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智商税”还是好办法?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无法判断

浩晔评育儿 2023-10-11 08:04:14

很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可能会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1.戴着饰品的小男孩

见过一个4岁的自闭症小男孩小鑫,身上长期披金挂银。

脖子上戴着金项圈,金项圈中间挂着一个小金锁。

两只手的手腕上各戴一只银镯,一只脚的脚腕上也戴着一个,不过有时候戴左脚,有时候戴右脚。

后脑勺留了一小撮头发,编成一个小辫子,上面坠着一个小银铃。

能在大机构做训练的,一般来说家里多少有点经济基础,但大家还是第一次见过一个小孩这样穿戴的。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和本文内容无关

小鑫情绪很稳定,面部的表情不多,很少见到他哭闹。

他会说话,但是发音有些像刚学中国话的外国人。

走路不太稳,经常迈着喝醉酒一样的步伐,但平衡能力又还可以,很少看到他摔跤。

小鑫的妈妈说,小鑫一直没有语言,家里的老人说是贵人语迟,带着小鑫去拜访了所谓的“高人”。

在“高人”的指点下,家里给小鑫带上了金项圈银手镯等。

本来还有一根银制的别针要别在胸口的衣服处,在小鑫妈妈的强烈反对下才没有别。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和本文内容无关

“有效果吗?”其他家长有些好奇。

“小鑫这不是出语言了”妈妈有些无奈,

“我知道小鑫出语言是因为我带他做了干预,给他上了口肌课和语言课,

但是家里的老人却觉得是孩子带上了这些饰品的缘故。”

小鑫的妈妈叹了口气,又接着说:“这些饰品要一直戴到7岁,

‘高人’说到时候小鑫就和普通孩子一样了!”

“可能会有奇迹出现呢!”有家长这样说。

其他家长没有说什么,大家基本上没有相信。

但不管怎样,也是小鑫的长辈对孩子的一个美好的愿望。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和本文内容无关

2.特别讲究饮食的小女孩

小怡已经六岁了,身高看上去却像4岁的孩子,小脸圆圆,身上胖嘟嘟的很可爱。

小怡的妈妈经常走在前面,小怡背着一个小猴子书包,慢吞吞的跟在后面。

妈妈时不时回头催她:“快点走,跟上来!”

小怡会快走几步,但不到半分钟,又开始慢下来。

这机构做训练的时候,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和晚上的课之间就相隔一个半小时,

有些家长会叫外卖或者买点面包蛋糕之类的给孩子垫垫肚子。

当然互相之间也会分享一下。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和本文内容无关

但是小怡的妈妈每次都是自己带饭菜,从不让她吃别人的食物。

小怡的妈妈说,面食,含有鸡蛋的各类食物以及奶制品,

猪、牛、羊、鸡肉类等,小怡都不能吃,米饭也不能吃多。

小怡的每一餐饭都是她亲自制作,只放少量的,她挑选过的油和盐。

“是小怡的身体原因不能吃,还是你不给她吃?”有家长这样问。

“当然是她的身体原因不能吃!”小怡的妈妈这样说。

但有些相熟的家长却说,其实是小怡的妈妈不知道听信了谁的话,觉得通过食疗的方式可以治好小怡的自闭症。

但是,两年过去了,小怡每天吃她妈妈做的寡淡无味的食物,个子没长,认知也没有提升。

因为常常无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小怡偶尔还会出现情绪问题。

小怡的妈妈还是坚持食疗,她觉得总有一天可以看到效果。

对此,大家也只能表示沉默。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和本文内容无关

3.很饿的小男孩

小杰已经7岁多了,干预了三年多。

和他同时期干预的那些孩子们,基本上都已经读小学了。

有了对比,小杰的妈妈很焦虑,但越着急,孩子进步越慢。

小杰的妈妈偶然听到了一位家长说起一家机构采取封闭式的管理,

熬得过去的孩子,进步都很大。

小杰的妈妈此时已经有点病急乱投医,毫不犹豫的带小杰去了那家机构。

小杰的妈妈告诉我们,那家机构采取“饥饿疗法”,食物就是唯一的强化物。

方法简单粗暴,学得会,能控制情绪,听指令的孩子,才能吃到想吃的食物。

否则,就饿着。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和本文内容无关

小杰在那里熬了不到一个星期,每天晚上饿得睡不着,哭着跟妈妈要吃的。

机构要求小杰的妈妈遵守规则。

小杰的妈妈遵守了,结果就是,小杰开始发高烧,吃什么吐什么。

“能熬过去的孩子,确实进步很明显。”

小杰妈妈说,“我承认这一点,但因此而损伤了孩子的身体,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

最终,小杰的妈妈还是还是放弃了这种办法。

其实很多家长觉得这种方法一听就是“智商税”。

但小杰妈妈苦笑着说:“如果孩子一直看不到进展,哪怕是智商税,也会想去尝试一下的。”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和本文内容无关

该相信什么呢?

可能对于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来说,什么能让自己的孩子进步,就相信什么方法。

无论是玄学还是科学,再或者一看就是“智商税”,

他们不想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让孩子有进步的办法,哪怕看上去特别荒唐。

可怜天下父母心!

0 阅读:286

浩晔评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