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一件事是不是真懂,看的不是说法,
而是收益。
所谓收益,有认知上的收益,比如懂某种规则的理解和驾驭,那么就会在规矩之中“如鱼得水”,
而如果不懂,那么就会寸步难行,甚至还有可能一步都走不下去。
除了认知上的收益,也有精神上的收益,
比如懂人情世故,人情世故之中需要忍,需要妥协,诸如此类之事,伤不了看懂的人,也无法刺痛那些真正懂得之中事理的明白人,
而如果不懂,就会被人情世故所困,百思不得其解,
那边是收益,这边就成了损失,
若是再赶上性格极端,或是态度偏激之人,甚至还会产生叛逆心理,去大肆批判那些因自己的愚蠢与极端,导致人情世故经营的一塌糊涂的“罪魁祸首”,
总之一句话,
除了自己都有错,
只有自己真没错。

能够承认自己不懂,其实是一种认知上的优势,
承认不懂,就会想方设法去了解,去体验,最终获得懂所带来的收益。
而如果不承认自己不懂,那么不懂这个状态就会一直存在着,
也就是说,损失会一直存在,损失会一直刺痛着这个不懂装懂的人。
所以,接受自己的不懂,
实际上是一种止损的方式。
现如今,有些群体特别在乎自己的面子,他们把面子,把所谓的个性表达,强调成一种精神信仰,一种支撑他们的无知,支撑他们的偏执的一种信仰,
他们不懂,他们受挫,但是他们能够报团取暖,
这种抱团行为,就可以让他们的不懂,
变成“我们懂,而他们不懂”的一种带有集体色彩的偏执认知,
而且这种认知,会随着抱团必要性的逐步加深,变得愈演愈烈。
那为什么会逐步加深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外界越来越容不下他们这群不懂,还到处捣乱,惹是生非的人。
所以,他们必须要紧紧抱团,不抱团,就被这个世界孤立了。
其实明眼人看到这里,会给这些抱团之人一个显而易见的,改变他们现状的建议,
那就是不要抱团,离开,然后独立思考,保持清醒。
但遗憾的是,有些事情只有明白人做的简单,
越是糊涂,做的越艰难。
而在他们看来,所有的难事,都是“不要做的信号”,
因此,他们为了扭转这个局面,才会选择不懂装懂的做法,来试图以“皇帝的新衣”为榜样,
修饰自己,完善自己,为的就是让别人高看自己,
而事实上,他们的做法只是在暴露而已。
这就导致了现如今,为什么有很多特别可笑的说法,被某些群体奉为圭臬,
有很多显而易见的错误理念,被某些群体当成是“精神信条”去遵守,去维护,
而他们遵守的方法,就是用更偏激的理念去完善,
而他们维护的方法,就是抹黑所有跟他们不一样的存在。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抽象,
但现如今,
抽象已经不是个例,
这种及其可悲的抽象,
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逆转的现象。

之前看过那个逆行开车造成大拥堵,然后跟执法机关狡辩自己没错的人,最后“诚恳认罪”的视频时,
让我意识到,这样的人,
并不会真正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
或者说,结合对方前后不一致,前后在语气和态度上的变化,
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他们知道自己做错了,但他们并不认错,
即便事实摆在眼前,他们依然觉得,他们懂,不懂的是别人,
所以与其说是认错,
倒不如说是认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