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一个男人上瘾的关系,从来不是真心,也不是漂亮、更不是崇拜

亦乔读书娱乐 2025-04-12 18:52:41
你好呀,我是亦乔,7万+粉丝的读书博主~ 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过一个女人:“我想她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她并非最美丽,却因和丈夫的伉俪情笃,令人尽绝倾慕之念。” 这个女人的粉丝,除了林语堂,还有鲁迅、俞平伯、胡歌、汪涵…… 究竟是怎样一个奇女子,能让200多年来的众多文人雅士,为之倾慕不已? 她便是《浮生六记》中的女主角陈芸,也被唤作芸娘。 《浮生六记》是清代画家沈复追忆自己与妻子陈芸的日常生活。 陈芸蕙质兰心、幽默风趣,能把日常的生活过成诗。 即便生活变得贫困飘泊,仍不失诗酒风雅。 读罢沈复与陈芸的故事,方才明白,能让一个男人上瘾的关系,从来无关女子的外貌、真心和崇拜,而是在柴米油盐的生活当中,保持这3个特质。 1、会撒娇不如会接梗,幽默才是上瘾的保鲜剂 十三岁那年,沈复随母亲到外婆家,第一次见到舅舅家的表姐芸娘,便对母亲说:“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 于是沈母便将手上的金戒指脱下交与芸娘,二人的亲事便定下了,五年后二人顺利成婚。 婚后,芸娘不撒娇,但很会接沈复的梗,幽默的习性让沈复更为倾心。 在女子不便抛头露面的清朝,芸娘总能想到办法与丈夫一起去看市井烟火、享湖平野阔。 一次,沈复想带芸娘逛水仙庙会,但苦于女子不能随便出门。 芸娘灵机一动:“我戴上你的帽子,穿上你的衣服,女扮男装如何?” 沈复大为赞赏,二人好不尽兴。 庙会上遇熟人招呼,沈复只答“这是我表弟”,芸娘顺势做男子拱手礼,角色扮演增添了他们生活极大的乐趣。 芸娘的接梗能力,亦表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芸娘爱吃便宜卤瓜和腐乳,沈复嫌臭,戏称:“狗没有胃才会吃粪,你怎么爱吃这臭东西?” 芸娘便夹一块塞进沈复嘴里,说:“你当狗当久了,所以连狗爱吃的东西都不敢尝试了?”以此反讽沈复像狗一样挑食。 芸娘接着话茬往下说:“卤瓜和腐乳我都喜欢,虽臭但我不嫌弃,你要是讨厌,我把你鼻子捂住再吃怎么样?” 芸娘用她高超的接梗能力,将寒酸食材化为贫困生活中的极大乐趣。 萧伯纳曾说:“娶一个会讲笑话的妻子,等于每天拥有对抗平庸生活的武器库。” 《中国婚姻质量报告2024》研究显示,夫妻每日共享3个以上原创笑话,争吵概率下降62%。 婚姻里最高级的防火墙不是玫瑰,而是随时能发射的谐音梗。 一个会接梗的幽默女子,更能够保持婚姻的新鲜感,自然能让丈夫更上瘾。 2、烟火气中不失仪式感,咸菜粥也能吃出高级感 芸娘总能让琐碎的日常过得有诗意,少不了在烟火气中保持仪式感。 在平日的喝茶、吃食、粉墙中,芸娘的操作总能显得仪式感十足。 芸娘沏的荷花茶堪称一绝,待到夏夜荷花初绽,芸娘便将茶叶包入纱囊,放入荷花花心,次日清晨取出,再将雨水烹茶,茶香中便浸透荷香。 为节省开支,芸娘设计双层梅花形食盒:用六只白磁深碟盛菜肴,中间放一只如花蕊,外围放五只,其形如梅花。 通过用几何美学改造盛菜容器,咸菜粥也显得精致起来。 家中无钱置办花架,芸娘总能“变废为宝”,捡来枯竹编篱笆,糊绿漆缠藤蔓,称其“活屏风”,可随季节变色。 虽借住友人家,芸娘见墙光秃,便剪绿草粘于纸,撒活虫标本点缀,远观如写意花鸟画。 虽然贫穷,但也要吃得风雅。 油菜花开,沈复想与友人野餐小酌。 又微有凉意,总觉得冷食冷酒冷茶不够尽兴。 芸娘便想到租混沌挑子,量力而行自备酒菜,到时加热,再自带砂锅,悬挂在灶中加柴火烹茶,如此,热茶、热酒、热菜、鲜花一应齐备。 待到第二日前往,众人坐于柳荫下,蜂蝶乱飞,使人不饮自醉。如此风雅,往来之人无不侧目。 惹得沈复连连赞叹:“现在怕是没有如此慧心的女子了!” 芸娘的仪式感从不是砸钱堆砌,而是在现有条物质条件下独具慧心。 正如《小妇人》当中马奇太太的一句经典台词:“真正的淑女,能在漏雨的屋檐下跳华尔兹。” 婚姻中的仪式感,我们总以为需要很重厚的金钱作铺垫,却忘了晨起的一个早安吻,便是最轻盈的仪式开场。 而一个在日常生活中能将晾衣绳当五线谱,将丈夫的鼾声谱成催眠曲的诗意女子,怎能不让丈夫更加珍视? 3、落难不现实,能陪丈夫熬低谷的女人才是真戳心窝子 芸娘与沈复的患难之情并非口号,而是落在贫病交加、家族倾轧的琐碎挣扎里。 沈复与朋友结诗社需要聚餐,但家中已然困顿,芸娘便悄悄典当金钗换钱。 她明知这笔钱可家用,却仍选择顾全丈夫的颜面。 因家族矛盾,二人被扫地出门。 沈复没有谋身能力,芸娘又重病缠身,沈复只得背着芸娘投奔乡下友人。 暴雨中二人仅有一破袄御寒,芸娘咳着血不忘打趣:“今日竟有相公给我当轿夫。” 日子穷到三餐不继,两人便把咸菜卤瓜称作“琥珀酱”和“白玉条”,就着月光对酌。 后来芸娘重病咯血,仍通宵刺绣以换药费。 沈复欲卖书救妻,芸娘死死护住书箱说道:“我命薄,不可再折你文脉!” 芸娘弥留之际强撑梳妆,笑着嘱咐沈复:“君若续弦,必择能容妾者。” 病逝前也不忘念叨:“若来世得续姻缘,必仍与君喝咸菜粥。” 如此困苦不堪的生活,芸娘从没想过离开沈复,还将最后的私房钱缝进他的衣角,自己连棺材钱都不曾留下。 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而芸娘则是择一人白首,无论贫穷富贵,皆荣辱与共。 苏武在《留别妻》中说:“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那个在你最狼狈、最落魄时依旧紧握你手的女人,像极了陈年普洱,初尝苦涩,细品方知是时光酿的醇香,只得用余生慢慢续杯。 岁月里的老茶越熬越醇,感情里的风霜越扛越深。 一个在丈夫落难后仍不离不弃的女子,才能直戳男人的心窝子,让其生时长相守,逝后长相忆。 写在最后 听过一句话:“三观合不合就看对方的书单、菜单和账单。” 三单当中,藏着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上瘾的真正原因:即精神上懂幽默会接梗;物质生活注重仪式感;能陪男人熬过低谷期。 正如作家、编剧廖一梅所说:“人这一辈子,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人最大的幸运莫过于此,于滚滚红尘之中,遇到了灵魂高度契合的彼此。 从此郎情妾意、情投意合,你懂我的诗情画意,我知你的生活雅致。 于了解之中慢慢上瘾,琴瑟和鸣,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日常,过成琴棋书画诗酒花的浪漫风雅。
1 阅读:36

亦乔读书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