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丁盛患病报告军委请求疗养,叶帅特别指示:就你不能去上海

百年人物志 2025-04-22 11:18:47

在新中国的诸多开国少将中,17岁便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的丁盛,在经过战争的洗礼后,成为了解放军中一名颇负盛名的高级将领,他凭借“勇、闯、战、悍”,立下了赫赫战功。林彪也十分看好他,称他“丁大胆”。

丁盛出生于1913年,家中兄弟姐妹七人,他排行老幺。尽管备受宠爱,但因为家庭贫困,不到十岁的他就已经开始了劳动,外出放牛、打工、砍树……

1929年,朱毛红军路过丁盛家乡,给丁盛带来了深刻的印象,他逐渐接触到了共产主义。第二年,林彪率领红1纵队来到丁盛的家乡,17岁的丁盛就这样和家乡的小伙伴加入了红军队伍。从此踏上了革命道路。

在第一次到第三次反“围剿”作战中,丁盛当上了旗官。行军时需要扛着红旗,它是全军战斗的方向,红旗飘在哪里,战士们就打到哪里。

在一次冲锋中,团长不幸牺牲,扛着旗子的丁盛继续奋勇前进,冒着枪林弹雨将红旗插上了敌军的阵地。

战后,众人才知道团长在战斗中牺牲的噩耗,但由于丁盛旗子打得好,胆子大,成功打赢了这一仗。他也因此被军中战士们叫作“丁大胆。”

1932年,丁盛被调至红军总政治部,出任通信班长。这让他有了近距离接触毛主席、朱老总和周恩来的机会,也让他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进步。

不久后,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王稼祥受了伤,丁盛负责起了照顾他的任务。期间,王稼祥开始教丁盛读书识字。丁盛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他跟着王稼祥很快便成长起来。多年后,回忆起自己跟随王稼祥学习的时光,丁盛还曾感叹道:

“王主任真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惜打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见到王稼祥首长了。”

长征途中,丁盛的勇猛也逐渐进入了毛主席的视线。在攻打娄山关的过程中,毛主席还曾询问过冲在最前面的人的名字,这个人就是有着“丁大胆”之称的丁盛。

在此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丁盛在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斗中逐渐成长起来,只要听到枪声,他原本温和的目光就会变得炯炯有神,并透露出一股杀气。

多年后,他曾经的老部下还对丁盛会打仗一事感慨不已:

“他(丁盛)精明、果断,脑子快,决心硬,跟他打仗你就打吧,能学到好多真本事。”

丁盛尤其擅长打穿插,而穿插作战一般对部队和指挥官的要求极高。首先,作战部队的战斗力一定要够强,指挥官要胆大心细。其次,即使面临四面被包围或被切断退路的绝境,也一定要足够果断。最后,不能恋战,更不能恋财。

1949年,四野在衡阳、宝庆与白崇禧部队决战。当时,白崇禧重兵集结,封锁了衡宝公路。四野的部队则都在衡宝公路以北。然而,因为与军部中断了联系,丁盛已经率部孤军冒进,与大部队相距有一百六十多里。

直到天蒙蒙亮,丁盛部才与四野总部取得了联系。这时,丁盛得知自己已经深陷敌人阵中。他当机立断,要求各部抢占制高点。

而林彪在得知丁盛部已经孤军插入白崇禧部的情况后,既惊又喜,并指示丁盛:

“现就地待命,下步行动由野总直接指挥。”

很快,四野各部队打响作战后,丁盛奉命腰斩了白崇禧主力七军,大获全胜。战报传出,“丁大胆”的名号也享誉全军。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颇负战名的丁盛将军,也在政治的漩涡中沉沉浮浮。

当时,丁盛是新疆军区的副司令,他一度受到冲击,差点性命难保。幸亏周总理及时救援,他才逃过一劫。

1968年,丁盛调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因为当时广州军区的领导班子多是出身四野的战友,丁盛的处境这才有所好转。

当时,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黄永胜被调至北京担任总参谋长。考虑到丁盛刚刚担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不久,资历尚浅。于是,在此后一年多时间里,黄永胜继续兼任着广州军区司令员一职。但其实,平时的主要工作已经逐渐转移到了丁盛手中。

1969年7月,丁盛正式出任广州军区司令员。1971年,丁盛因与黄永胜等人关系颇深,曾受到毛主席耳提面命的点拨。同年11月,毛主席还在一次会议上对广州军区的工作公开进行了表扬。可以看出,毛主席对丁盛还是信任并继续重用的。

1973年12月,根据毛主席指示,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丁盛与许世友互换,调任南京军区司令员。

1975年11月,丁盛因生病需要休养,向中央军委作了报告。当时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叶剑英元帅看完报告后,作了一条特别指示:

“丁盛有病,可以在南京休息,也可以去北京休息,但就是不能去上海,也不要去广州了。”

其实,从全国范围来看,上海的医疗条件是数一数二的。曾经不少身体不好的老同志们,也曾被安排在上海接受治疗。但叶剑英为什么要单独强调丁盛不能去上海呢?

原来,虽然丁盛被查明没有什么问题,但他当时的身份还是相当敏感的。因此,必须要时刻谨慎,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免落人话柄。

上海当时可谓是非之地。叶帅此举,也是出于对他的关心,希望他能够远离这里,免得被人利用。

然而,1976年8月,丁盛在从舟山群岛返回南京途中,经过上海,并收到了当时南京军区政委廖汉生的请求,希望他能够与上海市委方面进行沟通,让自己得到有效治疗。

于是,当天晚上,丁盛便在上海住了一晚。没想到,他夜宿上海的消息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得知,上海市委便来人拜访。丁盛也因此在后来受到了牵连。

1977年3月,丁盛在南京军区举行的会议上受到了面对面的“揭批”,1982年,丁盛被开除了党籍。

晚年,丁盛生活贫困,幸好有战友接济,才得以勉强度日。直到1990年,在聂荣臻元帅的帮助下,丁盛才如愿定居广州,与子女团聚,并获得了师级干部待遇,生活终于有所好转。

参考资料:同舟共进2009年7期、中外文摘2018年8期、今古传奇·双月号2021年5期、党史博览2016年3期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