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县级市),至今还流传着市委书记王月喜卖官鬻爵的故事。
据当地一个姓杨的退休局长回忆,王月喜敛财毫无下限,一次某人想竞选当地某部门的局长,找王月喜说清,王月喜沉默不语,只是伸出手掌翻3次,意思是要15万就能搞定。对方乖乖付钱,不久后如愿当选。王月喜在霍州任职期间,大搞钱权交易,对各职务明码标价,一个有权有钱的部门一把手,价位通常在15-20万;乡镇、二类局一把手,标价在5-10万;其他单位1万到3万不等。由于王月喜牢牢把控了各油水部门的领导干部任命权,当地的官员要想晋升,都很难不用钞票开路,这个当地的官员生态带来了极大的恶劣影响。

王月喜这个人虽然出身贫寒,没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喜欢舞文弄墨,最喜欢把自己写的《临汾赋》和《霍州赋》张贴在辖区的各个旅游景点。在任职期间,王月喜一共写过20多本书,大多都由他的写作班子捉刀。其中一本书叫《廉政读本》,王月喜要求当地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体购买学习,书款就从每月工资中扣除,名为教育干部、加强学习。贪官靠写《廉政读本》发财,实在令人哭笑不得。但这还不是最讽刺的,王月喜倒台后,大家才知道,当地某乡的党委书记,是靠着多次给王月喜行贿,才当上了当地的检察院反贪局局长的。王月喜卖过最大的一个官,是当地的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这么重要的一个岗位,他开价48万。王月喜在卖官方面都如此胆大妄为,不知死活,在其它方面的行为就更离谱了。

比如2002年,他进入中央党校学习,毕业的时候,由于不是学生代表,所以他没能和前来颁发毕业证书的学生代表合影。王月喜眼珠一转,就叫人PS了一张自己和国家领导人合影的照片,带回去大肆宣传,还把这张照片印在了自己的后来出版的书上。在那个信息并不发达的年代,王月喜凭借这些欺上瞒下的鬼把戏,竟然还获得了晋升。2003年,省委组织部公示,拟将王月喜晋升为临汾市委宣传部部长。这一消息传出后,霍州的老干部们气愤不已,他们都是毛主席时代过来的“老革命”,得知这种人不降反升,当下就联合了起来,发誓要把王月喜这个大贪官告倒。他们包了两辆车远赴太原,还派了老干部代表到北京递交举报信。在四年多的时间里,这张举报信的人,从最开始的17人,慢慢增加到128名,每个人都填上了自己的党龄、原职务和联系方式,义无反顾地和王月喜展开了生死决战。

在老干部们举报的过程中,一个意外事件大大加快王月喜倒台的进程:2006月,霍州市发生了一起命案。干警朱某某与人发生争执,将人打伤,后又带人到医院将其围殴致死。调查显示,朱某某的父母为当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此案性质恶劣,立即带当地引发了强烈的社会震动。笔者在霍州上中学的时候,听到各类关于此案的传闻不计其数,各种说法骇人听闻,民间反响极为恶劣。最终,在省公安厅专案组的介入下,朱某某及其父母被逮捕。随着案件的进一步深入,朱某某背后的保护伞也被挖出,就是当地的市委书记王月喜。2007年,王月喜被“双规”。不久后,他被指控贪污人民币226万,贪污39万,数罪并罚,最后执行有期徒刑12年。对于这样一个大贪官来说,这样的惩罚实在是太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