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之子回乡省亲,中央为何委托当地政府,付给张家2000万巨款

回首千秋月 2025-04-11 16:51:37

一说起张学良,那可是大名鼎鼎。他和杨虎城将军一起搞的那个西安事变,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那可是立了大功,这事儿大家都知道。但很少有人晓得,他晚年跑到美国去了,再也回不来,心里头那个憋屈啊,真是没法说。

张学良心里头有遗憾,就吩咐儿子张闾琳替他回老家看看,帮他圆了这个想家的梦。

1994年5月份,张闾琳带着老婆陈淑贞,坐飞机从美国飞到了北京,迎接他们的场面可大了。过了三天,张闾琳两口子又到了张学良的老家辽宁,领导们特别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而且当地政府还打算给他们2000万块钱呢。

为啥张学良自己不回来瞅瞅,反倒是让他儿子回来探亲呢?还有啊,当地政府为啥要给张闾琳夫妇俩2000万呢?这钱到底是咋回事啊?

【远走他乡】

说起张闾琳这个名字,可能有些人会感到陌生。但要是聊起他的家里人,那肯定是大家伙儿都熟悉的面孔。

他爷爷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奉系军阀的头头张作霖,大伙儿都管他叫“东北王”。他爸也不简单,是大名鼎鼎的张学良,人称“少帅”。至于他妈,那可是才情与美貌并重的赵一荻,外界都亲切地称呼她为“赵四小姐”。

张闾琳是张学良和赵一荻的独生子。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正好是张学良权势滔天那会儿,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起点比很多人一辈子奋斗的终点都要高。

但人生无常,那种奢侈的日子仅仅维持了十年光景。在那段时间里,他沉浸在家族的辉煌之中,享受着爸妈的宠溺,过着无忧无虑、单纯快乐的小少爷生活。

十年光阴匆匆流逝,他最终被母亲送出了国门,离开了熟悉的亲人朋友。在遥远的外国,他隐去了自己的名字,像换了个人似的,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漂泊生活。

1937年那会儿,全国都炸开了锅,因为出了件大事——西安事变。这事儿的始作俑者,就是张学良。他这么一来,蒋介石可就不乐意了,心里头恨得牙痒痒。从那以后,张学良就被蒋介石给关了起来,这一关,就是大半辈子。

当张学良遭遇困境,身陷牢狱时,妻子赵一荻没有选择离开他,自己过安稳日子,而是果断决定前往贵州,和张学良共渡难关,陪在他身旁。

赵一荻心里明白,一旦踏进那牢笼,可能这辈子就搭进去了。她愿意为大局着想,吃点儿亏,但一想到自己的孩子也得跟着受苦,心里真不是滋味。孩子那么小,啥都不懂,却要跟她一起被困住。

她咋能狠得下心,就因为老公和自己,就把人家一辈子圈在那个说是保护,其实更像是监禁的小空间里呢。

孩子就像海里的鱼,能游多远就游多远,天空的鸟,能飞多高就飞多高。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那种没有牵挂、自由自在的日子,一辈子都不被世俗的规矩给绑住。

爸妈疼爱孩子,就会替他考虑得长远。所以,赵一荻没管张闾琳的不明白和哭闹,直接把他交给了能信任的人照顾。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孩子能健健康康地长大成人。

打那以后,十岁的张闾琳就去了美国,踏上了一段好几年的美国生活。因为怕被人知道真实身份,惹来杀身大祸,张闾琳没办法,只好不说母语了,开始讲英文,还给自己起了个英文名字。

这几十年里,张闾琳和家人被隔在了大洋的两头,一直没能通过电话或者书信联系上,但他们心里头一直惦记着彼此,从来没忘过。

【省亲缘由】

世上的母亲,哪个不深深牵挂着自己的孩子呢?赵一荻就是这样,她一直在承受着与孩子天各一方的痛苦,心里时刻惦记着远方的儿子。

但为了确保自己孩子的平安无事,赵一荻这几十年来都没去刻意打听张闾琳的消息,她只是默默地留意着美国那边的安全情况。

好多年来,张学良和赵一荻夫妻俩一直老老实实,没惹过啥麻烦。他们待在别墅里,不咋跟外面打交道,也不干那些离谱的事儿。这样一来,蒋介石对他们的戒备就慢慢松了,后来还让他们能见见客人了。

跟朋友道别那会儿,赵一荻听说他们马上就要去美国工作了,心里头不由得又牵挂起了远在美国的儿子张闾琳。

孩子一走千里远,当妈的心里头那叫一个担心。赵一荻心里头对儿子张闾琳的挂念,一下子就全冒出来了,她实在忍不住,就跟好友一遍遍地说,求着好友能帮上一把,找找她儿子张闾琳到底在哪儿。

当一位母亲眼含泪光,满怀着深深的期盼来求你,你大概很难狠下心拒绝,特别是这个人还是你的老朋友。这位老友听了赵一荻的请求,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说要尽全力帮忙找到张闾琳。

然而,好几年都过去了,这期间两人完全没有联络,赵一荻能给出的线索非常少,就只有个名字跟地点。

手头线索寥寥无几,想在人堆里找个特定的人,简直就像海底找针,难度可想而知。每次都满怀期待地出门,结果却总是空手而归,满心失落。

还好,赵一荻的铁哥们一直没死心,用尽自己的人情关系四处打听。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们还是成功得知了张闾琳的下落。

朋友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赵一荻。赵一荻一听,眼泪都出来了,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真想立马飞到儿子那儿去。但没办法,她们夫妻俩被人盯着,根本没法离开这儿。

后来,朋友帮忙张罗,张闾琳搭上了飞往台湾的航班。当赵一荻见到十几年没见的孩子,眼泪立马就下来了。

张学良、赵一荻和张闾琳心里头五味杂陈,眼泪不由自主地往下掉。那会儿,房间里头哭声连连,可奇怪的是,在场的每个人心里头其实都挺高兴的。

后来,蒋经国走了,张学良和赵一荻终于重获自由。他俩就去了美国,找儿子一家子去了,一起过上了安稳日子,尽享家庭温暖。

张学良大半辈子都被关着,但晚年有老婆孩子陪着,生活还算过得去,挺开心的。不过嘛,咱们中国人老讲究个死后葬在家乡。虽说张学良人在美国,可他心里一直惦记着老家,特别想再瞅瞅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

但他心里明白,自己岁数大了,这把老骨头再也受不了长途旅行的折腾,没法回到老家,这事儿就成了张学良一辈子的遗憾。

张学良心里一直有个结,就是没法回到老家。所以,他决定让儿子张闾琳回去,帮他亲眼瞧瞧那片养育过他的地方。

张闾琳一听老父亲提出的要求,立马就点头同意了,心里也琢磨着,父亲老挂在嘴边的老家,现在到底变成了啥样。

【交付巨款】

1994年那会儿,张闾琳带着老婆陈淑贞一起回了国。中央政府一听张闾琳这次是回来探望老爹的,特别上心,还特意叮嘱了当地政府,要给他们好好安排接待。

张闾琳夫妻俩刚下飞机,辽宁省政府的人就特别热情地招待了他们。衣食住行都安排得妥妥当当,还有专人陪着他们到处转,先去了张家老宅看了看,又去了一些张家以前的园林地方逛了逛。

后来,政府官员递给张闾琳两口子一个文件袋。他俩一打开,瞬间惊呆了,里面装的竟然是高达2000万的大额资金。

张闾琳心里直犯嘀咕,搞不懂辽宁省政府为啥突然给他打了2000万的大额款项。政府的工作人员跟他说,这笔钱其实是政府给张家支付的房屋租金。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说起来,打从张学良被蒋介石关起来后,张家的那些钱财就都被国民党给接管了。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想办法从国民党和日军那里拿回了张家的一部分财产,并由政府来管理。在这几十年里,政府把张家的一些地产拿来搞建设,推动国家发展。

不过,说到底,张家的这些财产是他们自家的,得给他们应得的报酬。所以,中央那边还专门发了文件,让当地政府仔细查一查张家的产业,把该给的费用都算清楚。

这2000万其实是已经经过审核确认的那部分所需要支付的钱款。

听到政府人员的解释后,张闾琳说这事儿太大了,他不能随便就拍板。他提议,先由政府帮忙保管那笔钱,而他呢,会去跟老爸张学良说一声,最终由老爸来定夺这事儿。

政府官员表达了他们的理解,说会尊重张闾琳的所有选择。要是碰到啥难题,张闾琳可以随时找相关的政府官员,他们会立马帮忙处理好所有事情。

接着,张闾琳立马给老爸张学良打了电话,跟他说了自己这边的情况,还有关于那2000万大块头房租的事儿。

当这从天而降的巨大财富摆在张学良面前时,他却没有动心,还叫儿子跟政府说,这笔钱可以拿去建设家乡,他自己一分都不要。

张闾琳把老爹张学良的决定跟当地政府说了,他说自己完全支持老爹的决定。当地政府一看张家父子这么有情有义,心里特别感激,还告诉他们,啥时候想回来都行,中国的大门永远为他们敞开着,这儿永远是他们的家。

回到美国,张闾琳把在中国遇到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跟老爸张学良说了。虽然他自个儿没能去成,但听着儿子的叙述,张学良心里头那个滋味儿啊,真是啥都有。这也算是帮他圆了个心愿,没那么遗憾了。

2001年的时候,这位活过两个世纪的百岁长者,在美国的一家医院里安静地离开了人世,他那一生充满波折的经历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结语】

前辈们做的事是对是错,就让后来的人去评判吧。那些往事,迟早会被岁月冲淡,最后就像风一样散去,啥也不剩。

说起张学良的经历,真是让人感慨万千。他出生在一个军阀大家庭,从小就受到了挺不错的教育。小时候,他在军队里上学,成绩一直很好,总是排在前面;等到了年轻时候,他就开始当将领了,军事方面的本事特别出众。

世事难料啊,西安事变一了百了后,张学良就被关了起来,大半辈子都在牢里度过。到了老年,他跑到美国去了,结果在国外走完了最后一程,到死也没能回到故乡。

他心里一直惦记着祖国,老想着回去看看,但因为好多事儿,一直没能如愿。好在,他的儿子张闾琳挺争气的,回了好几次国,这也算是帮他圆了个心愿。

1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