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听懂才能更好地表达,提高孩子语言理解能力的方法有这些!

南蕾评育儿 2025-04-07 12:19:11

我们人类交流,完全是在接受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理解对方的信息和意图,我们才能更好地往下交流。所以孩子的交流也是如此。如果孩子听都听不懂,那家长和孩子说再多的话也没用。

许多家长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就是你问孩子的时候,他不哭不闹,安安静静的坐着,可过一会你再问一些刚才的问题,孩子就只是茫然的看着你,一副茫然无辜的表情。这是孩子笨吗?不是的,很可能就是孩子不会听,所以也没有理解,就更不用谈表达了。

所以,家长要做的就是不仅要让孩子听,还要让孩子会听。倾听别人,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有效方法,更是有礼貌,尊重别人的表现。那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就只有靠家长,长期训练了。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案例丽丽妈妈平时工作特别忙,很少和小丽丽沟通、说话,导致小丽丽老是听不懂别人的意思,就跟别说表达了,妈妈着急了,就想训练一下丽丽。妈妈就用丽丽最爱看的小画报来问她:“丽丽,哪个是小乌龟呀?”丽丽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特别高兴,但是并没有回答妈妈。妈妈有耐心的重复问,特别是把小乌龟三个字重复了几遍。这下丽丽听明白了,她给妈妈指了出来。再后来妈妈就边指边说:“这是小乌龟、这是小乌龟”丽丽也就跟着学了起来,边指边说这是小乌龟,妈妈赶紧夸丽丽聪明,又接着问哪个是小蝴蝶,这次丽丽就边指边说:“这是小蝴蝶”妈妈越来越有信心,逐步增加聊天时间,慢慢增加问题内容难度,就是为了锻炼丽丽抓住重点,了解对方说什么的能力。丽丽妈妈用了一个很好的做法,就是利用孩子的兴趣作为突破口,孩子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是会多留意一些,所以效果会更好。

在家里训练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的进步适当提升难度,让孩子不断的进步,更好地听懂讲话,才能为表达做好准备。所以倾听能力的强弱,就会直接影响孩子信息接收和语言表达的能力。那在家里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供家长参考。

以身作则,培养孩子倾听习惯一般孩子的表达欲望都是很强的,看到的、听到的都会在家长面前“学舌”。而有些家长可能因为工作忙,或者因为孩子说的“无趣”,就不认真听孩子说,甚至有的家长直接让孩子自己去一边玩,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给孩子机会、时间和尊重,让他说完,自己认知倾听,这不仅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更是给孩子树立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榜样。家长说话,尽量和孩子视线平视,让孩子懂得看着别人的眼睛说话,也要让孩子知道,别人说话的时候,要保持安静,认真听别人说完。

通过游戏训练孩子倾听能力让孩子学会倾听,并不只是做个听的样子,而是要真的听懂别人说的话,在家的家长可以通过游戏来训练孩子的倾听能力,下面就给家长介绍三个这方面的游戏。1、你说我做内容就是让孩子按大人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介绍:妈妈或者爸爸喊口令,让孩子和爸爸或者妈妈一起做出动作,可以喊:“稍息”、“立正”、“抬右脚”等,只要是孩子能听懂的动作都可以加入指令中。谁做错了就会进行相应的“惩罚”,如蛙跳等。也要给孩子喊口令的机会,可以锻炼孩子表达。2、大家来找茬内容就是大人说话,让孩子挑出毛病,并改正。介绍:家长故意说错一些话,让孩子挑毛病,并改正。比如可以说“蝴蝶在水里游”“狗狗爱吃草”等。要注意,家长说的话,一定是孩子能够理解的事情,如果孩子根本不懂的事情,说了也没有意义。

3、小信使内容就是让孩子在两个大人中间传话。介绍:刚开始,家长可以说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妈妈可以让孩子问爸爸“水杯放在什么地方了”游戏时,一定要让孩子听完,再传话,不要家长还没说完,孩子就不听了,这习惯不好。家长可以在最后加一句“好了,小信使开始传话吧”然后再让孩子传话。很多孩子在听大人说话的时候,都是听几句就听不下去了,或者听得不认真、不仔细,这都说明孩子倾听的质量不高,这会直接影响孩子的理解。所以,家长可以多带这样的孩子做这个游戏,以便于逐渐提高他们的倾听质量。

及时纠正不良习惯对于孩子在倾听过程中的不良习惯,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比如孩子喜欢在别人没说完就开始说话,或者总是否定别人的话,这会阻碍孩子接受信息,也很没有礼貌,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改正。

0 阅读:16

南蕾评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