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宦官多次弑杀、废立皇帝,为何皇帝们不收回兵权?做不到吗?

寻根拜祖 2024-01-06 10:44:55

唐朝宦官的兵权不是收不回来的问题,而是收回来给谁的问题,事实上,皇帝们若干次从宦官手上收回兵权,但他们似乎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转手又将兵权交给了宦官。

唐肃宗在位期间,唐朝出现了第一位权宦李辅国,唐代宗即位后采用分化策略,先后诛杀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从宦官手上夺回了兵权。

“泾原兵变”之后,唐德宗再次将兵权交给宦官。唐顺宗即位后,宦官俱文珍发动“永贞内禅”,逼迫唐顺宗禅位于太子李纯(唐宪宗)。

唐宪宗几乎完成了削藩大业,却被自己所宠幸的宦官弑杀。从这一刻开始,唐朝的宦官们开挂了,每一位皇帝都由他们所拥立,期间唐敬宗还被他们弑杀。

唐昭宗在位时与宦官集团发生了激烈的军事冲突,神策军中尉杨复恭和他的干儿子们被团灭,可是新掌权的宦官刘季述竟然还有能力废黜唐昭宗。

人们都说,宦官们掌握了军权,也就掐住了皇帝的生死,那还不是无冕的太上皇?其实都是扯淡,自李辅国倒台,到朱温杀光宦官,一百多年间皇帝们若干次收回了兵权,却又被他们交还给了宦官。

被施暴者对施暴者产生莫名其妙的好感,乃至依恋,甚至心甘情愿地帮助施暴者,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症状就被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被宦官们蹂躏有那么爽吗?唐朝的皇帝们难道也患上了“斯得哥尔摩综合症”?

答案是否定的,要理解皇帝们的行为,那就得理解唐朝中后期的政治结构,以及皇帝与宦官的政治共生关系。

皇权与士族集团、庶族集团三强鼎立

唐朝是中国最后一个豪门政权,以五姓七望为代表的豪门士族阶级是大唐的政治基础,这些家族垄断了帝国的政治资源。

唐朝虽然有了科举制度,但依然不能打破豪族的特权,大批庶族阶级出仕无望,因此他们只能委身于藩镇,成为地方豪族。

这就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集团,一个是以士族集团为基础的中央政权,另一个就是以庶族阶级为基础的地方藩镇。

这个趋势从唐高宗时期就初见端倪,随着唐玄宗时期公田制的瓦解越发明显,而藩镇制度则成了庶族阶级蓬勃发展的温床,进而引发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为何会愈演愈烈?根源就在这里,因为藩镇已经不是个别军阀对抗朝廷的武器,而是广大庶族阶级实现个人价值的小朝廷。

虽然唐朝的皇帝们一直试图拉拢藩镇,为此他们不惜“掉价”地将公主们嫁给藩镇将领。但本质上皇权与士族集团是一个利益整体,这就注定了朝廷与藩镇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

士族集团的堕落失去了皇权的信任

皇帝们试图依靠士族集团实现削藩大业,然而士族集团回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泾原兵变”爆发,唐德宗需要保护时,神策军中尉白志贞仓促召集将士,结果十几万人的大军竟然只有四五百人到位,导致长安城被数千乱军轻松攻克。

原来,士族集团掌管下神策军烂透了,充斥其中的不是吃空饷的豪门子弟,就是滥竽充数的无赖地痞,根本没有任何战斗力。

与此同时,士族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打得头破血流。唐德宗时期杨炎陷害段秀实、冤杀刘晏,卢杞陷害杨炎、颜真卿、严郢、张镒、李揆、杜佑。唐顺宗时期的“永贞革新”又因王叔文、韦执宜的内斗变成了一场闹剧。唐文宗时期的“牛李党争”,断送了士族集团的最后一点血气。

正是士族集团无休止的内斗,让皇帝们彻底心凉了,也不敢再对他们寄予任何希望,于是宦官集团应运而生。

宦官集团成为皇权独立的最后屏障

士族集团不止一次要求皇帝将兵权移交给外朝,皇帝们也不止一次满足了士族集团的要求。

人们可能不敢相信,宦官们手上的兵权就那么容易被剥夺了?

就是这么容易!兵权从来不是某个人的权力,它是一个系统。唐朝中后期的禁军有三大系统,神策军占据主导地位,但绝不是一手遮天,三者之间相互掣肘。

同时,神策军中尉也没办法随意调动军队,而是要受到皇帝、枢密使,乃至神策军使的制约。

那些曾经牛皮哄哄的宦官们,比如仇士良、王守澄、田令孜,都无一例外地被皇帝们轻松降服,一点水波纹都没有泛起。即便拥有六百多个干儿子、掌握了禁军和川陕地方军的杨复恭,最终也被唐昭宗打败了。

可见,所谓宦官靠军权玩弄皇权的说法根本就不存在,只要皇帝愿意,纷纷就能搞定宦官。宦官们之所以嚣张,说白了背后都是皇帝的支持,因为他们就是皇权的打手。

正是依靠宦官集团,皇帝完全架空了士族集团,形成唐朝末期内廷重于外朝的格局,士族集团的地位形同虚设。

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但凡倚重宦官集团的皇帝反而能有所作为,比如唐宪宗。凡是排斥宦官集团的皇帝反而无所作为,比如唐昭宗,正是他与杨复恭的对决,导致禁军消耗殆尽,让他这个皇帝失去了最后的打狗棍,从而被藩镇公然欺辱。

虽然唐朝有宦官弑杀皇帝,但那仅是个别现象。宦官拥立新皇也不足为奇,他们只是为自己的主子争取权益,本质上依然是皇权的附庸。

人们都说,东汉、唐朝、明朝是历史上三个宦官专权最严重的王朝,其中唐朝最严重。其实不然,唐朝的宦官始终是被皇权“抱着走”,从来就没有独立过,远不及东汉。东汉的宦官直接成了庶族集团的领袖,其影响力要大得多。

所以,唐朝的皇帝们不是收不回兵权,而是除了宦官他们没有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力量,即便从张太监手上收回,还得交给王太监。

16 阅读:7243
评论列表
  • 2024-01-23 23:38

    不信宦官信谁?信外臣啊?宦官好歹依附皇权,对朝代还是忠的。大臣?无非换个老板继续做官而已!

    哈哈 回复:
    大臣是自己当老板[呲牙笑]
  • 飞天 19
    2024-01-14 14:19

    最根本的原因是唐朝后期的皇帝,除了太监无人可信,地方上藩镇林立,不服中央。朝堂中世家大族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争斗,真正愿意维护皇帝的也只有太监了。

  • 2024-01-10 13:56

    你以为唐朝皇帝想啊,发生兵变的时候,唐德宗召集百官护驾,结果只有几个宦官拿木棍保护,而朝廷里面的官员都已经离开长安城百里了。

  • 2024-01-09 02:24

    制度不行交给谁都一样,宦官是腌人交给他肯定安全一点。如果交给其他武将可能会灭亡更快。

    2555225 回复:
    宦官,最多也就自己威,没后代传不下去,而且他们也要依附皇权。交给权臣武将,很可能又是一个藩镇。交给皇族,皇帝又不放心
    用户14xxx00 回复: 2555225
    也主要是衷心没了皇帝他们什么也不是看看那些权臣武将甚至会把皇帝卖了都有可能
  • 2024-02-13 17:00

    还是宦官好,不进女色!大臣将军则不一样了,一吹枕边风,你干脆做皇帝吧!

  • 2024-02-11 10:14

    宦官不重女色反倒在事业上能够力压各方势力[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 2024-05-23 12:51

    收回来能怎么样,收回来给谁。周天子支持郑国结果郑国强大了,就是对周天子动手。崇祯收了魏忠贤权力,用他爷他哥存的钱练的关宁铁骑后面没钱调不动,最后杀的汉人比满人多。

  • 2024-05-11 00:49

    主要原因是皇帝昏庸无能,唐朝后期的皇帝都迷上了“磕药”!

  • 2024-04-16 16:16

    因为收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