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逼的霸气,会不会发展到演转战?

猫哥知识分 2025-04-02 03:10:56

“进逼”,太喜欢这两个字了,真霸气。而且强调了十二个字,太有分量了。令人不得不联想到历史上的相关实例,可能对未来发生的事件有所关联。

来,跟着猫哥用不同的视角看世界,精彩点评在评论区。

在东部的这次军演,有点意思,对外公布的开始时间,而没有公布结束时间,难不成这就是对外常态化了吗?常态的内涵可就太多了,首先是周边的海空航线被隔断,其次是我倒要看看那些大声嚷嚷的牛皮贩子们,你们敢不敢来,也看看你们有什么反应。同时也看看那些绿娃们有什么应激反应,以便我们调整方案。

更绝的是,去年的叫做“联合利剑-2025A”,今年这次演练,根本就没有代号。最大的区别还在于,此次演练加入了陆军的戏码,如果加入主战坦克,那就是一个完美的登陆了。

“进逼”这两个字太形象了,而且用的是进入的“进”。你可以把它看做是动词,也可以看做是形容词,具体是什么,你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想吧。对此,我们要重点注意这次强调的12个字,“舰机多向抵近”和“要域要道封控”。

最近你看这个人嘚瑟的,打压媒体、驱逐陆配,跪舔老特、拉拢日本。真到了不收拾不行的时候了。

而且,我们也已经到了不用在意外界干涉的实力了,这个问题请看猫哥主页,在以往的分享内容。

今天我们讲三个历史上著名的演习转为实战的事件

第一个是,二战初期,1940年4月,德国为了控制北欧,保障铁矿石运输线,决定入侵丹麦和挪威。

德国以“威塞尔演习”为幌子,军队伪装成进行演习的部队,在丹麦和挪威沿海进行登陆作战。由于丹麦和挪威毫无防备,德军迅速占领了两国的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

第二个是,1976年,一架以色列客机被恐怖分子劫持到乌干达恩德培机场,恐怖分子要求释放被关押在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

以色列情报部门精心策划了营救行动,以军事演习的名义掩盖行动意图。以色列特种部队长途奔袭,在恩德培机场展开突袭,成功解救了人质,击毙了大部分恐怖分子。

第三个是,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以维护巴拿马运河区的“和平与安全”、保护美国侨民等为借口,企图推翻巴拿马领导人诺列加。

1989年12月,美国军队以“正义事业行动”为名,在巴拿马进行了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动。行动前,美军在巴拿马附近海域和空域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演习,以此为掩护秘密集结兵力。随后,美军突然发动攻击,迅速占领了巴拿马的重要军事设施和政府机构。

相信,我们的文化中鄙视这种诡计,但是兵者本就是“诡道”也。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需要找理由吗?怎么做都是名正言顺的。

这样看来,怎么觉得在祖国80华诞之前,有望接宝宝们回家了吧

0 阅读:31

猫哥知识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