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一夜变“辅助驾驶”!车企集体噱头崩塌,车主怒斥:拿人命当广告?2025年4月16日,工信部一纸禁令掀起行业巨震,要求车企禁用“自动驾驶”“零接管”等夸大宣传术语,违规者最高可判2年有期徒刑!小米SU7、特斯拉FSD、某新势力“L2.9+”等10家车企被点名,宣传页连夜修改,上海车展展台紧急撤换物料,网友直呼:“早该管管了!”
一、智驾“吹牛时代”终结!12个禁用词全网封杀禁用词汇清单曝光:
“自动驾驶”“高阶智驾”“零接管”——统一改为“L2级辅助驾驶”;
“代客泊车”“一键召唤”——需标注“驾驶员全程监控”;
“脱手”“脱眼”——禁用!改用“驾驶员运动/视觉脱离”。
车企若违规宣传,最高面临广告费10倍罚款,责任人可判刑2年。
车企连夜“求生”:
小米SU7官网:删除“全场景智驾”,新增“暴雨/强光可能失效”警示;
特斯拉中国:“完全自动驾驶”改名“智能辅助驾驶”;
某新势力:直播中演示的“车内睡觉”功能紧急下架。
网友神评:“以前买车送智驾,现在买车送免责声明!”“建议车企CEO直播用自家智驾跑川藏线,敢不敢?”
二、技术红线:方向盘必须握在人类手里!强制监测驾驶员状态:
人脸识别+座椅压力感应:闭眼、平躺、脱手超60秒,系统直接锁死功能;
惩罚机制:多次违规者暂停智驾权限,车企擅自关闭监测将担责。
功能“阉割”:
远程遥控、自动泊车:需驾驶员介入,高风险功能全线下架;
OTA升级戴“紧箍咒”:每年限4次,紧急升级需按“召回”流程审批。
事故责任明确:
车主担责:使用智驾时脱手引发事故,按危险驾驶罚款扣分;
车企连带赔偿:若宣传误导,消费者可索赔。
三、行业地震:上海车展画风突变,车企集体“低调”宣传物料大清洗:
华为、小鹏展台“高阶智驾”标语消失,改为“智能辅助驾驶”;
德赛西威、Momenta撤下“解放双手”演示视频。
技术路线转向安全:
华为乾崑ADS 4.0:投入99%资源攻克1%极端场景,暴雨中刹车成功率99.3%;
理想L6:激光雷达+司机大模型,极端场景识别率提升至99.3%。
市场洗牌加速:
头部玩家受益:华为、小鹏因技术合规抢占先机;
中小车企出局:测试成本飙升,“期货式营销”企业面临淘汰。
四、车主觉醒:62%的人曾被忽悠,现在终于看清真相!血泪教训:
某车高速事故:NOA功能误判施工路段,大学生丧生;
车主实测:某车智驾暴雨急刹险追尾,某拉FSD路口误判违章。
购车避坑指南:
看“能力白皮书”:明确AEB生效速度、雨雾天失效概率;
警惕“期货功能”:OTA未解锁的配置可能永远等不到。
数据冲击:
72%用户误以为L2=自动驾驶,实际静态障碍识别率不足30%;
2025年智驾事故激增217%,83%因驾驶员过度依赖系统。
互动话题:你被车企的“自动驾驶”宣传坑过吗?✅被坑过:买车时吹上天,用起来像新手!✅没被坑:早就不信这些噱头!✅观望中:等法律完善再考虑!
评论区晒出你的经历!
所以这段时间菊花的各种吹智驾的各种推文少了……
架不住别人会创新啊! 高速L3,L3架构设计,虽然不是L3,但是句句不离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