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丹丹,是个普普通通的超市收银员,每天守在收银台前,机械地扫码、收钱,一个月拼死拼活也就挣 4500 块。
老公呢,在小区当保安,风里来雨里去,挣那 4000 块的辛苦钱,我们俩口子手头紧巴巴的,日子过得精打细算,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
我哥可不一样,混货运行业,手底下管着十几号司机,一年能捞上百万,嫂子在银行工作,旱涝保收,年薪 20 万往上走,那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我爸爸上了年纪,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没办法,只能请个保姆照顾,一个月 5000 的保姆费,对我来说可不是小数目。
本想着哥过得那么好可以他来承担,但他坚持要和我平分,每人必须2500,我最后也同意了。
但他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他每次去爸那都成天喊穷,不是哭没钱修车,就是说生意周转不开,总惦记着爸那点可怜的退休金。
这是来自一个孝顺女儿的讲述,听完后让人感到愤愤不平。
那天,我瞅着超市的鱼挺新鲜,想着爸好久没吃鱼了,就狠狠心买了一条,打算给他送过去尝尝鲜。
一路紧赶慢赶到了爸住的小区门口,老远就瞧见保姆搀着爸在慢悠悠地遛弯。
我刚想喊,就听见爸叹了口气说:“我这儿子啊,最近连车的保养钱都拿不出来,天天坐公交上下班,看着心疼哟,我攒了好久,有 3 万块,得拿出来帮衬帮衬他。”
保姆一脸诧异,接过话茬:“老爷子,我瞅着您儿子每次来,穿得西装革履,戴着名表,打电话谈的都是几万、几十万的合同,咋看都不像缺钱的主儿啊。反倒是您女儿,我听她说过一嘴,日子过得紧巴巴,要我说,真需要资助的是她。”
我心里 “咯噔” 一下,屏住呼吸,就想听爸怎么说。
爸提高了声调,语气里透着不容置疑:“你懂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虽然姓李,可出了门就不算李家的人了,我这养老送终,还得指望我儿子。”
那一刻,我只觉得天旋地转,满心的委屈、伤心一股脑涌上来,像冰冷的潮水把我淹没。
我靠在墙边,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淌,怎么都止不住,心里反复念叨:原来在爸眼里,我就是个外人,这么多年的孝顺,都喂了狗吗?
哭了好一会儿,我才缓过劲来,抬手抹了把脸,看着手里还温热的鱼,想着爸妈的养育之恩,心又软了下来。
我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表情,装作若无其事地走上前:“爸,保姆阿姨,我做了鱼,给您送过来尝尝。”
爸看到我,眼神有那么一瞬间的慌乱,很快又恢复正常,笑着说:“哟,丹丹来啦,还是闺女贴心。”
我没吭声,把鱼递给保姆,跟着进了屋。
进屋后,我环顾四周,看到屋里的礼品都是我每次看望爸带过来的,没有一件是哥哥拿的,我的心里就一阵酸涩。
每次哥哥他们都是空手而来,走的时候却满载而归,爸还总是向着他们。
我默默坐下,听着爸和保姆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心里像堵了块大石头。
过了会儿,我起身告辞,爸挽留了一下,我还是坚持走了。
出了门,眼泪又在眼眶里打转,可我硬是憋着没让它掉下来。我一路走一路想:凭什么哥嫂这么自私,爸又这么偏心?我也是他亲生的啊!
但气归气,我又能怎样呢?毕竟血浓于水,我做不出不管爸的事。
之后的日子,我还是照常去看爸,每次去依旧会带些吃的用的,尽管心里的疙瘩还在。
哥嫂依旧我行我素,每次出现还是哭穷要钱,我看着爸毫无保留地补贴他们,只能暗自叹气。
有时候夜深人静,我也会忍不住埋怨命运不公,可天一亮,又得为生活奔波,为这份不平等的亲情继续付出,只盼着爸能早点看清,哪怕只有一点也好。
结语李丹丹的遭遇,是多少普通家庭中被偏心刺痛的子女缩影。
生活的艰难没能压垮她,可亲情的不公却让她在黑夜里默默流泪。
但即便满心委屈,她还是守着那份孝心,负重前行。
这世上,真心不应该被漠视,只愿每个付出真心的子女,都能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