系很好,怀疑这次维和行动是加利为了帮巴雷重新掌权而设计的。

因为这种猜忌和不信任,艾迪德开始干扰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行动,经常制造冲突,1993年6月,艾迪德的武装人员甚至袭击了巴基斯坦维和部队,造成24名士兵死亡。

联合国立即发布了对艾迪德的逮捕令,美军也开始追捕他,这一行动引发了一连串的暴力对抗和流血事件,最终酿成了举世震惊的“黑鹰坠落”事件。

在索马里“黑鹰坠落”事件中,美军特种部队原本计划抓捕当地军阀艾迪德的重要幕僚,却遭遇了艾迪德武装的顽强抵抗。

战斗中,两架黑鹰直升机不幸被RPG火箭弹击中坠毁,地点就在摩加迪沙的市区街道上,这次行动给美军造成了重大损失,共有18名士兵阵亡,另有73人受伤,还有一名士兵被对方俘虏。

更让美国颜面扫地的是,艾迪德的武装人员将牺牲的美军士兵遗体公开拖行示众,并拍摄了相关影像,随后通过媒体传播到世界各地,这成为美国军事史上难以抹去的耻辱。

摩加迪沙街头,美军与艾迪德的武装力量激烈交火,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艾迪德的儿子侯赛因·艾迪德,竟然穿着美军制服,担任翻译,为美军工作。

这是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场面,侯赛因早年就在美国生活和学习,后来更加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成为一名美国士兵。

父亲被美国政府通缉,儿子却为美国军队服务,这种看似荒谬的景象,反映出政治立场的复杂多变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奈。

“黑鹰坠落”事件发生后,美国国内的反战声音越来越大,克林顿政府最终决定从索马里撤兵。

这场最初以帮助当地人民为目的的军事行动,最后却以一种不太光彩的方式结束,没过多久,艾迪德在一场原因不明的冲突中被“流弹”击中死亡。

虽然官方声称这是意外,但很多人怀疑这是美国特种部队秘密策划的暗杀,老艾迪德去世后,他的儿子侯赛因回到索马里,接替了父亲“总统”的位子,但他的身份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几年后,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索马里各派势力终于握手言和,组建了一个联合过渡政府,而侯赛因看清局势,主动放弃了“总统”头衔,转而加入了新政府。

笔者认为

索马里内战映照出艾迪德家族的兴衰,也反映出索马里长期存在的部族冲突和派系割据问题,这场战争并非简单的善恶之争,而是各方势力为了自身利益进行的复杂较量。

外部势力的干预,更是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难懂。美国打着“人道主义援助”的旗号介入索马里内战,其背后是否也包含着地缘政治的考虑?艾迪德父子在战争中所做的不同抉择,体现了他们在个人命运和政治立场上的差异。

“黑鹰坠落”事件,对美国来说是颜面尽失,还是索马里人民抵抗外来干涉的标志?

0 阅读:0

永贞观看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