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来了,不妨点个关注再走!
文章观点立足于《西游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西游记》中,“真假美猴王”是全书情节最为紧张、悬念最为突出的章节之一。

如今,《西游记》的热度虽不如当初,但依然有许多悬念让人痴迷。
比如,这一回合中被打死的悟空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01
话说,取经路上师徒四人遇到一伙强盗,曾多次抢劫他人的行李和财物。
悟空忍无可忍,一怒之下将他们打死,这一行为触怒唐僧。
认为悟空杀生太多,违背佛家的慈悲理念,念完紧箍咒后将其赶走。
悟空无奈之下,只得返回花果山,不久唐僧在途中又遇到一个“悟空”。
外貌与真孙悟空一模一样,言行举止也毫无二致,同样手持金箍棒。
不过,最后却打晕唐僧,还抢走他的行李。
沙僧先去花果山看看啥情况,结果被悟空一棍子赶走,后又去菩萨那里求助。
结果,在观音的道场又发现一个悟空,双方一言不合发生争执。
为弄清楚情况,悟空跟着沙僧去花果山对峙,由此真假悟空拉开帷幕。

为辨别真伪,真假悟空先后找到多人辨别。
第一站唐僧,希望通过念紧箍咒辨别真假,两个猴子都声称头痛,唐僧也无法分辨;
第二战托塔天王,使用他的照妖镜照射,但镜中并未显露出两者之间的差异;
第三站观音菩萨,真假悟空向观音寻求帮助,但菩萨也未能辨出真伪;
第四站便来到地府,在幽冥界找到地藏菩萨,让谛听辨别。
谛听虽听出真假,但因害怕扰乱地府,不敢当面说破,只是说“佛法无边” 。
意思就是,只有佛法才能解决这一难题,最终真假美猴王来到灵山。

如来佛祖是这样说的:
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
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假猴子一听,如来佛祖说出他的本体,内心害怕的一批,转身就要溜走。
如来哪会轻易放他走,紫金钵盂一出将六耳猕猴镇压,悟空一棍子将他打死。
截止到此时,真假悟空告一段落,如来与观音菩萨当和事佬,悟空与唐僧重归于好。
02
因如来的那一番解释,很多人认为被悟空打死的猴子为六耳猕猴,可真相是如此吗?
悟空来到灵山之时,与假猴子是一路打进去的,当时如来佛祖正在讲课。
看到这一幕没丝毫着急,反而对着诸多弟子说了这样一番话:
“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说的就是真假悟空打架)而来也。”
什么是“二心”?
在修仙界“二心”可以理解为“心魔”,是由本体滋生出来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假悟空也是真悟空,只不过是心魔所变化。
多年来,悟空一直饱受唐僧肉体、精神上PUA,修行上滋生心魔合情合理。
因心魔是悟空本体的一部分,所以很多人都无法辨别,照妖镜也不管用。
谛听为何能辨别?
因为它能窃听万物心声,自然知道悟空内心所想,也知道假悟空其实就是真悟空。
只是,真相他不能说出来。
想当年,一个悟空大闹地府都无人能力,若两个悟空大闹地府,破坏力必然翻倍。
所以谛听才会对地藏说:“当面说出来,你打得过吗?”
所谓的“佛法无边”,也不过是谛听的计策,就是想让如来收拾他。

地藏曰“何为不能助力擒拿?”谛听道:“妖精神通,与孙大圣无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
地藏道:“似这般怎生祛除?”谛听言:“佛法无边。”
总的来说,真假美猴王这一回合,被打死的既不是真悟空,也不是假悟空。
而是悟空的“二心”,是多年来滋生的“心魔”,故此该回合也叫“二心搅乱大乾坤”。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在文章的下方留言。
真假说孙悟空。小编变成病态孙悟空。
两猴不是一个猴。二心等于二猴。假的定义是撞面或冒名顶替。孙悟空是两只耳。六耳猕猴是六只耳。书中六耳猕猴被打死。还有小编没有看过西游记。真身与法身不能对打。法身出现。真身不能动(羊。虎。鹿大仙故事。还要八戒。沙僧守护真身)证明是两个猴。撞面而己。在去灵山之前。无人知道假孙悟空是六耳猕猴。(只有读者知道)被如来说破。才现原形。六只耳的猕猴。被孙悟空打死。今绝此一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