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博览戏韵 河北

一、刘洪 一个改变了唐僧命运的无耻水贼。陈光蕊因他丧命,沉尸龙宫。满堂娇因他丧失贞洁,忍辱偷生。唐僧因他成了孤儿,自幼飘零,出家参禅。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因他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而他却杀人越货之后,带了官凭,冒名顶替,胁迫满堂娇赴任江州,在官位上一坐就是十八年。这段故事出自《西游记》的《附录》,虽说波澜曲折,悲喜交加,但又是一段不耐琢磨,不经推敲,留下疑问多多的情节,好像只是为补全唐僧离奇身世,赚人眼泪的应付之作。

好在故事最后,刘洪被带到洪江渡口先年害死陈光蕊的地方。唐僧等亲到江边,望空祭奠,活剜取了刘洪心肝,陈光蕊的大仇也得报。虽说读来让人触目惊心,却终是正义的回归,唐僧在经历这一切后,找寻回了那份失去的温暖和自我,也让他在此后的取经之路上增加了几分坚定和成熟。
二、金池长老 金池长老一出场就是一副珠光宝气的样子(头上戴一顶毗卢方帽,猫睛石的宝顶光辉;身上穿一领锦绒褊衫,翡翠毛的金边晃亮。一对僧鞋攒八宝,一根拄杖嵌云星。),敬茶所用之物(羊脂玉盘、法蓝镶金茶盅、白铜壶、香茶)也是被唐僧脱口夸赞为“美食美器”,可见其品行好炫,因其爱慕虚荣和贪婪奸伪的本性,也只能说其是个空活二百七十岁的佛门败类。

虽然当了一辈子的出家人,但在面对唐僧的“千般巧妙明珠坠,万样稀奇佛宝攒”的锦斓袈裟之时,什么佛门戒律,清静之心,早就被碾压的灰飞烟灭。为将他人宝物据为己有,先将袈裟骗至后房,再纠结一众徒孙定下谋财害命的毒计,此时的观音禅院俨然一副黑店贼窝的做派。正所谓,贪念一起,杀机必至。也为自身招来了血光之灾,眼见被烧得残破不堪的殿宇,悲苦哀嚎的众僧,更无颜面对即将讨债的唐僧师徒,灰烬中的老院主“寻思无计,进退无方”,愧恨间“拽开步,躬着腰,往那墙上着实撞了一头”,可怜只撞得“脑破血流魂魄散,咽喉气断染红沙”。就这么咎由自取,一命呜呼了,多年的修行,终败于难填的欲壑,害人终害己,也应了那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也是那些见利忘义,人面兽心之辈该有的结局吧。
三、白骨精 白骨精在西游记原著中称为尸魔、白骨夫人。专在高山峻岭中“迷人败本”,做些拙劣勾当。其虽无仙家背景,又无法宝傍身,但却心思阴鸷,手段最为恶毒卑鄙,让人防不胜防。连续三次变化,利用唐僧师徒四人各自的性格弱点和心理特征,使取经团队首次出现了离心离德,师徒反目,险些分崩离析的悲惨境地。孙悟空遇见她也只有吃亏受冤的份儿,尽管最终将她打死,断绝了她的灵光,但也被唐僧毫不留情的赶回了花果山,白骨精的无耻伎俩竟在其死后依然得到应验,这在全书中也属罕见!

但是,孙悟空再委屈,也终得清白,白骨精再狡猾,也难逃被唾弃,被消灭的结局,无论人、妖,只要其心术不正,任意妄为,终会落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可悲下场。
四、小鼍龙 黑水河一难中出现的小鼍龙在《西游记》中着墨不多,但也是个性鲜明,劣迹斑斑。他的父亲就是和袁守诚打赌丧命的泾河龙王。他原是家中最得宠的子嗣,父亲死后,他和母亲借住在舅舅敖顺的家中,过起寄人篱下的生活,但小鼍龙和他的哥哥们不同,始终怀揣几分天真,几分顽劣,不仅相貌凶恶,而且戾气冲天,他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一种似乎并无来由的“狂”。先是倚势行凶,抢占衡阳峪黑水河神府,使黑水河神四处求告无门,叫苦不迭,后又用计诓骗唐僧入彀,面对上门讨要的沙僧,俨然一副“衙内”嘴脸,脾气永远比本事大,摩昂太子一出手,这厮乖乖的束手就擒。

其实,鼍龙就是扬子鳄,在《初刻拍案惊奇》中有一则文若虚的故事曾提到,经过万年的蜕变后,扬子鳄终会变成真正的龙。但小鼍龙在被押回西海的那一刻,他是否想过自己究竟还有没有蜕变成龙的资格和机会?
五、祭赛国王 祭赛国是一个被四夷奉为上邦的大去处,国王却是个标准的昏君。因金光寺舍利子佛宝被盗,祥瑞尽失,致使外国不朝,国王先欲征伐,后又听信赃官妄言,不问青红皂白,将僧众拿问,千般拷打,万样追求,只把三辈和尚中的前两辈折磨致死,其余披枷带锁,沿门乞化,苦不堪言。直到悟空八戒恶战碧波潭,取回了舍利子,这昏王才解脱了众僧,只可叹那冤死的两辈和尚就这么白白地送了性命,再无人提……

六、赛太岁 赛太岁,顾名思义,比太岁更可怕,比强暴更强暴,俗话说:“太岁头上动土”,一个“赛”字,其凶恶无以复加。他原是观音座下金毛犼,端阳佳节之时,强逼朱紫国王献出金圣宫皇后,不然吃光一国百姓,幸得紫阳真人的五彩仙衣,使得金圣宫三年未被玷污,但更令人发指的是,此怪又数次掳走多名宫女顶缸(顶替)泄欲,甚至接连弄杀,连自家心腹小妖有来有去都说其忒也心毒,天理难容。直到遇见孙悟空到来坏了其好事,此怪居然还想占了朱紫国城池,君臣百姓一个莫活,自己称王称帝。

观音收伏他时,只说他是为朱紫国王拆凤消灾,其未得一丝惩戒,只是苦了那些无辜丧命的生灵,在某些人或兽的眼中,他们永远都是任其随意作践的偷生草芥罢了!
七、多目怪 是个蜈蚣精,又称百眼魔君。起初,他未对唐僧产生恶念,当得知唐僧肉可延寿长生后,瞬间丑态毕现,暴露了他阴险狡诈的本来面目,利用自身炼制的毒药,暗箭伤人,令唐僧师徒中毒倒地,性命危在旦夕,名为帮助师妹出气,实则为满足一己之私,当七个蜘蛛精被悟空抓住大呼救命的生死关头,他毫不掩饰地说道:“妹妹,我要吃唐僧肉哩,救不得你了!”一句话就将其虚伪贪婪、冷酷无情的本性展现地淋漓尽致。

多亏毗蓝婆菩萨神针相助,破了多目怪的金光,使其闭目不得行,带回紫云山看守洞府去了。明代文学家李贽说过,蜈蚣前号百眼魔君,后来却成瞎子,使尽聪明,到底是个大呆子也!
八、狮驼岭三妖 可以说,以青狮怪、黄牙老象和金翅大鹏雕为团队的狮驼岭三妖是《西游记》中实力最为强悍,罪孽最为深重的妖怪组合。通过小钻风的介绍,这伙妖怪内部不仅规模宏大(四万七千小妖,猪八戒说那些妖精点卯也得七八日),而且是分工明确,秩序井然,管理成熟,三妖更是神通广大,法力高强。西游记中花了整整四回的笔墨来描述这个妖怪团伙给取经团队带来的劫难。
说他恶,还在于这三妖的洞中,出现了全书中最为恐怖的场景描写“只见:骷髅若岭,骸骨如林。人头发成毡片,人皮肉烂作泥尘。人筋缠在树上,干焦晃亮如银。真个是尸山血海,果然腥臭难闻。东边小妖,将活人拿了剐肉;西下泼魔,把人肉鲜煮鲜烹。”活脱一个人间地狱的惨烈景象!大鹏雕还将狮驼国全国的百姓,大小男女,吃了个干干净净,让群妖占据城池,穿上人的衣服,当官做民,建设自己的王国。
真是个“攒攒簇簇妖魔怪,四门都是狼精灵。斑斓老虎为都管,白面雄彪作总兵。丫叉角鹿传文引,伶俐狐狸当道行。千尺大蟒围城走,万丈长蛇占路程。楼下苍狼呼令使,台前花豹作人声。摇旗擂鼓皆妖怪,巡更坐铺尽山精。狡兔开门弄买卖,野猪挑担干营生。先年原是天朝国,如今翻作虎狼城。”如果说赛太岁对朱紫国的觊觎还停留在嘴上,而狮驼国早就成为了狮驼岭三妖的桃花源,连悟空看见这番景象,也被吓了一跌,挣挫不起。用了个“悚惧”二字形容。凡此种种,不知有多少无辜之人惨死其手,冤魂塞路,罪恶滔天!

直到此难最后,如来收伏三妖,也未曾施以任何惩罚,而是用安抚形式解决,灵山脚下如此造孽,诸佛视而不见,比起乌鸡国王只因不识得文殊菩萨,而被水浸三年,这对于凡人翻几百倍的惩罚,只能说所谓仙佛神灵,其斤斤计较,睚眦必报,亲疏有别的手段,也着实令人可发一叹!引人深思!
九、白鹿国丈 即比丘国中的白鹿精,虽是南极仙翁的一名脚力,但却心思缜密,伺机而行。偷了主人的蟠龙拐,私逃下界后,不是占山为王,而是耐心十足的为国王进献所谓貌美女儿,获取宠幸,待国王身体亏空后,自己又利用进献所谓仙方,巩固自己国丈的地位,步步为营,机关算尽。打着治病的幌子,开出了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心肝所做的药引子。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妄求长生。可谓残忍至极,利令智昏。成百上千的孩童,在他眼中,只不过是一堆血淋淋的心肝,与猪狗无异。若无唐僧师徒施救,不知多少家庭骨肉离散,断子绝孙。

其实,如此荒谬的事情也并非作者异想天开的发明编造,据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明世宗曾选四百六十名女孩供炼药用。又据《明史纪事本末》载,明世宗在位后期,醉心于不死之术,日日服用道士们用女子经血、童男童女尿以及其他莫名其妙的东西制成的“先天丹铅”一类的仙药。所以说,从古至今,什么帝王将相、达官显贵都对长生有着强烈甚至于变态的欲望。他们平日风光无限,明里暗里却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不择手段,下流至极!歹毒的白鹿国丈怕只是千百年来现实中此类龌龊人群的一个缩影吧~

十、灭法国王 和祭赛国王一样,灭法国王也是对和尚不存一丝好感,但灭法国王却是一上来就充满杀机,只是“因僧谤了朕”,便“许天愿,要杀一万个和尚做圆满”。一句话不中听,他便滥施淫威,大开杀戒,殃及无辜万人,将国名命名为灭法。这样的国王,可说是一个活脱的暴君。幸亏悟空周旋,巧施手段,将他国上至国王皇后,下至王公大臣,全部剃了光头,让他幡然醒悟,国名也从灭法改为钦法,只是被他杀害的九千九百九十六个和尚的性命就这么一笔带过了?那些救苦救难的诸天神佛此时又到哪去了?

《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想象奇特瑰丽,全书人物众多,呈现了一个集凡夫俗子,佛道神仙,鬼怪妖魔并存的奇幻世界。有评论曾说《西游记》“游戏之中,暗传密谛”,意思是说,《西游记》表面上“荒荒诞诞说鬼”,实际上是“真真切切说人”,鬼怪故事中寓寄着“殷鉴”的深意,几人读来,皆有不同,本文所说的恶人形象,也不局限于单纯的个体的人,游戏之作,一家之言而已~
本文插图皆为李云中老师所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