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女状元,遭多所985名校拒绝录取成最惨“状元”

蓝色幽默的历史 2023-05-29 15:17:25

引言-案件回顾

高考,是所有高中生心目中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优异的高考成绩是他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因此也被戏称为“生命之考”或“大一统之考”。

每年6月份,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中毕业生都会参加高考,以争取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高考作为考生进入高校的关键之门,备考过程非常严谨和紧张。

在这场异常激烈的赛事中,有些人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成为自己本省的状元、榜眼,成了名副其实的“别人家的孩子”,被无数家长和学子们誉为“高考神话”,一时风光无限。

然而,有这么一位高考状元的求学之路并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样平坦,反而一波三折,因为各种原因而失去了进入名校的机会,成为“最惨状元”。

高考夺魁

白湘菱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家里的经济条件虽不算富裕,但也没有苦了孩子。

白湘菱也知道自己的父母辛苦工作养家糊口不容易,因此从小就刻苦学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虽然白湘菱没有什么过目不忘之类的天赋,但她凭借着勤奋和努力,在学业上逐渐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白湘菱的初中成绩一直很优秀,当年她以优异的中考成绩被当地最好的高中淮阴中学的重点班级录取。

可是重点高中人才济济,虽说白湘菱考进了重点班级,但是她的学业水平在班级里却算不上拔尖的,但也是属于班上中上游的水平。

但是她并不气馁,她对自己有着明确的目标,那就是考取南京大学。

她听住在南京的表姐不止一次提及过,在她的描述中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学,校园环境非常优美,有着广袤的草坪、清澈的湖泊和高大的树木。

大学中心湖就像一面镜子一样透彻,映照着周围树木和建筑物的倒影,十分壮观。在湖的岸边,有一座传统的亭子,名叫“三板桥”,古朴典雅,成为校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那儿的建筑也是非常精美的,校内还有许多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和音乐厅等文化设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和文化体验。

从小时候起,她就在心中默默埋藏下理想的种子,南京大学就是她理想中的求学之地。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白湘菱付出了很多努力。

她每天早起晚睡,利用一切时间复习功课。

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会自己做额外的题目和模拟试卷,从中找出自己理解不到位的问题,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由于她付出的努力,她的成绩不断提升,尤其是到了高三复习阶段,她终于在模拟考中排名到了班级前列。

高考来临时,白湘菱胸有成竹的走入了高考的考场,考完所有的科目后,和全国所有高考家庭一样,接下来面对的就是焦急的等待公布成绩。

白湘菱在高考结束后,等待成绩公布的日子里,她一度茶饭不思。

终于!高考成绩揭晓了,查到成绩时,白湘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430分,一个光鲜亮丽的数字在屏幕中呈现,白湘菱考出了430分的好成绩,成为了2020年的江苏省文科状元,打破了江苏省历年来的高考记录!

作为江苏省文科状元,本应该是全国各大高校争相哄抢的对象。

白湘菱自然也是这么想的,成绩出来之后,她满心期待等着各个名校给自己发出邀请。

一波三折

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白湘菱和父母经过长时间的等待,也没有等来国内任何一所顶尖高校的入学通知。

原来由于她在高中会考时的选修科目政治和历史只有A和B+的等级,没有达到清华、北大等985高校的双A+的要求,因此被多所名校拒之门外。

这让白湘菱感到十分失落和无奈。

白湘菱考了状元却被众多名校拒绝的消息很快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很多人称她为“最惨状元”,网友们也纷纷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评论。

有人认为白湘菱很优秀,应该被破格录取;有人认为规则就是规则,不能因为一个人而改变;有人认为高考制度不合理,应该改革;有人认为教育理念落后,应该更新。

确实,中国高考制度就像一道高墙,高耸在千万考生心中,无论身处何地都无法避免。

这道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和选拔优秀人才的目的,但也像是一座牢狱,让考生们在固定的题型和考试环节中艰难挣扎。

高考制度有其合理之处,但在缺乏多元评价和个性化发展的情况下,也让一些不被重视的人才黯然失色,就如同一盏被覆盖的灯,看不到光芒。

在笔者看来,规则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社会秩序的基础,也是保障个人权益的重要保障。

因此,规则应该被遵守。不遵守规则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和个人的损失。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打破规则也是必要的。规则是保障社会秩序和公平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个人才能够在公正、平等的环境下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如果每个人都可以随意打破规则,那么社会秩序将被破坏,公平正义也将无从谈起。

规则的存在也是为了保护个人的权益,一些规则的制定是为了避免某些人的利益受到侵害。

因此,遵守规则有助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然而,规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随着社会的变化和进步不断地进行修正和更新。

如果规则长期存在,而没有跟随社会变化而及时调整,就会出现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打破规则就成为了必要的手段,以期望制度能够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

事情发酵之后,北京大学在江苏的招生办发声,言明没有破格录取的情况,招生工作需要在现行规则下进行。

也就是说无论白湘菱的成绩多么出彩,她本人有多么遗憾,她都不可能被北京大学录取。

峰回路转

面对着诸多高校拒绝状元的情况,当事人白湘菱却并没有因此而觉得失魂落魄,反而很快接受了这个结果。

她理解规则的重要性,也知道自己确实是选修课成绩没有达到那些顶尖名校的标准。

而且她还是有很多其他不要求选修课双A的优秀学校可以选择的,其中也包含诸如南开大学、武汉大学这样的知名学府。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向奉行独立招生制度的香港大学向白湘菱抛出了橄榄枝。

香港大学开出了非常丰厚的条件:除了可以自由选择专业外,还给予了她四年共计一百多万元的全额奖学金。

香港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公立大学之一,也是世界上闻名的高校之一。

它一直以来采用“独立招生”的方式,对内地学生的高考成绩和英语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

然而白湘菱还是凭借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超强的学习天赋,通过了入学的审核,得到了香港大学的录取通知。

白湘菱在专业选择方面有着自己的想法,坚定地选择金融系作为自己的专业,并在大学期间定下今后去往美国继续深造的目标。

她说:“我对金融很感兴趣,我想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我认为香港大学金融系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有着国际化的教育环境和优秀的师资资源,可以让我接触到最新的金融理论和实践。我也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拓展我的视野和人脉,为将来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做好准备。”

香港大学金融系是亚洲最好的金融系之一,它提供了四个分支,分别是企业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和金融科技。

该系课程设置由四部分组成,包括必修课、选修课、专业研讨会和毕业论文。

该系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教授和专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研究和教学经验。

该系职业发展前景广阔,毕业生可以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咨询等行业找到理想的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其他高级学历。

发人深思

白湘菱的故事让人感叹,也让人思考高考制度和教育理念的问题。

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在遇到挫折后找到了新的机会和方向。她也用自己的选择和行动,展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求学和发展道路。

白湘菱是否真的是“最惨状元”呢?或许,她只是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走向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她是否会在香港大学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呢?或许,她只是在追寻自己的梦想,不断地挑战自己和突破自己。

她是否会在未来成为一个杰出的金融家或者社会领袖呢?或许,她只是在为自己和社会创造价值,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我们无法预测白湘菱的未来,但我们可以为她送上祝福。我们也无法改变高考制度和教育理念,但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观念和态度。

我们不应该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人的成功与否,而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选择;我们不应该用一个成绩来定义一个人的价值与能力,而应该关注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和潜力。

高考状元并不是天之骄子,也不是命运之子。

他们只是普通人中的一员,有着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他们需要我们给予他们理解和支持,而不是嫉妒和指责。他们需要我们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而不是压力和质疑。

高考状元是什么?是荣誉还是负担?是幸运还是不幸?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和选择。

或许,我们应该反问一下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参加高考?我们想要从高考中得到什么?我们又能为高考付出什么?

0 阅读: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