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准对“苍溪鳖”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志着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这一传承千年的特色水产资源正式纳入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川北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强劲品牌动能。
地理标志赋能,解码生态优品基因
苍溪县境内插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长55公里,总面积579公顷,自历史记载以来便是中华鳖的核心栖息地。得益于温润气候、优良水质和独特的地理环境,经长期自然选择,“苍溪鳖”形成了“板薄、裙宽、色靓、劲大、味鲜、营丰”的独特品质——其肉质富含优质蛋白、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本草纲目》记载其“全身入药”的食药同源价值,是滋阴补肾、补中益气的传统滋补上品。
全链培育体系,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苍溪县市场监管局联合水产、农业等部门,构建“调研-保护-培育-申报”全链条工作机制,历时多年完成对插江流域中华鳖种群特性、生长环境及养殖传统的系统性研究,形成包含地理环境、生产工艺、品质特色的完整档案,为认证提供科学支撑。针对此前养殖分散、标准缺失等问题,当地推动成立1家养殖联合社、10家专业合作社,培育1家省级原种场和5家良繁场,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产业化格局,实现300余养殖场标准化生产,年产值突破1亿元,推动“苍溪鳖”从分散养殖向规模化、规范化发展转型。
知识产权护航,构建品牌价值矩阵
“苍溪鳖”已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国家地理证明商标及有机产品认证,此次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的通过,标志着其“三位一体”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全面成型。目前,苍溪中华鳖产业已形成从苗种繁育(年产优质稚鳖50余万只)到生态养殖(年产商品鳖10余万张)、产品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产品远销全国20余个省市。2019年纳入四川省“川鱼”重点发展品牌后,此次“国字号”认证进一步提升其品牌溢价能力,强化“生态好、品质优、药食兼用”的市场辨识度。
下一步,苍溪县市场监管局将以认证为新起点,持续健全标准体系,联合制定涵盖种苗培育、养殖环境、投入品使用、质量分级的全流程地方标准,建立“一鳖一码”追溯系统,确保产品质量可管控、来源可追溯;全面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制度,推行“品牌+农户+市场”联动模式,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同时支持企业开发鳖甲胶、鳖蛋粉等深加工产品,拓展高端餐饮、康养保健等市场。(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