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最惨名将:杀魏延时封侯,北伐惨败后为何成为政治弃子

阳阳说历史 2025-04-22 23:25:38

喜欢聊三国的人们,心中总是有个疑惑:马岱砍了魏延之后,怎么就像人间蒸发了似的,消失在了蜀汉的历史舞台?史书上翻来翻去,确实也没发现他有啥动静了。这事儿其实特值得琢磨,表面看是个武将的消失,背后藏的全是蜀汉那摊复杂的政治浑水。

先来说说魏延的事,好多人觉得这是俩武将闹别扭,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魏延是什么人?当年刘备亲自挑的汉中太守,守了十年汉中没出过岔子,手里攥着蜀汉最精锐的边防军,妥妥的元老派头子。诸葛亮活着的时候,为啥一直用杨仪跟他对着干?说白了,这是荆州派在防着元老派坐大。你想,刘备托孤的时候,李严、诸葛亮、魏延这仨人,明里暗里都是制衡关系。诸葛亮临终前那句: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哪里是单纯交代军事,分明是给派系斗争留后手呢。

马岱接了杀魏延的活儿,刚开始有可能还觉得是个露脸的机会。毕竟跟着马超混了那么多年,在蜀汉一直不温不火的,突然被丞相委以重任,换谁不得觉得熬出头了?可等他真把魏延脑袋砍下来,送到杨仪帐里的时候,估计后脊骨都发凉了。他砍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元老派的招牌,是刘禅心里那杆秤。再看刘禅怎么处理这事儿的?杨仪报魏延谋反,他先派董允去安抚,话里话外都是别着急下结论的意思。这时候马岱才明白,自己成了诸葛亮派系手里的刀,可这刀用完了,那不就得找地方收起来,甚至得扔了。

杀了魏延第二年,马岱被封了平北将军、陈仓侯。乍一看好像是升官了,其实麻烦才刚刚开始。杨仪这人太不会做人,到处嚷嚷:当年我要是带着军队投魏,哪会混得这么惨,这话传到刘禅耳朵里能有好?蒋琬上台后,直接把杨仪废成老百姓,马岱作为杨仪这边的人,能不受连累吗?更要命的是,他在蜀汉压根没根基。马超临死前跟刘备说:只有堂弟马岱,能续马家香火,这话听着是托孤,实则透着凄凉。马家在蜀汉就是外来户,既不是荆州派,也不是益州本地势力,说白了就是个无根的浮萍。两边派系斗得越狠,他这种边缘人就越危险,指不定哪天就成了替罪羊。

建兴十三年那次北伐,说是马岱主动请战,其实背后多半都是算计。蒋琬想打压杨仪的旧部,故意让马岱带五千老弱病残去打曹魏。对面是谁?牛金啊,那可是跟着司马懿混的狠角色,当年三百人硬扛周瑜的事大家都知道。马岱带那点人去,跟送死有什么区别?结果不出所料,被打得落花流水。这能怪马岱吗?他就是个执行者,上面让他去当炮灰,他能不去吗?战败回来之后,蜀汉没人替他说话,蒋琬那边冷眼瞧着,诸葛亮的旧部也不待见他,他在朝廷里彻底成了透明人。

后来的事儿,史书上就没多少记载了。只知道他最后官当到平北将军,封了陈仓侯,再往后就没声儿了。直到现在,四川新都有个马岱墓,就三米高的土堆,碑上刻着:汉平北将军马公讳岱之墓,字都快磨没了。你再看看人家诸葛亮的武侯祠,香火多旺?马岱呢,死后连个谥号都没有。

马岱的消失,更像是蜀汉政权从理想滑向权谋的缩影。刘备在世的时候,大家还能拧成一股绳,一心想着兴复汉室。等老一辈儿死的死、走的走,剩下的人眼里全是权力算计。蒋琬、费祎他们想的不是北伐,而是稳住自己的位子。马岱这种没背景、没派系的人,用完了就得扔,连个响都不会有。你说他害怕吗?他当然怕,怕自己哪天不明不白就没了,可更让人寒心的是,在那个时代,能力和忠诚啥都不算,站对了队才是真的。

现在再来看三国,马岱的事是不是特别得扎心。他可能到死都没想明白,自己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最后怎么就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可历史就是这么残酷,多少英雄好汉,最后都成了权力桌上的弃子。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