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不少药店主动申请退出医保,降低对医保基金的依赖。
大量药店主动退保,多元化发展提速
近日,多地发布“医保协议解除公告”,涉及大批定点药店,解除原因基本有两种:一是企业主动申请;二是协议到期不再续签。在这些门店里,不乏一些国内知名连锁的身影。



药店退出医保,一方面是政策门槛和成本在抬高,尤其是在门诊统筹、药品追溯码全面推进后;另一方面是在集采、线上销售的影响下,药价和毛利持续走低。“一高一低”带来的就是药店越来越不挣钱,生存越来越难。
从发展角度看,药店退出医保,也恰恰说明其意识到,行业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再也不能光靠医保躺着过日子了,要么慢慢熬死,要么另寻新路。
据了解,一些大型连锁旗下门店主动申请退出医保,主要考虑到多元化业务转型中,可能与本土的医保规定有矛盾,特别是门店非药商品销售的限制。对此,有门店会主动放弃医保资质,为多元化经营降低政策风险。
另外,从去年开始,“外卖购药刷医保”进程大幅加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等重点城市均已试点,并且未来该政策可能进一步放宽,例如从个人账户扩至统筹账户。
至于背后原因,药店经理人分析认为,“外卖购药刷医保”将成为药店行业大趋势,将来覆盖的地区更加广阔,不仅能方便群众购药报销,还能与“药品价格监测与治理”政策(以O2O药价为锚点)衔接和配合,进一步提升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而这无疑会重创定点药店的线下医保收入。
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型连锁药店旗下的一些药店主动退出医保,也是考虑到未来的行业经营趋势,从而提前布局。
药店退保背后,合规性愈发重要
早在去年,“药店主动退出医保”就已被行业广泛热议。2024年9月,根据内蒙古兴安盟市医保局公告,有104家定点医药机构主动退出医保,其中58家是药店企业门店。
当时,不少药店主动退出医保,很大程度上是不满足“合规性”要求。有业内人士坦言,过去药店经营较为粗糙,在医保刷卡流程方面不是太规范,这里面既有骗保的可能,也有药店经营者法规意识淡薄的随意,这在药店医保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是个不小的隐患。
就在该公告的前两月,央视新闻报道称,陕西省榆林医保局在核查过程中发现非正常购药情况,经过警方进一步调查,成功破获了一起参保人大量购药后转卖药品的欺诈骗保案件(涉及药店环节),大批回流药品被扣。国家医保局曾明确表示,直接销售或间接辅助销售“回流药”的均涉嫌欺诈骗保。
按照国家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1.明知系利用医保骗保购买的药品而非法收购、销售的,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定罪处罚;
2.指使、教唆、授意他人利用医保骗保购买药品,进而非法收购、销售,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3.以串换药品骗取医保基金支出的,相关人员按诈骗罪处理。
根据《刑法》有关规定,诈骗罪情节严重者,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