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和“出世间”,是佛家经常使用的一对概念。
由此还引申出许多相关的说法,比如“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世间智”与“出世间智”,等等。
“出世间”是指离俗避世吗?
很多人从字面上理解,认为“世间”就是指人世间,或红尘俗世;
而“出世间”就是要脱离社会,跑到深山幽谷、方外小岛等没人的地方隐居、闭关,乃至逃离人间,到诸佛的净土里去。
这样理解这对概念,恐怕是有偏颇的。
虽然有时,佛家也以“世间”指世俗之事,以“出世间”指佛法;但这两个概念对举,主要还是从修行的角度来讲的。
佛家所谓“世间”,梵语为loka,音译作路迦,即毁坏之义。
在佛家看来,世间万象,皆因缘和合而成,生灭无常(故有毁坏之义);众生由于无明和我执,生起诸烦恼,起惑造业,沉沦生死苦海,无有了期;
而通过对佛法的正信和修行,如实观照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止息了烦恼的扰动和诸苦的逼迫后,便达到不生不灭、寂静常乐的涅槃境界(涅槃寂静)。
“三法印”
一切生死之法,即为世间;而涅槃之法,即为出世间。
此外,在“出世间”之上,佛家还别立“出出世间”,勉励修行者不断努力精进,超越一般之“出世间”。
如:大乘菩萨道修行的“十地”(十个重要阶位),初地、二地、三地称为世间行,四地至七地称为出世间行,八地以上则称为出出世间行。
又,有的佛典中将外道、凡夫之智,称为世间智;声闻、缘觉之智,称为出世间智;诸佛、菩萨之智,称为出世间上上智。
等等。
可见,“世间”和“出世间”这对概念,主要应从修行的角度来理解,方契合佛家的本义。
修行路上
对此,著名佛教学者周叔迦先生曾指出:
“佛教所说的‘出世间’,就是要经过修学止观(即禅定和智慧),认清因果的规律和无我的真理,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业中断烦恼、破无明,而尽一切力量做利益众生的事。”
“反之,不明白因果规律,从我见出发,放纵烦恼和无明,作自私自利的事,就是‘世间’。”
他还说:“凡从我见出发所作的事业,其成果都是可破坏的;而从无我出发,随顺因果规律,对治烦恼和无明而作的利他事业,其成果是不可破坏的。前者便是‘世间’而后者便是‘出世间’。”
“如若不明了‘世间’的正确意义,而错误地以为社会就是世间,而因为佛教说要出世间,便要脱离社会,逃避现实,只顾个人的得失利害。这样修学,无论如何都永远是在世间之中而不得出世间的。”
断烦恼,破无明
著名佛教学者陈兵先生也指出:
“所谓世间,只不过指自心的邪见、我执、贪、瞋、痴、慢、嫉等无明、烦恼;
所谓出世间,并不是要人离俗避世,躲进深山无人迹处去闭关,不是逃离人间到诸佛净土里去,而是以智慧断除或转化自身的无明、烦恼。”
正如禅宗六祖惠能大师那首脍炙人口偈语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惠能大师还有一首偈语说:“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俱打却,菩提性宛然。”
“世间”和“出世间”,不是看你身处何处,而是一种修行的境界,人生的境界,看你是否已修得一颗离无明烦恼的清净心。
要在世间去修出世间,又要以出世间之心,入世间去作利他的事业。“世间”与“出世间”,本来是一体不二的!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对于佛家的“世间”和“出世间”,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发表高见!
-完-
【如果你觉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关注我们,码字不易,谢谢支持!】
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
出世间的意思,就是你的修到罗汉了。也就出了三界,得了正果了。再修练就是属于罗汉法修炼,罗汉法修炼也就是出世间修炼的开始。出世间修炼也就是用变化了的肉身去修炼,也叫佛体修炼了。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
我最近也是刚悟出这一点,不经历一番很难真正体会这些道理,毕竟真正能够勇敢面对自我的人只是少数,跑到深山老林里修行对于现代人来说才是地狱级难度,还是先定个小目标
世间就是变化无常的万事万物,出世间就是放下对无常事物的执念。
是这意思,就是能到那个程度的人不多
读诵金刚经,出世入世皆是道,道法自然,遍一切处!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一切生死之法,无常之法,即为世间;而涅槃之法,即为出世间
只要彻悟了无,你的心就平静了
佛体修行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真正修成了,就有了出世的境界和入世的才能。
对境不同无有出入
你跑去深山老林,如果心有牵挂,你就是出外太空还是自缚自碍!心无挂碍,就是喝酒吃肉正淫,都不是事。
佛菩萨的事业是尽虚空遍法界,哪有这个清净那个不清净的念?不然地狱众生怎么度?满眼都是罪业,满眼都是气,气死我了,自己先被气死![笑着哭]
留是可以去改变论回,不留是改变不了了。入论回。
[点赞]
周叔迦之法是凡人之法,渡凡人之法
我自己觉得是,出【世间常识】,,,避静是看得见的宁静,因为周围没有纷扰,世间是意识的集合,色相百态,绝对的鱼龙混杂,,然而海可纳百川,海也代表着汹涌和宁静,就很有趣了,海里的东西不论海如何它们都在海里,出世间就像是这份海的宁静,在与鱼龙共存中,依旧宁静,不因鱼儿的日常操作变的混乱
和尚就会几句禅语?2500年了
出世是指出凡入圣,入世是指与众生结缘,普度众生
对境不同无有出入
放下一切方是出世
周叔迦修的是入世间法。出世间是无我无相不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