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天气不错,我在一家公司,与一位有过从军经历,从部队退役的同龄朋友喝茶。期间,这位朋友向我述说起四十多年前的一件往事。他说:
自己1979年底入伍,到驻浙西南地区的海军某部服役。
在新兵连,当时看到一位事后知道是1979年初入伍的安徽籍老兵。在部队,新兵对比自己早一年入伍的军人,皆称“老兵”或“老班长”。他个头不高,也就一米七0左右,整天戴着一副墨镜。那年月,部队戴墨镜者极少,着军装(海军冬装)又不戴领章、帽徽,吃饭也不指战员们一块排队,牵着一条小狗,在营区到处跑,好像也没有人管他……
自己当时纳闷,这人是谁啊?军营里怎能这样?
后来,我当时所在的区队(排)代理区队长(77年兵)告诉我:一年前,新兵的他在与战友们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时,被一块会“拐弯”的手榴弹弹片,炸伤了一只眼睛!
代理区队长说:妈的真是怪事,当时参加实弹投掷的新兵们,都统一好端端坐在远离投掷场背后的一片树林里,偏偏有一块弹片“拐了弯”往后飞来,不偏不倚伤到了他的一只眼睛。
这位老兵由于眼睛受伤,住院治疗等原因,没有随同一起入伍的战友参加专业训练,一年后,当我们这批学员毕业了,他还留在新兵团。
算起来,这位安徽籍老兵,现在应该有六十六七岁了,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
虽是和平年代,但军营里真刀真枪,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