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有人说:老人搭伙陪伴,因没共同子女,能真心陪伴,唯有经济付出最扶人心。
深以为然!搭伙相伴,最初依靠经济延续,岁月沉淀,最终依靠积攒的恩情相互取暖。
我叫刘翠,今年56岁,退休6年每月有3200退休金,独生儿子还在读博。
老伴过世的早,我一个人拉扯儿子,把他托举到读博,大姐功不可没。
我家有四个孩子,我是最小的女儿,上面有一个姐姐两个哥哥。
从小就在大姐的背上成长,两个哥哥没有结婚前,是我的保镖。
哥哥们有了心爱的女人,也就是有了嫂子,我成了多余的小姑子。
大姐比我大9岁,大姐夫比我大12岁,我跟大姐夫一个属相,多些亲近。
有人曾说:小姨子续姐夫,是亲上加亲。
大姐突发肝癌,没有挨过那个寒冷的冬天,大姐夫又因此事累倒了。
外甥在外地,不可能长时间请假陪护,我是照顾完姐姐,又陪护姐夫。
姐夫出院后,我搬到姐夫家居住,时间久了,我们默认这样的搭伙互助。
虽然外人说这样不好,但我和姐夫在一起却感觉很幸福。

说起我姐夫,他是我家的功臣,跟《六姊妹》里的陆毅一样。
只是,我家有两个儿子,但撑不起我们家,是姐夫这么多年的照顾。
让我们父母在晚年时,享受到开心满足的幸福生活。
两个哥哥在外地,家里有个啥事,都是我姐夫出面解决。
偶尔两个哥哥会不好意思拿点钱,大姐很豪气地说算了。
我们四个子女,只有大姐的日子过得比较好。
大姐夫是大学里的教授,大姐又在事业单位上班。
两个哥哥都是下岗再就业,独自做点小生意,忙碌在生存奔波的路上。
我在企业单位上班,老伴走了十多年,一个人独自支撑着。
好在守着大姐近些,遇到问题,我都会不自觉地找大姐大姐夫。
儿子本科毕业,被学校保送硕博连读,我是不想让他继续读书。
一是兜里没钱,二是思考未来儿子成家立业,觉得还是早点上班挣钱。
是大姐一口承诺这些年的学费她包了,大姐夫也说,家里出个博士那是荣耀。

50岁刚退休,父母相继病倒,我和大姐开始换着陪护父母的日子。
父母在那场很多人感染高烧时,没能扛过去,前后一个月的时间。
我们失去了双亲,床前尽孝,内心悲伤,有大姐陪伴,挨过失落的时光。
三年前,大姐在外甥家带娃,体检查出肝癌晚期,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大姐瘦的脱了像,而我没日没夜地陪护着大姐,那种心被刺痛揪着的感觉。
忙碌完大姐的后事,大姐夫又累倒住院,外甥又不能长时间请假。
我继续在医院里陪护姐夫,他把退休金卡交到我手里,说了句“谢谢”。
人与人之间,即使没血缘关系,但在岁月沉淀里积攒的恩情,足以让人心甘情愿地付出。
小姨子照顾姐夫,很多人觉得这样不好,应该给姐夫请个护工,或者请个住家保姆。
我也怕影响姐夫的名声,从侧面询问过姐夫好多次,他都用话给我茬过去。
我理解,这是姐夫有意而为之,他还是愿意我照顾陪伴他,毕竟相识这么多年。

出院回家,姐夫非常的失落,一如《我的后半生》里张国立痛失爱妻。
姐夫也是常听大姐喜欢的音乐,对着大姐的遗像,一遍又一遍的絮叨前尘往事。
有爱有真情的夫妻,若女人先走了,男人走不出来,也有可能说走就走了。
为了让姐夫尽快走出来,我开车带着姐夫开启漫长的自驾游。
最初姐夫还各种不开心,甚至有点抑郁的症状。
在游玩的过程,我们遇到很多单身独自出来的同龄人。
三个多月,姐夫的精气神明显不一样,虽然也时常跟我唠叨大姐,但状态好多了。
有人说这是“老夫少妻”的作用,也有人是走出家门看世界,一切也就通透了。
有人曾说,老年男女搭伙再找老伴,标准是男人比女人大10岁,是标配。
姐夫比我大12岁,我们虽没有那份悸动的感觉,但在春风般的陪伴下,彼此温暖。
日子就这样缓慢又转瞬即逝间流淌,我和姐夫在一起差不多三年了。
再有两年我儿子就博士毕业啦,大姐在天上祝福我们,也庇护着我们。

去年年底,姐夫因病再次住院,这次比较严重,做了手术。
因手术原因,姐夫便秘,我帮他用开塞露,他不好意思,我说没事。
有人说,人老了,此时才是人生最尴尬的时候,不得不放下尊严,接受这样的现实。
给姐夫刚用完药,姐夫一个翻身就弄得满床都是,他捂着脸不好意。
我不嫌弃姐夫,一边低声轻语地安慰他,一边忙碌着帮忙撤换。
外甥看到这情景,对我说:小姨,谢谢您!有您在,我心安多了!
以前是大姐和大姐夫帮扶资助我,如今是我回馈他们的时候,人心换人心。
姐夫出院后,非要把存款折子也交给我保管,说啥交给我他放心。
人心不过是肉长的,遇到真诚相待的人,自然也就多了几许的安全感。
姐夫说,如果我儿子博士毕业回来,就把他家另一套出租的房子送给他。
他还经常拉着我的手,告诉我不要太着急,我儿子的未来一定很好。
血缘关系不过如此,此生,与大姐成为亲姐妹,是我的福气和运气。
老了,替大姐陪伴姐夫,又是我的真诚感动上天,让我们有了温暖的依靠。
对此大家如何看,小姨子与姐夫搭伙养老可行吗?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