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3月5日早上,从两会传来的6条好消息,都是老百姓的福音!

浅笑的流年 2025-03-07 15:06:55

如今,万众瞩目的两会正在北京召开,每年这个时候,会有各界人大代表提出各方面有关于国家的建议,比如教育,民生,几乎每一件都和老百姓有着实实在在的的关联。

那么,今年人大代表都提出了什么惠民提议?以下这6个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

本文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内容为作品完整存在虚构成分,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从重处罚教师性侵未成年人·】——

她说,未成年人年纪小,自我保护的本事差,老师这些肩负特殊职责的人,本就该像守护小树苗一样守护孩子的安全与健康,可偏有人利用身份优势和孩子的信任干坏事,性侵未成年人,给孩子身心带来无法磨灭的重创。

所以,一旦发生这类案件,必须从重处罚,甚至直接顶格判,狠狠震慑那些心怀不轨的人,让潜在的坏蛋不敢伸手。

不仅如此,方燕还提议搞专项行动,清查学校等机构人员有没有性侵犯罪记录,把涉案的清理出去,再把防性侵教育写进义务教育课本,配上专门的教材、教案,全方位守护孩子成长。

——【·拐卖妇女儿童,买卖同罪同罚·】——

李紫微代表说,得这么整治:首先,“拐骗儿童罪” 得废止,不管是拐骗还是拐卖儿童,都归到 “拐卖妇女儿童罪” 里一块儿算账,再加上 “组织非法送养”“伪造亲子关系证明” 这些新罪名,法律的空子不能留。

其次,必须 “买卖同罪同罚”,提高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的量刑,让那些买家不敢再心存侥幸。

还有,拐卖犯罪的追诉时效得取消,刑法里得改一改,把这罪列入特别犯罪类型,哪怕案子过了追诉期,只要用 DNA 比对这些新技术找到关键证据,照样能重启调查。

再就是,让公安部牵头,对全国户籍里那些 “来历不明”“户籍信息矛盾”“非婚生子女未登记生父母” 的可疑人员,强制采血筛查,采的数据实时跟全国打拐 DNA 数据库对接。

另外,户口登记条例也得修订,要是法院认定户口是被拐卖后取得的,公安机关得主动注销,还要开发智能比对模块,防止非法注销被拐人员户口。

最后,得打造一个 “预防 - 打击 - 救济 - 震慑” 的全链条治理体系,组建专项工作组,专门拿出钱来给 DNA 数据库扩容、培训基层执法人员,再建一个全国打拐信息公示平台,定期把典型案例和工作进展公布出来,全方位守护咱老百姓的安全。

——【·去掉离婚冷静期·】——

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的提议是:去掉离婚冷静期。

再次为大家发声,她强烈提议要把《民法典》里关于离婚冷静期的内容删掉。

咱都知道,从 2021 年《民法典》开始施行起,这离婚冷静期就一直被大家议论纷纷。

它本来是想着让极少数头脑一热、冲动要离婚的人冷静冷静,可实际上呢,却苦了绝大多数真心想离婚的人。

这一规定,让离婚的路变得更崎岖,夫妻之间的矛盾不仅没减少,反而激化得更快,有些家里甚至家暴都变本加厉了。

再看看效果,它也没让离婚率真的降下来多少,反倒让好多年轻人心里犯怵,产生了恐婚的念头,结婚率也跟着受连累下滑。

而且在这离婚冷静期里,还有不少糟心事。

那些弱势群体,像一些家庭主妇、经济不独立的一方,权益更容易被侵害,有人就借着这个时间段,偷偷转移财产、伪造债务,把本该公平分割的家产折腾得乱七八糟。

蒋胜男委员觉得,法律可不能因为一小撮冲动离婚的例子,就硬逼着所有想离婚的人都付出额外代价,这明摆着背离了咱们一直追求的婚姻自由原则,所以一定要删掉这条规定,还大家婚姻自由的权利。

——【·放宽35岁就业年龄限制·】——

现在找工作,好多招聘信息上都写着只要35岁以下的人。

35岁往上的人,哪怕经验丰富、技术好,可能连面试机会都没有。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以前有些行业流行“996”,天天加班,用人单位就觉得年轻人身体好、精力足,能扛得住,所以招工就只要35岁以下的。

但现在就业竞争这么激烈,年轻人都抢着考公务员、进编制,就为了有个安稳工作,这竞争压力得多大。

而且,咱国家现在人口增长变慢了,劳动力越来越少,再死守着35岁这个门槛,就太不合理了。

他还建议,公务员考试可以先带头,慢慢放开“35周岁以下”这个限制。

公务员招聘要是放宽了年龄,那其他单位招工可能也会跟着改变,这样一来,35岁以上的人找工作机会就能多不少,也更公平了。

——【·生育假期·】——

阜阳市副市长杨善竑提出的建议是:优化生育假期制度,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

现在很多小两口不是不想生孩子,实在是被生育假期和托育问题绊住了脚步。

就说这生育假期,妈妈们产假一结束,就得急急忙忙回单位上班,可孩子咋办?谁来照顾?

所以杨善竑提议,政府可以给咱发钱补贴,让咱少交点税,企业那边也能少交点所得税,大家一起出钱,帮着分担生育成本。

这样企业就愿意落实生育假期政策,妈妈们也能多陪陪孩子,安心休产假。

再说托育服务,那更是刚需。政府可以挑头,在社区多建些普惠托育机构,收费别太贵,普通家庭都能负担得起。

幼儿园也能多开些托班,把托育和幼儿教育连起来,让更多孩子有地方可去。

而且,得把托育服务的质量提上去,规范管理,从硬件设施到服务质量,再到食品安全,都严格把关,让家长们放心把孩子送进去。

这么一来,年轻人的生育压力能小不少,生娃养娃也更有底气啦。

——【·用旧房换购新房·】——

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董事长翟美卿提出的建议是:推行“以旧换新”政策,支持居民用旧房换购新房。

现在不少家庭生活条件变好了,就想着从旧房搬到新房,改善一下居住环境。

可旧房要是按低价卖,心里实在不划算,价格合适又很难一下子找到买家,这就把换房计划给耽误了。

翟美卿委员的这个提议,就是为了解决大家的难题。

具体来说,政府会联合开发商、房产中介,搭建一个旧房换新房的平台。

首先,会找专业的评估团队,给旧房一个合理的估价。然后,根据咱的需求,帮着联系合适的新房源。

要是旧房一时半会儿卖不掉,平台还会提供过渡方案,让咱能踏踏实实地挑选新房。

为了鼓励大家参与,政府还会给出一些优惠。

比如,从专项财政预算或者土地出让金里拿出钱,给换房的家庭发购房补贴,或者在税收上给予优惠。

同时,还会优化购房资格审核流程,让大家参与的门槛变低。

另外,政府可能还会推出“以旧换新”购房基金,咱买了新房后,能拿到一定比例的基金,用来装修房子或者购置家具,让新家更温馨。

这个政策一旦实施,好处可不少。

一方面,能帮咱老百姓实现换房的梦想,住上更舒适的房子。

另一方面,二手房市场和新房市场也能活跃起来,房子流通得快了,对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都有好处,真可谓一举两得。

信息来源:

2025全国两会

央视新闻客户端——《焦点访谈丨过去一年 代表委员见证了这些“百姓事”》

中国网财经——《两会民生聚焦:就业、住房、养老有哪些新期待?》

21世纪经济报道——《两会现场丨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AI+、稳楼市、促消费释放新信号》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