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期对稀土元素实施出口限制,严重威胁美国下一代空中优势计划(NGAD)核心项目——F-47战斗机的开发进程。 据《新闻周刊》报道,F-47的生产高度依赖中国供应的稀土金属,而北京的最新举措使这一先进战斗机的未来蒙上阴影。 报道援引消息称:“中国已经对稀土金属出口实施了限制措施,这些金属对F-47战斗机至关重要…… ‘下一代空中优势’战斗机项目的可行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生产的材料。
稀土元素是一组17种关键金属,包括钕、镝、钇和钆,广泛应用于航空电子设备,确保现代战斗机在导航、通信和目标锁定方面的精准性。 中国控制全球近90%的稀土加工能力,此次限制措施不仅是对美国关税的回应,更凸显了美国国防供应链的战略脆弱性。
稀土在F-47中的作用无可替代。 钕和镝用于制造驱动飞机控制系统的高性能磁铁,钇提升激光瞄准系统的效能,钆增强有源相控阵雷达的远距离探测能力。 据估计,F-47对稀土的需求将超过F-35的830斤,而中国此次限制的钐、镝、铽等重稀土和深加工产品直接冲击其生产基础。
美国对稀土的依赖源于长期的战略失误。 20世纪80年代,加州一家稀土矿曾主导全球稀土供应,但到90年代,中国凭借低成本和宽松的环保政策迅速崛起,迫使美国公司于2002年关闭。如今,美国唯一的稀土矿的加工能力严重不足,五角大楼的稀土库存也无法长期满足需求。 《新闻周刊》指出,特朗普对F-47的乐观预期与其供应链现实形成鲜明对比,暴露了美国在关键资源上的被动局面。道理很简单,就算F-47能在未来10年内成功研制出来,想大规模量产也面临两大难题 :一是稀土产品供应不上,二是价格飙升。
可以说,中国此举不仅限于经济层面,更具地缘政治深意。通过控制稀土,得以影响全球盟友格局,为日韩等国提供优惠供应,同时向美国施压。2010年,中国曾短暂限制对日本的稀土出口,如今的限制更为广泛,涵盖原材料及永磁体等加工品,对美国国防工业构成精准打击。
F-47的困境只是冰山一角。 稀土短缺威胁到高超音速导弹及卫星等国防项目,潜在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 美国地质调查局警告,若稀土供应链全面中断,国防现代化进程将面临成本超支和能力下降的风险。 为应对危机,拜登政府援引《国防生产法》为美国企业提供新资金,然而,构建从开采到加工的完整供应链需多年投入,而澳大利亚矿及加拿大、欧洲的替代来源仍处早期阶段。 稀土回收技术虽具潜力,但当前成本高昂,难以满足国防需求。
美国面临关键抉择:要么投入巨资重建稀土产业,培养专业人才并确保政治共识;要么在全球博弈中接受中国对国防命脉的影响力。 前者需克服时间与市场压力,后者则可能削弱美国战略自主性。 替代材料和回收技术的研发虽带来希望,但短期内难以扭转局面。 F-47的命运不仅关乎一架战斗机,更折射出大国竞争中资源与技术的博弈。 美国能否突破稀土桎梏,将决定其未来空战主导权与全球军事格局的走向。如果说贸易战是中美互伤,那么稀土管制出口是中国对美国军工的致命打击,而美国军事科技一旦出现全面落后于中国的情况,在更长远的未来必将动摇美国的军事霸权,这才是稀土更大的战略价值。因为,稀土不只关税战中的一个筹码,而是关系未来军事战略格局的关键抓手,中国稳稳的站在了胜利者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