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2月11日,特斯拉首台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从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成功下线,这标志着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的首座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
从开工到投产7个月,刷新了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创下的“当年动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的“特斯拉速度”,也展现了中国强大的制造业能力、产业链整合能力以及全球供应链优势。
对于舆论惊呼的“鲶鱼来了”,笔者认为,短期来看,特斯拉储能产品目前在价格方面在中国市场并不具备竞争优势,但长远看,中国储能企业将与这个强劲对手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上演“两强争霸”。

图片来源:特斯拉
80GWh产能为特斯拉全球储能“雄心”壮胆
此次投产的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主要产品为特斯拉超大型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Megapack,预计年产能将达1万台,储能规模近40GWh,产品提供范围覆盖全球市场。
Megapack是特斯拉2019年推出的面向公用事业级储能市场的大型储能系统,2022年,特斯拉对Megapack进行了升级,电池电芯正极材料从三元锂变为磷酸铁锂,成本进一步降低,安全性也较此前有所提升。单套产品容量为1.9MW/3.9MWh,较一代产品能够多储存50%的能量,能够满足3600户家庭一小时的用电需求。
Megapack一经推出,特斯拉迅速占领全球大储市场龙头地位,官网资料显示,Megapack目前在全球60多个国家部署规模已经超过22GWh。
2022年以来,特斯拉多次表示Megapack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2023年三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上,特斯拉预计其2023年电池储能系统部署需求超过100GWh,官网预定Megapack的交付时间已经排到了2025Q1。
在特斯拉此前的“宏图计划”中,马斯克提出,全球最终将需要240TWh储能容量(含电站储能和汽车电池),并称将早日把特斯拉自身的固定式储能产能提高到1TWh/年。
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将极大的弥补特斯拉储能业务产能上的不足,加上此前特斯拉加州工厂已经布局40GWh Megapack产能,特斯拉储能产能迅速增至80GWh,凭借技术和规模优势,显著提高特斯拉的全球交付能力,巩固其在全球储能市场的领先地位,占据更大市场份额,为马斯克的储能雄心“壮胆”。
全球知名咨询机构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发布的排名显示,2023年,特斯拉以15%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它不仅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纯电车企,同时还是全球最大的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2024年中,其储能业务已经逐渐超越电动车业务,成为贡献特斯拉业绩的重要板块。
数据显示,2024年特斯拉全球储能部署量达31.353GWh,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114%。储能业务营收100.86亿美元,同比增长67%。特斯拉预计,2025年储能装机将同比增长至少50%。
同时,特斯拉储能业务的毛利率在2024年也有所提升,由18.9%提高至26.2%。
无近忧,对中国储能产业有多重利好
“鲶鱼”入场,对于中国储能市场的影响是行业最关注的话题。
从短期看,尽管在特斯拉官方口径里,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产能一部分供应中国市场,另外一部分供应全球市场,但其生产的Megapack价格在中国市场并不具备竞争力。
特斯拉官网显示,Megapack储能系统(2小时)的单价在100万美元左右(约合728万元人民币),折算单价为人民币1.8元/Wh。
而近两年,中国市场上储能电芯、系统价格一路下行。
2024年,储能系统价格则接连跌破0.6元/Wh、0.5元/Wh,全面迈入“0.5元/Wh时代”。
进入2025年,系统价格仍在继续下探,2月8日,国华投资2024年第四批储能系统设备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
第一中标候选人中车株洲所投标报价16188万元,折合单价0.426元/Wh,创4h储能系统预中标单价新低。
国内市场的卷,使得中国企业纷纷转战海外,短时间内,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因产品价格高昂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
长远来看,对中国储能市场将产生多个方面的积极影响。
从技术层面看,特斯拉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学习机会,将促进国内储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提升。
从供应链体系来看,特斯拉对电池、温控等核心部件的需求,可能带动上游供应链发展,部分中国企业可能通过与特斯拉合作,进入其供应链体系。
从市场角度看,特斯拉的全球布局可能为中国企业提供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其本土化生产可能推动中国储能市场的整体发展,带来更多商机。
从行业发展角度看,特斯拉的进入可能推动国内行业标准的提升,促进市场规范化。
从双碳目标看,特斯拉的储能解决方案有助于中国实现绿色能源转型,推动可持续发展。

图片来源:新华社
应远虑,未来两大市场将上演“两强争霸”
谈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对中国储能产业的长远影响,还得回归价格,当megapack产品具备在中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才是真的“鲶鱼来了”,这一天正在加速到来。
2024年第二季度,特斯拉2h储能系统Megapack的售价在一度降到了1.8元/Wh,较2023年同期的3.71元/Wh下降了51.4%。
可以预见,凭借中国完善的产业链体系,特斯拉能够整合产业链,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使得Megapack缩小与中国储能产品的价格差距,提升产品性价比。
在已经爆发的国际新兴储能市场和强大的内需市场上,阳光电源、宁德时代等一批中国储能企业凭借完整产业链、供应链支撑在全球形成了制造优势、创新优势、竞争优势。
未来,在两大市场上,中国储能企业和特斯拉这个强大的对手将更频繁的正面交锋。
2024年,这一竞争趋势已经在国际市场上演,阳光电源、特斯拉、亿纬锂能、宁德时代等相继刷新全球最大储能订单记录。
另外,作为特斯拉Megapack的主要销售地区,宁德时代大型储能在美国渗透率也逐年上升。
对于近两年高速发展的中国储能市场,特斯拉也是“垂涎已久”。
2024年年中,特斯拉曾为中国储能业务部门大举招兵买马,甚至开出百万年薪的顶级薪资。
这些招聘的工程师等岗位均要求5-10年经验,特斯拉也首次对外明确释放信号:“决心战略聚焦中国市场。我们需要经验丰富的销售专业人士,推动公用储能市场业务(即大型储能)的增长”。
未来,特斯拉在储能领域的技术、品牌、规模优势将对对国内外储能企业形成竞争压力,重塑供应链格局,那些在技术和成本上不具备优势的企业将加速出局。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特斯拉储能工厂的落地是中美在新能源领域合作的又一里程碑,有助于缓解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对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崛起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作为美国科技巨头的代表,特斯拉在中国的成功,或将成为美国与中国之间科技博弈的新焦点。
总的来看,特斯拉储能工厂的投产对中国企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来应对挑战,同时抓住市场拓展和合作机会,推动自身发展。
作者:供稿吴涛|一审 吴涛|二审 储观|三审 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