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吉林延边光东村迎巨变

文旅地产评价 2022-10-18 17:50:06

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第22期)。

“十四五”规划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也提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由此,乡村旅游将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遴选出一批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经编辑整理后,一一分享给大家。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光东村

//基本情况

吉林延边光东村,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东城镇,具有悠久的朝鲜族教育历史,朝鲜族生活习俗、文化传承等,是典型的朝鲜族聚集村。该村采取“企业+村集体+村民”模式,以乡村旅游为统领,形成“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游+民宿”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实现了乡村旅游从产品做到产业、文化的转变。

//运营模式

一、通过闲置房屋整体改造、装修统合旅游开发资源

企业结合自身旅游产业优势,主动与村委会签订合作合同,租赁光东村原废弃地校址,改造成民俗特色的旅游餐厅,可容纳400人同时用餐;企业自建以水稻为主题的幸福光东归心社餐厅,可容纳120人同时用餐并给予村里分红;主动与村委会协商,采取“公司+农户”的合作方式,租用光东村里闲置民房发展特色民宿,为其融入朝鲜族民俗文化,实现一屋一品,打造和龙自己的“朝鲜族人家民宿”的品牌,由村民负责管理经营民宿,让利于村民。

同年承接了和龙市金达莱村46间民宿,每年为村集体分红30万元,采取“公司+农户”的合作方式,由村民负责管理经营民宿,让利于村民。企业以村民劳动力等形式,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的生活环境改善了。

二、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带动贫困村民共同致富

随着旅游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2015年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以来,企业就承担起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责任,帮助贫困的村民增加收入积极与村民发展共享农业和增收的项目,所获得的效益合理分配给村集体、村民和贫困户,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主动与村老年协会合作,由村老年协会舞蹈队为游客进行民俗表演,每演出一场由公司给报酬,不仅让游客感受到最接地气的朝鲜族民俗表演,而且又为村民增加收入,组织村民表演队老为游客演出。

公司注册农副产品商标,创立海兰江御米,习以为常大米品牌、并打出光东村木耳、蘑菇、蜂蜜等土特产品销售渠道,让村民们自己种的水稻、木耳等不愁卖,由公司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帮助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旅游、互联网、品牌打造把光东村的大米和特产销售到全国各地,保证村民最大的收益,公司在吉林省“雪博会”“东北亚展览会”等主要展会平台宣传光东村的农副产品,扩大知名度让全国人民吃到健康、绿色的有机大米、木耳等。

三、建立研学旅游基地,推动红色资源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宣传

光东村在延边革命老区有着十分光荣的历史,全村百余户人家有20位革命烈士,村里保留着朝鲜族民俗风情,拥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优势,因此公司开发了爱国主义红色文化教育、朝鲜族民俗文化教育及体验、新农村建设教育等适合中小学生研学时间的系列课程。

通过村民讲解朝鲜族历史文化和朝鲜族白衣之礼以及农业生产等等,把光东村村史沿革、革命历史、风土人情、民族团结、发展变化,通过教育和体验方式进行宣传,启迪后人。吸引年轻的朝鲜族村民学业有成后回来生活与工作,培养多名返村村民为学生和游客们讲解朝鲜族传统文化,让朝鲜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更多精彩案例,请持续关注《文旅地产评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