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黑龙江小伙将158吨石头扔大海,打造“海底银行”,后怎样

永贞观看世界 2025-03-04 19:30:35

李柏林是个标准的富二代,坐拥亿万家产,然而,他却做了一件让人跌破眼镜的事情:几乎花光所有钱,跑到2007年的东北,往海底扔了一堆石头!

在那个年代,这种行为简直不可理喻,大家都嘲笑他是“最败家的富二代”。

但李柏林却神秘地说:“几年之后,这些石头将成为我最大的海底银行!”他的举动看起来像一场疯狂的豪赌,但背后也许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商业策略。

他究竟是怎么用这些不起眼的石头,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在这看似荒诞的行为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生态奥秘?

李柏林含着金汤匙出生,家庭条件优越,他的父亲李志刚早年间在河南做筑路工程,凭着过人的商业头脑和踏实肯干的努力,积攒了上亿的财富。

作为家里的独生子,李柏林从小衣食无忧,没吃过什么苦,他的父亲经常教导他,要学会动脑筋思考问题,运用智慧去创造财富。

大学毕业后,他本来能直接回家,接手家里的公司,舒舒服服地过日子,但他天生就和父亲一样,喜欢闯荡,不甘心按部就班,一心想着自己创业,做出一番成绩来。

一开始,他选了房地产行业,2003年,他和大学同学一拍即合,在父亲资助下,在秦皇岛开始了创业。

他们目标一致,一起努力奋斗,仅仅三年时间,就积累了超过两千万元的财富。

对于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李柏林取得的成就已经相当不错,但他并不安于现状,觉得房地产行业过于平稳,缺少能让他兴奋和发挥创造力的空间。

他渴望进入更具挑战性和创新性的领域。

2007年,李志刚的人生迎来转机,他因身体原因,不再亲自经营公司,转而交给专业团队管理。

之后,他选择到秦皇岛与儿子同住,过上了悠闲的退休生活,父子俩时常结伴出海钓鱼。

一次,他们无意中得知,特定海域禁止垂钓,原因是有人在此投放了人工礁石,进行海参养殖。

这不起眼的消息,却激发了李柏林的创造力。他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立刻察觉到其中蕴藏着难得的赚钱机会。

“这片海域布满了人们投放的礁石,上面依附着很多鱼和海参,海参甚至不需要人工喂食就能生长!”渔夫的介绍,让李柏林父子非常吃惊。

李柏林立刻开始调查,得知抚宁县正在公开招租海域使用权,这在当地是第一次。

通过了解,他发现一些当地的养殖户会把礁石投放到较浅的海滩上,给海参提供生存的地方,但是这种方法效果不太好,而且只适合在水比较浅的地方使用。

李柏林听说秦皇岛有片深海区域正在对外招租,租期能有30年,不过,因为投资风险比较高,一直没人愿意租。

毕竟在深海里搞养殖,技术难题会更多,前期投入也更大,想要成功不容易。

不过,李柏林发现了其中的潜力,他判断,如果在深海养殖方面取得成功,收益将会非常可观。

于是,他果断决定,花费800万元将这片海域承包下来,准备大干一场。他相信高风险也意味着高回报,深海养殖值得一试。

深海养殖面临的首要难题是准确投放人工鱼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柏林跑遍了国内多个沿海城市进行考察,最终在烟台找到了解决思路。

他观察到,烟台的养殖户使用经过特殊改造的船只,在船底设置了投石口,这种方法能够更精准地投放石块。

李柏林计划学习并参考烟台的经验,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优化和改良,以便更好地适应深海养殖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进攻,李柏林和他的父亲找到一家造船厂,专门订做了两艘大型抛石船。

这两艘船都配备了四个投石口,而且这些投石口可以通过控制室集中操控,这意味着投放石头的速度会更快,精准度也会更高。

为了制造这两艘特别的战船,李柏林投入了超过四百万元的巨额资金。

本地人觉得李柏林的举动简直不可思议,深海养殖的风险太高了,投入的钱很可能全部打水漂。

但是,李柏林对自己的想法非常有信心,他觉得,风险越大,收益也越高。

他借助卫星导航,在海上选定好几个投放地点,还画了清楚的投放位置图,每次出海,他都照着图纸上的指示投放石头,力求每一块石头都能准确地投到之前定好的位置上。

李柏林简单算了算,把一吨石头沉到海底大约要花60元,他计划用这些石头建造他的“海底银行”,为此预计需要花费上亿元。

李柏林没有灰心放弃,他坚定地把个人和父亲的所有积蓄都拿了出来,全部用于投资这个海参养殖项目。

为了全身心投入海参养殖事业,他甚至退出了之前从事的房地产行业,把公司经营权交给了之前的合伙人负责。

两年时间里,李柏林往海里倾倒了超过四十万吨的石块,他判断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于是开始投放海参幼苗。

但是,潜水员下水搜索后发现,海底并非如他所想,李柏林非常着急,花费数日重新计算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那些石块很可能是被强大的洋流冲走了。

李柏林没有放弃,又一次组织潜水员下海搜寻,最后在离原定地点大约一百米的地方发现了那堆石头。

因为海水的流动冲击,石堆不太稳定,周围散落着不少碎石,为了避免石堆被水流冲散,李柏林决定在海底建造一道石墙,以此来加固石堆,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海参苗。

可这时,李柏林的钱快用光了,他想实现自己的想法,就去银行申请贷款,但因为拿不出可以抵押的东西,银行没批准。

他快没办法了,奶奶拿出了自己存了好久的七万元钱给他,虽然这笔钱数量有限,对于李柏林来说,它却带来了莫大的精神鼓励,让他充满了力量。

李柏林面临着严峻的财务困境,他决定冒险尝试一次海上捕捞,此时,距离他首次向海里投放海参苗已经过去了三年半,海底的具体情况还是个未知数。

为了摸清海底状况并记录捕捞过程,他请潜水员携带水下摄像机下海进行实地拍摄,大屏幕显示出海底的景象,船上的人们全都看傻了眼。

只见海底的岩石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海参,一个个都非常饱满肥硕,每个至少都有半斤重,李柏林所说的“海底银行”,真的变成了现实。

第一批捕捞的海参超过五万斤,短短两个月就全部卖完,总销售额高达九百万元。

这笔收入不仅让李柏林回笼了资金,也证实了他大胆尝试的养殖方法是成功的,自此以后,李柏林的“海底银行”持续不断地为他创造收益。

他每年都能捕捞超过三十万斤的海参,靠着这份辛勤的付出和丰厚的收成,每年可以获得超过五千万的收入。

信源:

李柏林的成就远不止积累大量财富,更重要的是,他意外地改善了海洋环境,他投入海底的一百五十八万吨石头,变成人造礁石,这不仅给海参提供了安家的地方,还吸引了众多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聚集,逐渐形成了一个繁荣的生态系统。

原来一片贫瘠的海域,现在成了一处充满活力的“海底乐园”。

笔者认为

李柏林的故事让我们重新审视商业和环保的关系,以往我们认为两者水火不容,但李柏林的例子说明,商业活动也可以推动环保事业,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丰收。

信源:海洋塑料垃圾做成抱枕,探索海洋环保公益和商业结合新模式2025-02-27 大众新闻•半岛都市报

对于李柏林这种看似“疯狂”的行动,以及它所带来的环境改善和经济收入,你有怎样的评价呢?

0 阅读:0

永贞观看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