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美味蜂糖李?这些栽培技巧你必须知道!
孙兴
蜂糖李是贵州安顺市农科院、贵州镇宁县农业农村局、镇宁县六马镇农技服务中心等单位选育的中熟李优良品种,2016年通过省级品种审定(黔审果2016002号),至2023年,全省种植面积5.3万hm²。其原产地在贵州安顺市镇宁县六马镇,为亚热带河谷气候区,无霜期长,夜温差大,土层深厚湿润。该品种丰产性好,适应性强,香浓味甜,清脆爽口,近年在贵州黔东南州凯里、施秉、雷山等地有一定的发展。在2024年7月中旬举办的贵州省首届蜂糖李品鉴会上,全省9个市(州)45家蜂糖李种植企业参评,黔东南州凯里市下司镇淑里村的蜂糖李因品质出众荣获一等奖。
在生产中我们发现,只有充分掌握蜂糖李的品种特性,适地适栽,精细管理,才能实现稳产优质高效栽培,否则易出现花芽分化困难、坐果率低、成熟期严重裂果、花期寒害、果实品质差、大小年等诸多问题。该品种稳产优质栽培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品种特点
1)幼树直立性强,生长势旺,成龄树姿较开张。萌芽率高(75% 以上),成枝力相对弱(成枝率11% ),枝条稀疏,节间长。枝条顶端优势明显,新梢年生长量大(超过2m),生产中应注意控旺、疏弱,留壮枝结果。
2)易成花,自花结实率低,有明显的胚败育现象,坐果率不高,产量不稳定,需要配置授粉树,尽量利用2年生以上枝条的莲花座花芽结果,以保证稳产、优质。
3)浅根系,抗旱性较差,喜湿润土壤环境,但怕涝。萌芽期、果实膨大期、硬核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
4)地域适应性较强,在海拔500~1200m的地区能够正常生长结果,海拔500~800m种植品质较好。
5)喜温喜光,年日照时数1200h以上,≥10℃有效积温4000℃以上(年积温5500℃以上)为宜,最适宜生长温度15~25℃,要求年平均温度12~17℃,花期最低温度不低于0℃(这一点非常重要),果实膨大期温度20~28℃为宜,昼夜温差大利于高品质生产。需冷量400h(对设施栽培意义较大),适合雨日少、光照时间长的地区。
2稳产优质栽培管理
2.1园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1m以下)背风向阳的沙壤土、壤土地块建园,园地土壤中性微酸(pH值5.5~7),避免选择黏土地、重茬地建园。山地要选择坡度小于15°(坡度大的,应根据具体情况修建梯带、鱼鳞坑)的阳坡地,低洼地、迎风口不宜建园。
园地必须有排涝和灌溉设施。栽植前耕翻平整土壤,捡除大石块,挖0.6m见方的定植穴,穴内填人25kg腐熟有机肥,与表土混匀,待栽。
如果高接换种,应选择幼旺园。大树高接前应做好回缩修剪工作,保留3~4个主枝及主枝上方合适的侧枝,回缩至直径3cm左右处,长度保持20cm左右,作为接头备用。
2.2栽植(改接)
1)幼苗栽植。秋冬季栽植,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萌芽前定植。采用以毛桃作基砧的蜂糖李嫁接苗,要求侧根数量4条以上,粗度>0.4cm,苗高至少80cm,嫁接口上1~2cm处茎粗0.8cm以上,整形带内饱满芽5个以上。行株距4mx3m平地、肥沃地块)或3mx3m(山地、薄地块)。目前尚无非常理想的授粉树,可栽植四月李、五月脆补充授粉,配置比例8~10:1。
2)高接换头。在幼树、旺树上高接,树体弱的,需复壮后再高接。3年以下幼树可在夏秋季采用嵌芽接法换头,大树可在冬春季采用插皮接(粗度较大的主侧枝)、切接(内膛直径2cm以下的枝条)、腹接法、劈接法(粗度较大的砧木)、皮下腹接法(大枝光秃部位插枝补空)换头。1个接头最好插人2个接穗,以保证成活率,劈接法比较稳固,更适合春季易出现大风天气的地区。嫁接后涂乳胶或蜡封保护接头。
嫁接15d后观察记录成活情况,成活的及时抹芽除萌(1周抹除1次),立杆绑缚(接枝20cm时),松绑放线(6月中旬)防止绞缢,同时摘心促枝(接枝长到40~50cm时进行,留20~30cm摘心,连续2~3次,至9月中旬)、拉枝拿枝促花(7月中旬),加强肥水管理;未成活的及时补接。
2.3精细管理
2.3.1肥水管理
1)幼苗管理。幼树本身长势旺盛,应避免大肥大水。幼苗成活后,少量多次施肥。萌芽抽梢期施用氮为主的复合肥,促进新梢生长,可株施尿素50g,半个月1次,连续3次,其间可结合喷施1~2次0.2%尿素;7月株施50g磷酸二铵和30g硫酸钾壮梢,促进枝芽充实,结合喷施0.3% 磷酸二氢钾;秋季施用有机肥。
苗木定植后立即浇水,每穴10~20kg,浇足浇透,待水下渗后树盘覆盖10 cm厚的秸秆或草保。以后每隔5~7d视情浇1次水,连浇3~5次。
2)成龄结果树要避免偏施氮肥,以免枝条旺长,注意施好花前肥、壮果肥、采后肥和冬肥。开花萌芽前10d追施平衡型复合肥(或人粪尿),促进开花整齐、抽梢顺利;花期叶面喷施0.3% 磷酸二氢钾+0.2% 硼砂+0.5% 氨基酸叶面肥,促进坐果,避免花而不实;生理落果后至果实膨大前,可选择硫酸钾型复合肥、钙肥土壤施肥,结合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氨基酸、螯合钙等;果实着色采收期以钾肥为主,可土施硫酸钾或人粪尿,结合叶面喷施0.3% ~0.4%磷酸二氢钾,促进果实糖分积累;果实采收后1周左右追肥恢复树势,促进枝梢健壮、花芽良好分化;秋季施好基肥(充分腐熟有机肥2500kg/亩+钙镁磷肥50kg/亩,环状沟施,注意远离根系集中分布区)。
萌芽期、花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保证水分供应。如果春旱严重,须增加灌溉次数,同时辅以叶面喷水。采收前保持土壤湿度相对稳定,避免久旱遇雨或水涝影响树体生长,造成裂果落果。避免果园积水。
3)高接换头的大树,新梢萌发前结合灌水追施1次氮肥,6月上旬新梢速长期追施第2次肥,快速恢复树势。
2.3.2枝条管理
1)幼树采用开心形。定干高度50~70cm,从剪口下选择3个方位的芽培养为主枝,3大主枝水平夹角120°,基角50°,每个主枝上培养2~3个侧枝,侧枝上培养结果枝组和结果枝。生长期注意摘心控旺,促进分枝,扩大树冠,加速成形。对强旺枝进行拉枝变向、扭枝缓放,控制长势,促进成花结果。
2)成龄结果树。春季萌芽期抹除剪口处萌发的过密芽;夏季及时抹除不定芽,疏剪过密枝,新梢10~15cm时摘心,二次梢20~30cm时再次摘心控长,过旺枝可扭枝、拉枝促花。采果后疏除徒长枝、过密枝、交叉枝、病虫枝,适当重剪削弱树势,控旺促花;冬季落叶后回缩过长的主枝、侧枝,剪除病虫枝、夏秋梢,轻剪过密枝、交叉枝、下垂枝等。
结果后下垂的枝条依据空间回缩或疏除,旺长的枝条拉枝缓势,促其由旺转壮,健壮结果枝连年缓放成花。
2.3.3花果管理 2月中下旬至3月下旬,采取花期放蜂(1亩果园100只蜜蜂)、人工辅助授粉等措施促进坐果。雨后及时清除树上、地面积水,防止区花(花腐)。花期如遇高温天气可早晚往树上喷清水,防止烧花。
生理落果后疏除畸形果、病虫果以及发育不良的小果,长果枝留2~3个,中短果枝留1~2个,花束状果枝留1个,果间距10cm左右。果实成熟期注意防裂果。
2.3.4病虫防控主要病虫害有黑斑病、细菌性穿孔病、褐腐病、红点病、袋果病、流胶病、食心虫、蚜虫、桃蛀、实蝇、红蜘蛛、介壳虫、金龟子、天牛等。
1)萌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展叶前喷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清园。
2)4月喷1000倍液高氯·马乳油、氯氰·辛硫磷等防控类若虫、桃蛀和金龟子等,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防控蚜虫,5% 虫威悬浮剂1500倍液防控食心虫,65% 代森锌500倍液、33.5%喹啉铜乳液2000倍液防控细菌性穿孔病、红点病等。
3)果实膨大、成熟前,用5% 啶虫胱乳油1200倍液、70% 噻虫嗪3500倍液等防控桃蚜、类、桃蛀等,继续防控穿孔病、红点病。
4)采收后做好地面落果清理
5)落叶后再次彻底清园,刮老翘皮,涂白保护,覆盖树盘,喷3波美度石硫合剂+1000倍液氧化乐果+500倍液代森锌。有流胶病的树,刮除流胶,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涂抹保护。
6)从3月开始,根据害虫发生情况,采用性诱剂
(4一8月)诱控食心虫、实蝇等,蓝板、黄板(3一8月)诱杀蚜虫、叶蝉等,糖醋液(3一7月)诱杀食心虫、李实蜂、细蛾、叶蝉,太阳能杀虫灯(3一9月)诱杀桃蛀、毒蛾、食心虫等害虫
7)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
2.4果实采收果皮呈现淡黄色、果面有灰白色蜡粉、果肉深红色(八九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5%以上、硬度达到10kg/cm²即可采收。分期分批采收,分级包装销售。
3注意事项
1)不同气候条件下,蜂糖李的口感、大小、挂果率、成熟期差异较大,所以适地适栽非常重要。姚源山等人对比了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六马镇与黔东南州200个区域气象站资料,结果表明黔东南州有37.5%的乡镇处于蜂糖李种植气候适宜区。新建基地、大规模发展务必谨慎选址。
2)制约黔东南州蜂糖李种植发展的主要气候因素是蜂糖李花果期雨日、日照、气温变幅和阶段性持续低温。春季气温变化大的地区注意防御倒春寒,早霜来临前喷芸墓素+磷酸二氢钾,结合熏烟、喷水等措施。
3)幼树期行间可种植豆科作物、绿肥培肥土壤。据林洁等报道,坡地蜂糖李可与耐阴药材黄精套种,提高土壤利用率。
4)花前做好病虫防控,盛花期尽量避免用药。
5)做好前促后控(4—6月促长,7—9月积累),稳定树势,提高花芽分化质量是蜂糖李稳产优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