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
文章首发于“谭浩俊”,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据央广网报道,4月19日,“女子伸腿阻止高铁关门”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引起网友热议。目前,该女子已被铁路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因为同行人员尚未到达,就伸腿阻止高铁关门,且在工作人员奋力劝阻下,仍然疯狂伸腿,导致车门无法关闭,此举不仅给自身安全带来严重风险,也给其他乘客也带来安全风险。按照这名女子的行为,假如不小心坐过了站点,谁也无法保证,她不会按动高铁制动按钮,导致高铁突然停车,从而带来更大的安全风险。
对女子的行为,虽然铁路警方行动迅速,给予其行政拘留的处罚。但是,从网友的反应来看,普遍认为仅仅行政拘留还不够,还要追加处罚,切实维护高铁的运行安全,确保广大乘客不受到类似风险的影响。
事实也是,像用腿阻止高铁关门这样的行为,确实是非常严重而恶劣的行为。如果只是以行政拘留的方式处理,是很难对行为人产生有效的震慑作用的,也是很难对其他人产生警示效果的。要知道,早在2018年1月5日,在合肥高铁站,合肥市永红路小学教师罗某就以等待丈夫上车为由,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最终被处以2000元罚款,并被合肥市庐阳区教体局要求其停职检查。
2021年2月20日,在徐州东站,G3292次列车即将关门发车时,蒋某因下错站台,在车门即将关闭之际,用行李箱阻挡车门,随后强行登上列车,致使列车二次关闭车门。最终,蒋某的行为被认定为“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铁路警方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而根据现代快报2月18日报道,春运以来,徐州铁警共查处15起旅客阻挡车门关闭警情。其他地方的铁路警方也公开披露,都或多或少存在旅客阻止高铁关门现象。也就是说,旅客阻止高铁关门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尤其在春运等运送紧张的时刻,发生旅客阻止高铁关门现象更为严重。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很显然,与处罚太松太轻有关。亦即单纯依靠行政拘留、特别是批评教育、罚款是远远不够的,是根本产生不了震慑与警示作用的。必须配之以“黑名单”,让违法违规者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不能乘坐高铁,甚至扩大至其他方面,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要知道,阻止高铁关门,不仅是一种违法违规行为,也是一种征信失信行为。按照国外对交通违法行为等的处理方式,一个人一旦发生超速行驶、违章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不仅会被罚款,还会对个人的信用、信贷、创业等都带来影响。如果对阻止高铁关门的行为,除了罚款、拘留等之外,再纳入到征信“黑名单”,明确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能乘坐高铁、飞机等高档交通工具,不能在银行贷款、不能注册登记企业等,可能对居民行为产生更为有力的规范作用。
而从广大网友的反应来看,他们也都赞成对阻止高铁关门行为采取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说明在这一问题上,共识已经形成,关键就看有关方面能否协调行动,能否真正把维护高铁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切不可在发生了严重问题后再去规范,再去加大处罚力度,那样,造成的损失会很大,对广大居民乘坐高铁的信心也会受到影响。
今日头条 | 搜狐 | 一点资讯 |
新浪头条 | 大鱼号 | 雪球 |
百家号 | 东方财富 | 智云平台 |
京东金融 | 小红书
商务合作,24小时内回复,合作邮箱:Thjly@126.com
作者|谭浩俊
微信|thj19881007
微博|谭浩俊微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