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人口者得天下。
有了人口就有创造力、消费力、财政收入、城市活力等等。城市要话语权、城市要上档升级,首要是人口,有人就有一切。
2024年的人口赢家主要是贵阳、深圳、广州、合肥、长沙、南昌、杭州、温州、宁波和济南。这些城市在2024年的常住人口增量均超过10万。
经济强市+强省会城市就是人口赢家。
比如贵州,开始效仿四川,走强省会道路,贵阳在2024年以19.96万人的增量位居全国第一。
2024年,四川有哪些市州是人口赢家呢?

2024年末,四川常住人口836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万人。
相关阅读:四川负增长4万人,绵阳常住人口增量已超京津沪!
目前已有15个市州公布了辖区常住人口情况。
成都、绵阳、攀枝花、雅安、乐山、阿坝、广安、眉山、德阳等9个市州是人口赢家。
巴中、南充、达州、广元、资阳人口负增长。
成都、绵阳、攀枝花等9个市州的人口增加总量已达10.1万人。
巴中、南充、达州、广元、资阳等5市的人口负增长为12.1万人!
两相抵消,剩下的宜宾、泸州、内江、自贡和凉山、甘孜等6个市州应该是负增长2万人。
当然不是川南F4和凉山、甘孜都是负增长。即使个别市州有增长,但增量也微乎其微。毕竟总数为负,摆在那儿的。
迟迟不公布,表明2024年的数据大概率不怎么好看。很有可能,宜宾和自贡就是负增长!不信?交给时间来回答。
当然,2024年只是一方面,还得看过去10年各市州的常住人口情况。
四川,作为强省会战略的开山鼻祖,造就了成都的牛叉。
2014年,北京的常住人口比成都多531万人。2024年,北京的常住人口只比成都多35万人了。
10年时间,成都常住人口从1619.8万人直奔2147.4万人,10年暴增527.6万人,相当于增加了8个澳门的人口,或者说陡增了一个达州的人口!
有了成都史诗般的暴增,川内还有谁能成为人口赢家?
绵阳:2014年468.2万人,2024年492.2万人,净增24万人;
宜宾:2014年441.5万人,2023年462.8万人,净增21.3万人(如果盘到2024年增量或许会减少);
德阳:2014年348.9万人,2024年345.4万人,减少3.5万人;
南充:2014年604.4万人,2024年548.9万人,减少55.5万人;
泸州:2014年415.5万人,2023年426.7万人,净增11.2万人;
达州:2014年547.2万人,2024年530万人,减少17.2万人;
乐山:2014年321.4万人,2024年315.1万人,减少6.3万人;
凉山:2014年460.7万人,2023年490.6万人,净增29.9万人;
内江:2014年349.8万人,2023年306万人,减少43.8万人;
自贡:2014年264.3万人,2023年242.9万人,减少21.4万人;
遂宁:2014年309.6万人,2024年274.8万人,减少34.8万人;
眉山:2014年297.6万人,2024年295.6万人,减少2万人;
广安:2014年316.7万人,2024年322.7万人,净增6万人;
攀枝花:2014年122.5万人,2024年122.3万人,减少0.2万人;
广元:2014年246.7万人,2024年222.5万人,减少24.2万人;
资阳:2014年242.5万人,2024年221.8万人,减少20.7万人;
雅安:2014年150.1万人,2024年143.3万人,减少6.8万人;
巴中:2014年307.9万人,2024年261.3万人,减少46.6万人;
甘孜:2014年110.6万人,2023年110.6万人,平衡;
阿坝:2014年88.1万人,2024年82.8万人,减少5.3万人。
过去10年左右,在强省会的虹吸下,四川仅5个地市州是人口赢家——
凉山净增29.9万人、绵阳净增24万人、宜宾净增约21.3万人、泸州净增11.2万人、广安净增6万人。
强省会之下,有14个市州常住人口负增长,常住人口输得最惨有市州排名如下——
南充减少55.5万人、巴中减少46.6万人、内江减少43.8万人、遂宁减少34.8万人、广元减少24.2万人、自贡减少21.4万人、资阳减少20.7万人、达州减少17.2万人……
经济活力、产业优势、政策支持和城市治理等多个方面决定常住人口的增长。
特别是年轻人,喜欢用脚投票!
你那个地方行不行,就看人口是否增长!
人口越增长,机会就越多,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带动一个地方各个方面的增长。
比如成都和“三州”的常住人口是否增长与政策支持的关系就比较大。
试想一下,如果把一个地方常住人口的增长指数作为重要的政绩考核指标,营商环境会不会直线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