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回来了。”
林建国推开门的时候,正是傍晚六点,厨房里传来油烟机的轰鸣声,夹杂着葱姜爆锅的香气。他的母亲刘淑芬正站在灶台前,手里翻炒着一盘青椒肉丝,锅铲敲击锅壁的声音和电视里播报的新闻混杂在一起,显得有些嘈杂。
“回来了?快洗手吃饭。”刘淑芬头也没回,语气里带着一丝疲惫。她的头发已经花白,围裙上沾着几滴油渍,显然是用了很多年的老物件。林建国脱下外套,随手挂在椅背上,走到洗手池边,拧开水龙头,冰凉的水流冲刷着他的手心。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指腹上有些微微的茧,那是长时间敲键盘留下的痕迹。
餐桌上摆着四个菜,一个汤,青椒肉丝、清蒸鲈鱼、炒鸡蛋,还有一盘凉拌黄瓜。林建国坐下来的时候,母亲已经端着最后一碗紫菜蛋花汤走了过来。她放下碗,抬头看了他一眼,皱了皱眉:“怎么瘦了?是不是工作太忙了?”
林建国夹了一筷子青椒肉丝,低声回道:“还好,就是最近项目多,加班多了点。”
刘淑芬叹了口气:“你都三十三了,还这么拼,身体是自己的,别累坏了。”她顿了顿,又补了一句,“你看隔壁老王家的儿子,跟你同岁,孩子都上小学了。”
林建国的筷子顿了一下,夹起的青椒掉回了盘子里。他抬起头,看着母亲,嘴角勉强扯出一丝笑:“妈,我知道你着急,但感情的事不能急,得慢慢来。”
刘淑芬放下筷子,眼神里透着一丝无奈:“你说你,留学回来,工作也不错,怎么就找不到合适的姑娘呢?妈不是逼你,就是怕你一个人过得太辛苦。”
林建国低头喝了一口汤,热气模糊了他的眼镜。他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吃着饭,耳边是母亲絮絮叨叨的声音。
林建国三十岁那年,从英国留学回来,进了一家外企,月薪一万。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已经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了,但在刘淑芬眼里,这份工作却成了儿子婚姻的绊脚石。
“你看你这工作,天天加班,哪有时间谈恋爱?”刘淑芬总是这样说。林建国也曾试着解释:“妈,现在年轻人都这样,工作忙,哪有那么多时间去社交?”可刘淑芬并不买账:“再忙也得成家啊,等你四十岁了,还能找个二十多的小姑娘不成?”
林建国无奈地笑笑,心里却有些苦涩。他不是没试过谈恋爱,大学时有过一个女朋友,叫周晓晴。她喜欢在阳台上种花,最爱的是茉莉花,说那是她外婆家的味道。可后来,因为出国留学的事,两人分手了。再后来,他忙着读书、工作,感情的事就被搁置了。
有时候,他也会想起周晓晴,想起她在阳台上浇花的样子,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脸上,像一幅画。可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久到他都快记不清她的声音了。
三十三岁生日那天,林建国下班回家,发现母亲在客厅里摆了一桌菜,还有一个小小的生日蛋糕。蛋糕上插着三根蜡烛,火苗跳动着,映在母亲的脸上,显得格外温暖。
“建国,妈给你介绍了个姑娘,明天见个面吧。”刘淑芬一边切蛋糕,一边说道。
林建国愣了一下,随即苦笑:“妈,你又来了。”
“妈是为你好,你看你都三十三了,再不找对象,真的要打光棍了。”刘淑芬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恳求,“就见一面,不喜欢也没关系。”
林建国看着母亲,心里有些酸涩。他知道母亲是为他好,可他真的不想将就。他点了点头:“好吧,就见一面。”
第二天,林建国穿上了母亲特意给他买的新衬衫,去了约定的咖啡馆。姑娘叫李瑶,三十岁,银行职员,长相清秀,性格温柔。两人聊得还算愉快,但林建国始终觉得少了点什么。
回到家,母亲满怀期待地问:“怎么样?”
林建国摇了摇头:“妈,我觉得不合适。”
刘淑芬叹了口气:“你这孩子,眼光别太高了,合适就行。”
林建国没有再说话,只是低头看着手里的茶杯,杯沿上有一圈浅浅的茶渍。他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母亲的失望。
时间一天天过去,林建国的生活依旧忙碌而平淡。他的同事们一个个结婚、生子,而他却始终一个人。母亲的唠叨也越来越多,但他总是笑着应付过去。
有一天,他在整理旧物时,翻出了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他和周晓晴,还有一盆茉莉花。那是他们大学毕业时拍的,背景是学校的图书馆。林建国看着照片,心里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他想起了周晓晴,想起了她的笑容,想起了她的茉莉花。
那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了大学时代,和周晓晴一起在阳台上浇花。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