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八仙”:这组广为流传的传统艺术符号,正从我们视线中消失!

中华神秘文化 2020-09-19 21:16:50

在当今社会,面对快节奏的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许多传统文化和艺术正迅速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比如“暗八仙”。

什么叫“暗八仙”呢?

“八仙”我们都知道,这是中国古代众多神仙中一个非常著名的组合,通常是指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和曹国舅八位仙人。

“八仙”信仰在我国民间深入人心,是公认的吉神,因此也成为民间艺术的重要题材。

而“暗八仙”,就是八仙随身携带的八样法宝,即:葫芦(铁拐李)、芭蕉扇(汉钟离)、渔鼓简子(张果老)、宝剑(吕洞宾)、荷花或者笊篱(何仙姑)、花篮(蓝采和)、洞箫(韩湘子)、玉板(曹国舅)。

民间常常用这些法宝来借代八仙,只要看见这些器物的组合,就会联想起与之对应的八仙,因此称之为“暗八仙”。

在民间传说中,这八件法宝各具神通,都非常厉害——

铁拐李的葫芦“内藏风火,要风便风,要火便火,要金便金,要银便银”;另外,葫芦中的仙丹,不但能为人治病,且能起死回生。

汉钟离的芭蕉扇“扇火火灭,扇风风熄,扇邪邪死,变化无穷”。

张果老的渔鼓简子能“星象卦卜,灵验生命”。

吕洞宾的宝剑能降魔除妖,据说此剑有飞取人头的特异功能,只要告诉它仇人的姓名、地址,念一个咒,它就会化为青龙,飞去斩首,口中衔头归来。

何仙姑的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可令人心气平和,修身养性;又传说她的法宝是一个笊篱,笊篱是农家妇女做饭时常用的器具,这就更接地气了。

蓝采和的花篮内装满神果异花,能广通神明,“不论未熟菜果,采入篮中,自然成熟”。

韩湘子的洞箫能吹出神曲妙音,令万物生灵。

曹国舅的玉板“仙板神鸣,万籁无声”,还能“收聚伏鬼,合笼捉邪”。

可见,这些法宝都具有趋吉避邪、祈福禳灾的功能,再加上老百姓对八仙人物和故事的喜爱,大约到了明末清初,这些法宝便逐渐从八仙身上分离出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暗八仙”体系。

与佛教的“八吉祥”图案类似,“暗八仙”作为民间吉祥的象征,被应用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剪纸、瓷器等惯用的图案,也是建筑雕饰、刺绣、绘画、印染、花灯、家具纹饰等方面常见的图案,属于“人人皆可会意的吉祥图案”。

至少自清代以来,“暗八仙”图案就成为我国民间艺术中一组约定俗成的符号,具有固定的组合方式和含义。人们一看到“暗八仙”,就会联想起八仙,联想到祈福禳灾、吉祥如意。

不过,时至今日,这组传统民间艺术符号基本已经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尤其在年轻人中,已经完全陌生和无法解读!

你认为还有必要重拾这些消失的民间艺术元素,为今所用吗?欢迎留言发表高见!

-完-

【如果你觉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关注我们,码字不易,谢谢支持!】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