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盛世很“水”?《雍正王朝》和他都看不下去,揭出两点黑幕

历史中的科学原理 2023-10-28 12:11:08

康熙盛世一般指的是清朝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后的统治时期。随着康熙逐次完成了平三藩、统一台湾、抗击沙俄、扫平准噶尔汗国等等壮举,建立了东方疆域最辽阔的大清帝国之后。康熙便着手解决内政问题。

通过开放“粤”(广州),“闽”(厦门),“浙”(宁波),“江”(上海)四个海关,下旨“永不加赋”、奖励耕种,并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使得康熙在位晚年,各行各业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社会安定了,百姓安居乐业,国力很宽裕,国富民强,出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史书上把康熙在位时的统治时期,称为“康熙盛世”。

事实果真如此吗?本着历史都是由胜利者和统治者写的原则,可以得知:康熙盛世必然掺了水分。关于这一点,许多史学家已经予以佐证:齐齐认为康熙盛世鼓吹成分较大。为此,《雍正王朝》和国外的一位史学家都看不下去,纷纷站出来揭示了康熙盛世的两点黑幕。

作为国产历史剧的天花板之作,《雍正王朝》除了将传统的官场和宫廷斗争的血腥一幕展示出来后,还将康熙盛世下的点滴细节也一览无余地演绎了出来,是这样一个场景:

康熙心事重重,正在为阿哥们的夺嫡之争一筹莫展。为了缓解忧愁,便信步来到田间,望着满田成熟的金黄稻穗,康熙心情大好。

这时候,一位衣衫褴褛、满脸爬满枯树根的老农满脸堆笑着来到康熙面前,“奉旨”递上了一株金灿灿的稻穗。康熙见了心情更加好了,于是动容地问道:“老哥,今年应该能吃饱饭吧。”

没想到老农虽然依然微笑,但却轻轻叹了一口气:“我倒没这个奢望,只想着能有碗稀饭喝就可以了。”

这个回答让康熙大吃一惊:天气这么给力,收成这么好,老农居然说只能有碗稀饭喝,那假如收成不好呢?老农岂不是得白白饿肚子。想到这里,康熙心事重重,明白这必然是某些人在搞鬼。正准备问个清楚伸张正义,但是不凑巧他的后院着火,康熙不得不放下对老农的关心,转身过问让他头疼的夺嫡之争。

从后面的剧情来看,康熙再也没有去关心老农,因为他已经身处夺嫡之争的漩涡当中了,实在是抽不开身。

仅此一个细节即反映出康熙盛世的一点黑幕:什么社会安定、什么百姓安居乐业,都是鬼话。

俗话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己的所作所为总是好的,都是有道理有理由的,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给自己找缺点往往很难,找个外人换个角度看往往一点就透,就是这个道理。

苏格兰籍医师约翰·贝尔曾经跟随伊斯梅洛夫使团来到了中国,并在北京见到了当时的中国最高统治者——康熙皇帝。由于第一次见康熙,故而贝尔对其多有留意,并由此留下了大量有关康熙的细节描写,很遗憾的是,与我们想象中的雄才伟略、富甲天下、龙的化身的皇帝印象大有出入:

皇帝(康熙)翘着二郎腿,坐在御座上,他穿着一件短短宽大的貂皮外衣,皮毛翻在外面,间夹着羊皮条纹。里面则穿着黄丝长袍,绣着五爪金龙;这身穿着除了皇室,无人可以尝试。他头上戴着瓜皮帽,以黑狐皮制成,帽顶上有一粒巨大华美的梨形珍珠,配上垂于其下的红丝流苏,就是我见过的这位君主仅有的装饰品。御椅也极其简单,以木头制成,但是做工精细,距离地面浅浅的五阶,四周开阔,左右各有一巨大黑色亮漆屏风挡着。

从老外的这段描述可以看出:康熙盛世的另一个黑幕就是贫穷,并没有史书上描述的那样:国富民强。

根据《雍正王朝》中透露的黑幕可知:盛世下的康熙王朝,老百姓是贫穷的。这点不言而喻,作为封建集权制度下受害者的老百姓只能形如蝼蚁,能够喝碗稀饭、苟活于世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是作为封建集权制度受益者的统治者应该是富贵甲天下了,况且皇帝富有四海是公认的待遇,没人会反对。

但是站在贝尔这个老外的角度,我们发现:盛世下的康熙皇帝是真的穷:帽子上的饰品少得可怜,只有一颗珍珠,传说中的夜明珠、玛瑙等影子都没有;皇室以外的人不能碰的御椅极其简单,材质也很普通,就是普通的木头,传说中的金丝楠木、罕见的银杏都没有出现。

综上《雍正王朝》和贝尔这个老外的描述,我们完全可以下这个结论:康熙盛世很“水”,为此《雍正王朝》和贝尔都看不下去,纷纷站出来揭出两点黑幕。

1 阅读:331
评论列表
  • 2023-10-31 14:06

    印第安人大屠杀 印第安人大屠杀是16-19世纪发生在美洲大陆的一场残暴的屠杀。西班牙、葡萄牙、美国等国,实行了一系列对印第安人的文化和种族灭绝政策,由于其导致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大灭绝,这些行为和政策被统称为印第安人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