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身体必衰?医生提醒:有些病无需手术,无知才真伤身?

亮亮评养护 2025-03-14 15:03:12

参考文献:

1.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3年第43卷

2. 《柳叶刀》(TheLancet)中文版,2022年第9期

3.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中文版,2021年第15期

4. 《中国医学论坛报》,2023年第12期

5.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22年全国手术治疗指南》

别把手术当成“灵丹妙药”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一听“手术”两个字,脸都白了。尤其是家里长辈,医生说要开刀,恨不得拉着你去庙里求个平安符。

但更有意思的是,另一类人,生点病就琢磨着“是不是该动手术?”仿佛不动刀,病就好不了。

手术真的是万能的吗?医学界早就有共识——有些病,真没必要手术,甚至,手术可能还会带来更多的风险。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掰扯掰扯,哪些病不一定非得挨这一刀,别让认知误区害了自己。

第一种:腰椎间盘突出——别急着上手术台,90%的人能保守治疗

“医生,我这腰疼得要命,走路都费劲!是不是得手术啊?”这是骨科门诊最常听到的问题之一。

90%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根本不需要手术!这一点,《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早有定论:大部分患者经过合理的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和生活习惯调整,症状都能明显缓解。

手术只是针对那些严重神经受压、出现大小便失禁、下肢瘫痪的患者才考虑。

腰椎手术并非一劳永逸,很多人术后仍然疼痛,甚至复发,反而更麻烦。

比起手术,正确的康复训练、减少久坐、多做核心肌群锻炼,才是王道!

第二种:胆结石——没症状的话,手术反而是“自找麻烦”

一查体,发现有胆结石,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完了,要不要赶紧割掉胆囊?”

别急!如果胆结石没有症状,完全可以不做手术。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曾发表研究,无症状胆结石患者中,超过60%的人终身不会出现明显不适,手术反而是多此一举。

胆囊是帮助消化脂肪的重要器官,切掉后,部分人可能长期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后遗症。如果没有胆绞痛、反复胆囊炎,真的没必要手术!

控制饮食、避免高脂饮食、定期复查,才是明智之选。

第三种:前列腺增生——手术并非唯一出路,药物、物理治疗效果也不错

一到中年,很多男性开始夜尿频繁、尿不尽,检查发现是前列腺增生,就慌了:“是不是得赶紧做手术?”

大多数前列腺增生患者,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就能控制症状。

只有当药物无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者出现尿潴留、肾功能损害时,才考虑手术。

多喝水、少憋尿、避免辛辣刺激,才是前列腺健康的关键。

第四种:甲状腺结节——95%是良性的,别被“结节”两个字吓坏了

近年来,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一看B超报告,心态崩了,以为自己得了癌症。

95%的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根本不需要手术。

《柳叶刀》的一项临床研究指出,即便是部分小的恶性结节,也可以长期观察,而不是立即开刀。

只有当结节迅速增大、影响吞咽或呼吸,或者高度可疑恶性时,才考虑手术。

比起盲目切除,更重要的是定期复查、合理饮食,避免碘摄入过量或不足。

第五种:子宫肌瘤——大多数情况下,它只是“沉默的旁观者”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很多人一查出这个病,就被吓得不轻,以为必须手术。

但90%的子宫肌瘤不会癌变,也不会影响健康。

只有当肌瘤过大、影响月经、压迫膀胱或直肠、导致不孕时,才考虑手术。

否则,它就像个“沉默的旁观者”,不惹它,它也不会找麻烦。

定期复查、调整内分泌、合理饮食,比盲目手术更重要。

第六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不是所有的损伤都要手术

“医生,我膝盖疼,核磁共振显示半月板损伤了,是不是得做关节镜手术?”

先别急,半月板损伤并不等于必须手术。

《中国医学论坛报》的研究显示,大多数半月板损伤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如物理治疗、肌肉训练),可以恢复良好功能。

只有当关节卡顿、无法正常行走、剧烈疼痛影响生活时,才考虑手术。

加强股四头肌训练、避免过度负重,膝盖才能更省力、更耐用。

结语:别让误解害了自己

手术不是“灵丹妙药”,有时候,它甚至是“不得已的选择”。

真正的医学,不是“动刀就是好”,而是“能不动刀就不动刀”。

如果你或家人遇到类似的情况,别被“手术”两个字吓坏了,也别盲目要求手术。找靠谱的医生评估,科学决策,才是对健康最负责的态度!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