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哈尔滨可不只是滑雪和冰雕秀哦,这里竟然成了全国最“聪明”的地方之一。
你知道吗?
国内最大的智算中心落户在哈尔滨,2024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
这座科技高地可不是随便选的,选择哈尔滨背后有着一起特别的故事。
哈尔滨被称为“冰城”,一年平均气温5.6度,这在别处可能是“冻人”,但对智算中心来说可是妥妥的“降温神器”。
这里有一家智算中心,不用空调降温,每年能节省大把电费。
设备一开,空调都不用愁,这点可省下不少成本。
你或许会想:降温省电只是其中一步。
哈尔滨电力供应很稳定,特别适合需要连续运作的大型数据中心。
加上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这里真是天然适合那些用电大户们。
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持除了气温,哈尔滨智算中心还继承了强大的数据处理基因。
哈尔滨的数据中心可不是简单的一纸空文,早在过去就担当重任,中国移动用户的海量数据就在这处理。
每逢大事件,比如冬奥会,哈尔滨的数据中心可是北京的通信备份呢。
腾讯、百度、阿里这些互联网大厂也都冲着哈尔滨的数据中心来,超过120余家厂商的服务器汇聚于此,形成了庞大的数据服务网络。
这强大的基础设施不仅让哈尔滨在数据处理上游刃有余,还让哈尔滨在国内数据中心的排名中独占鳌头。
想象一下,这里的网络一边处理着十亿量级的数据,一边保证全国通信通畅,随时都在运作,一刻也不敢懈怠。
这种能力可不是简单堆砌硬件能达成了。
丰富的人才与产业基础硬件技术固然重要,但人才更是关键。
哈尔滨的几所高校,哈工大、哈工程、东北林大等,设立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学院或专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如今,全市拥有140家人工智能核心企业,其中不少是高新技术企业。
这些核心企业的存在不仅为哈尔滨提供了技术支持,更让哈尔滨在人工智能领域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在这里,随便一个提到的企业,可能都是有着超百亿收入规模的“大厂”。
而那些有着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小企业,则是城市智能发展的未来。
这也意味着,哈尔滨并不是光有“硬件”,还有无数的“智慧大脑”在运作。
每一分每一秒,智能领域的新技术、新想法都可能在这里诞生。
对于那些想在人工智能领域一展拳脚的年轻人,哈尔滨无疑是一个广阔的舞台。
承载重大任务与未来愿景说起哈尔滨智算中心,它不仅仅是一个超级计算中心,还是一个智慧与科技交汇的桥梁。
这里承担着中国移动“九天”AI大模型训练任务,想象一下,要训练出一个规模巨大的AI模型,需要多少计算力?
而哈尔滨智算中心就有这个实力。
不仅如此,哈尔滨还为金融、互联网等超过120家行业客户提供主机托管服务。
从金融中心到互联网巨头,大家都可以把自己的“宝贝”托管在这里,哈尔滨的运营能力可见一斑。
在这里,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大的一个数据中心,需要多么复杂的运营和维护?
但哈尔滨中心交出的,不仅是一个庞大而稳定的网络环境,更是行业内领先的运营维护能力。
拥有这样的能力,才能在未来不断扩展的数字经济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智算中心,一个未来通过哈尔滨的数据中心,我们不难看出,从自然环境到人才优势,从基础设施到行业支持,每一步都是在为科技和未来铺路。
而哈尔滨,不再只是一个寒冷的“冰城市”,它更成为未来数字经济中的一个暖心支点。
聪明的人在这里书写代码,优秀的机器在这里运行数据,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在我们生活中默默支持我们的那些高科技,很多都是从这里出发,经过这里的智算中心的“智脑”二次处理。
哈尔滨从未如此充满未来感,冰冷的城市已被智慧点燃。
这,也许就是哈尔滨从寒冬中孕育出的另一个“春天”。
让我们期待这个“超算力之城”在未来带给世界更多的惊喜和改变。
每次回头看,我们都能发现,这种接地气的巨大改变,源自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让我们用心去感受这座城市的变化,也许下次提起哈尔滨,你脑中就不仅是那冰天雪地的景象了,更有那智能与科技交织的未来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