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丐说历史(东汉)144——外戚宦官瓜分天才,梁冀铲除李固杜乔

不会数学和历史 2025-04-10 11:11:09



书接上文。

大将军梁冀用中常侍曹腾之计,再次顺利的PASS掉了刘蒜,立刘志为新任皇帝。

汉桓帝刘志登基后,在大将军梁冀的暗示下,为大将军梁冀开府,与三公之府并称“四府”。

汉桓帝刘志还将有拥立之功的曹腾封为费亭侯。

当然,在辩论会上充当大将军梁冀口舌的司空袁汤及临阵倒戈的太尉胡广和司徒赵戒也被封了侯。

除此之外,大将军梁冀的儿子和两个弟弟也被封了万户侯。

中常侍曹腾还给汉桓帝刘志列了一份由7名宦官组成的拥帝小组名单,这7名宦官同样被封了侯。

这次封赏,让大汉的江山再次成为了外戚集团与宦官集团的玩物。

太尉李固对此当然极度不满,于是上书汉桓帝刘志,痛书外戚集团与宦官集团坐大对皇家的祸患。

当然了,这封上书,汉桓帝刘志根本没有机会看到,直接落到了大将军梁冀手中。

然后,太尉李固就被罢官了,成为了一介布衣。

在辩论会最后成为中立的杜乔,此时也坐不住了。

杜乔也像李固一样,上书汉桓帝,痛书外戚集团与宦官集团坐大对国家的危害。

当然了,杜乔的上书同样被大将军梁冀没收了。

不过,杜乔没有像李固一样马上被罢官。

原因有二:

首先,李固是一直与大将军梁冀对着干,始终如一的与大将军梁冀对着干,从头到尾都在与大将军梁冀对着干,这样的人,大将军梁冀怎会留着他?

其次,刚刚罢免了李固,接着罢免杜乔,难免不让人有大将军专断独行、排除异己的想法,这对于大将军梁冀之后的掌权是不利的。

不过,像杜乔这种怀有异心的大臣,终归还是要剔除出去的。

机会很快就来了。

太尉胡广封侯后,终于尝到了权力的甜味,于是也开启了自己的排除异己之路。

太尉胡广收拾的第一个对象,就是前文中在平定农民起义中立下大功的滕抚,原因很简单,太尉胡广向滕抚索贿,滕抚没给他。

太尉胡广罗列了17条莫须有的罪名,就把滕抚赶出了京城。

滕抚在归乡的路上抑郁而死。

大将军梁冀抓住这次机会,来了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直接弹劾太尉胡广滥用私权、排除异己,把胡广赶出了京城。

接着,大将军梁冀保举杜乔接替胡广的太尉之职。

大家可能要疑惑了,大将军梁冀不是应该报复杜乔吗?为什么还给他升官呢?

大家有所不知,东汉末年的太尉之位,实际上是最危险的职位,这个职位就是背锅用的,所以坐上太尉之位的人,往往坐不长就会被罢免。

这不,杜乔刚刚坐上太尉之位没多久,公元147年9月,洛阳周边就发生了小型地震。

大将军梁冀就以太尉无德,导致了此次地震为理由,把杜乔罢官了。

李固和杜乔都成了布衣,但是大将军梁冀还是不放心,毕竟二人的影响力在那摆着呢,只要二人不死,大将军梁冀就寝食难安。

上天又给了大将军梁冀一个机会。

公元147年11月,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刘文和南郡(今湖北江陵)人刘鲔组织农民发动起义,截杀清河国相谢暠,号称帮助清河王刘蒜夺回皇位与天下。

这次起义,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刘文和刘鲔双双被擒。

清河王刘蒜两次竞争皇位,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是在汉桓帝刘志眼里,他始终是个威胁,因此汉桓帝刘志借此机会,将清河王刘蒜贬为尉氏侯,流放到偏远的桂阳去了。

刘蒜在前往桂阳途中,回想自己的一生,越想越觉得窝囊没意思,于是自杀了。

处理这次起义,大将军梁冀没有出力,但是却主动申请了善后工作,因为他看到了干掉李固和杜乔的机会。

方式很容易想到,在死牢中将刘文和刘鲔屈打成招,让他们供出幕后主使就是李固和杜乔。

有了这个理由,大将军梁冀立刻下令,将李固和杜乔打入死牢,来年开春问斩。

李固和杜乔以布衣身份被抓回死牢,引起了朝堂上下的震动,他们的门生在王调、赵承的组织下,集合了数十人,都身戴枷锁跪在宫廷门前为李固和杜乔喊冤。

按照大将军梁冀的意思,这帮人一块杀无赦!

但是梁太后深知李固和杜乔是被冤枉的,而如果按照大将军梁冀的意思,将所有喊冤之人杀无赦,这件事就算是闹大了,后果如何不敢想象。所以,梁太后绕过大将军梁冀,下诏赦免了李固和杜乔,将二人释放出狱。

李固和杜乔刚刚出狱不足半月,大将军梁冀就命令心腹马融捏造并拿出了二人背后主使造反的证据,再次将二人下狱。

为了防止梁太后再放二人,大将军梁冀不等来年开春了,直接将李固和杜乔二人,以及李固的两个儿子李基和李兹送上了断头台。

杀死四人后,大将军梁冀还将四人的尸身扔到洛阳城北的十字路口上,禁止任何人吊丧,禁止任何人收尸。

李固和杜乔的门生们,并没有被大将军梁冀的禁令吓到,他们纷纷前往洛阳北十字路口吊唁,梁太后在背后默默地保护着他们。

最后,杜乔当年的一个下属杨匡在梁太后的保护下,给四人收了尸并下了葬。

李固和杜乔的门生们,从此销声匿迹、隐退江湖,终生没有再为汉王朝做出任何贡献。

李固的弟子赵承,则将李固生前的奏章及文章整理成书,即为《德行》。



1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