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一年,感觉纯电车续航焦虑的话题热度低很多了,我个人总结了几点

娱乐小呆瓜记[已注销] 2022-08-15 13:33:39

1、电池容量总体不断往上走:之前入门电车可能就给50甚至40度电,而今60度都不好意思见人,明年特斯拉会引领70度入门这个概念。而高端车全在100度左右,甚至Q4还有蔚来150度半固态这种变态玩意。电池容量是最核心的续航要素,容量上去之后,实际续航都在350km以上了,城市周围的短途高速都不是问题。

2、充电桩在变多:虽然国网、南网在摆烂,但是星星充电、特来电等第三方补能公司对充电桩建设还是很上心的。这里还是肯定下大众搞得开迈斯充电,快充桩铺设很努力,某些销量极高却不参与补能建设的品牌应该感到羞愧。另外就是蔚来换电站、特斯拉超充、小鹏超充之类的自建补能,建设速度也很快,都达到了1000座以上;量变引起质变,用户体验确实比较好。家充桩的安装也比前几年顺利很多,新小区强制要求配置相应的电容量,车主怒草物业也有了法规依据。

3、电车技术在飞速进步:主要体现在电耗降低和充电速度、系统可靠性上,动能回收、CRBS等技术的成熟,SiC功率件的发展,高水平永磁电机的普及,全车综合热管理系统的普及...让电车,尤其是新势力的新一代车型,电耗有了非常出色的数据。高倍率、高电压电池包也在迅速普及,低端车型向100kw,高端向200kw甚至500kw超充发展,充电速度是飞速缩短的。

得益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即使是只会造工业垃圾的厂商,BMS电池管理系统等元器件,也因为供应商的提升好了很多,新车出现趴窝的概率比前几年要低。

0 阅读:85

娱乐小呆瓜记[已注销]

简介:喜欢娱乐的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