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用20年时间,吃透了乌克兰军工技术,但却留下了一大遗憾!

灵金画 2025-01-09 14:11:35

中国用20年时间吃透了乌克兰军工技术,但却留下了一大遗憾,2014年的干部文摘里曾发布过这样一篇文章中国军工掘尽乌克兰红利,将乌克兰对中国军工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描述的淋漓尽致,自苏联解体后,我们就开始在军工方面与乌克兰进行深度绑定合作,对我们的发展帮助极大,在军兽方面可谓是百无禁忌,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就在乌克兰购买了成套的大型舰艇,其中三舰号称为乌克兰三剑客,在中国他们经过进一步的改造和发展,有了响当当的名字。

青海湖号我国最大的远洋补给舰,辽宁号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雪龙号中国最大的极地破冰考察船,经过近30年的合作发展,中国从乌克兰那里得到的可不仅仅是大型设备,更获得了高精尖技术和人才,在中国的航空与船舰工业里,来自乌克兰的技术人才最多,他们把自己的经验技术和标准传授给我国技术都比较薄弱的科研人员,让我国科研人员少走了不少弯路,甚至可以说是实现了大跨步发展,而这一切都少不了关键的双引计划,那到底什么是双引计划,当年的乌克兰在军工方面实力有多强,我国为什么唯独选中了乌克兰,又从乌克兰买到并学到了哪些军工技术呢?

建国初期,我国的军工事业尚未开展,国方实力距离世界顶尖水平有很大差距,从初期到上世纪60年代,是我国军工事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大部分成果仰,仗于156工程,即苏联对我国156项重点工程的援助,其中有44项都是军工企业,彼时苏联为我国提供了包括巡航导弹德威纳航空导弹弹道导弹在内的很多武器装备,这些援助奠定了我国导弹部队基础,但好景不长,随着苏联撤回全部专家,我国的军工事业进入了缓慢的自力更生自我发展阶段。

如今从几乎没有任何重工业基础的农业国家,发展成为一个具备完整工业体系有完善武器装备生产能力的军事强国,这一度成为我国发展的一大难题,尽管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间,曾短暂地与老美和英国有过蜜月期,进行了军事技术的友好交流,但对于真正长足的发展尚不足够,1989年6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合起来,禁止我们从这些国家获取军事设备和技术,而机会就在苏联解体的时刻到来了,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一经络万物生。

苏联解体后,独立的乌克兰一跃成为军事强国,分得了苏联近1/3的军事力量,可以说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军工妇人,在当时的世界排名中可以占得第三的位置,苏联时期,很多重要的军工企业和科研机构都设在了乌克兰,综合而言,乌克兰在洲际弹道导弹运载火箭航发无线电等多个领域的军工产品设计和制造能力非常完整,且实力强劲,从当时的相关统计来看,彼时的乌克兰境内有3,600家军工企业,300多万职工,占乌克兰总人口大约1/14,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核武器数量比英法中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总数还多,是世界第三大核武器国家。

但这笔丰富的遗产并没有给乌克兰带来好日子,解体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滑坡,原本的集体经济迅速地变为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市场的快速转换造成了乌克兰国内的大混乱,乌克兰人民以最快的速度变成穷人,1993年甚至出现了通货膨胀率达到10,000%,的器官与此同时,军工企业也举步维艰,更不用说企业里大量的军工人才纷纷退回赤频行列,此时贩卖军事设备和技术人才到其他国家再酒业成为一条必然的出路,而我们便带着双引计划迅速出手了,所谓双引,就是引进技术引进人才。

光影进化开展后,我国到底收获了哪些技术和进步呢,从1991年开始到如今已经30余年,中国多个独立体国家合作的项目多达4,000多个,关键技术涉及2,000多个领域,交流学习的科研人员多达上万名,其中与乌克兰的交流最为深度和频繁,这是一批穷十年之力都无法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而对于军工设备购买方面,有网友曾这样总结俄罗斯不卖的,乌克兰都卖,其中最受人瞩目的项目当属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的购买,连同整个区可一起买回来的还有1,981份图纸资料以及1,484组备品备件。

从1999年瓦良格号开始拖回国,到2012年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门市,这中间中国走了12年之久,航母是国之重器,辽宁舰的成功让我们开始进入世界一流海军行列,有舰无机等,于零航母的战斗力体现在舰载机上,而国产无法提供这种机型,所以还从乌克兰购买了一架苏33舰载机的原型机T10K号,顺带一起购买的还有他的图纸和大型舰载机训练系统,如今我国的主力舰载机歼15就是在这架原型机的基础上研发和发展而来的,除了以上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技术一直受制于国外,那就是舰艇的心脏问题发动机技术。

彼时我国使用的发动机还是落后的柴油机和蒸汽轮机,在发动机方面依赖从美国进口的LM2500,随着老美的军贸封锁,我国的发动机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就在这时,乌克兰伸出援手,愿意提供UGT 2,500技术,前提是购买10台UGT 2,500,有了UGT 2,500以及乌克兰专家的帮助,2004年我国实现了燃气轮机国产化,打破了老美一直以来的技术封锁,虽然我国从乌克兰引进了十分多的军工武器和技术,但也有漏网之鱼,那就是Tu 160轰炸机,一直以来,真正拥有远程轰炸机的国家只有美国和俄罗斯。

我们曾有望从乌克兰引进Tu 160轰炸机,最终却因为美俄两国的联手阻挠而宣告失败,乌克兰境内曾一共有16架Tu 160,其中8架抵还债务还给了俄罗斯,另外8架在美国的监督下暴力拆毁,之所以被如此重视,是因为远程战略轰炸机可以携带核弹头的导弹,是核三位一体的重要一级,而且PU 160的性能无比优异,堪称复联时期暴力,美学的巅峰,这种为世界大战而生的武器,杀伤力大得惊人,简单来说,这个能携带85吨炸弹的大家伙,如果是从乌克兰起飞,30分钟就可以覆盖全欧洲,更滑轮他可以携带核武器。

也正因为它的重要性,美国方面早早与乌克兰签订了一个协议,旨在销毁乌克兰境内所有核武器,并用1.75亿美元作为援助回报,PU 160轰炸机就在销毁行列,尽管我国已经从乌克兰购买引进了诸多武器和技术,但白天鹅Tu 160未能成功引进,终究成为一大遗憾,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自主研发能力的增强,在军工领域已经有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创新能力,远不像21世纪初那样依赖购买外国原型机和专家引进才能研发生产,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与乌克兰近20年的深度合作,而当初威震世界的乌克兰却因为经济困难,不得不将诸多军工武器技术贱卖和转让,如今只能成为西方国家的傀儡。

0 阅读:2

灵金画

简介: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