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三河市商铺招牌禁用“红蓝黑”底色一事在网络上持续发酵,网友从开始的不解转变成调侃,这一举措惹出的事端可真是不小呀,如今事件迎来了后续:禁用原因揭晓,廊坊市纪委介入调查此事,且看能否终结权力任性呢?
从3月中旬开始,三河市多家商铺门头招牌颜色更换引发了人们的争议,起初当地市民以为只是商铺的经营需要更改颜色,直到媒体采访到店主才得知是城管部门的口头通知要求更换颜色,且禁用“红蓝黑”三种底色。
此报道一出,即引发网友们诧异,为什么“红蓝黑”颜色不让用,理由是什么?三河市城管部门面对采访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说城市规划需要,正式文件尚未下达先行一步。
这个解释显然无法消除网友们的关切,后来人们更是发现就连医院的红十字标识、人民公园门头也由红色变绿色,这就更加引起人们的好奇心:究竟红色犯了什么错?

事情发酵了这么多天,媒体终于是报道了有关禁用原因,记者从三河市相关部门获取的一份《相关问题说明》显示:3月以来,三河市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重点对存在安全隐患、破损严重、掉热明显等影响市容市貌的牌匾进行优化调整。
对于颜色限制上述《说明》提到:经过实地考察和征询专家意见,红蓝色在视觉效果上过于突出,与街道景观色彩不易协调,与夜景亮化灯光不易搭配。

原来禁用“红蓝黑”底色的原因是这样,按照这个说法还确实是城市规划所需,可城市规划的目的应是提升城市品质,为居民和商户创造更好的生活与经营环境,而不是以整齐划一来抹杀城市的个性与特色。
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禁用红色被部分商户视为“违背文化传统,特别是医院门头竟也被改成绿色,这显然有点一刀切的意思在里面了。
廊坊市纪委介入调查4月12日,媒体记者联系到了廊坊市纪委,工作人员回应称:已经介入调查了!
按照《导则》要求设置规范,截至目前已经完成摸排应调整牌匾3126块,整改1820块。
对于整改的依据(实施细则、范围和期限如何?下发、传达、告知程序是否完备?是否有补贴、如何落实等问题?)媒体联系到了三河市城管局,工作人员回应:有专门部门负责解释此事。(可记者多次拨打对方提供的电话均无人接听)

如今廊坊纪委介入调查此事,想必会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不知道两次更换颜色的商铺损失会不会有补偿呢?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写在最后城市的魅力本就在于其多元性与活力,在于那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独特氛围。
真正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必须充分尊重商业规律和市民意愿,遵循程序正义,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进行合法性审查,广泛公开征求意见,杜绝“拍脑袋决策”。
若确需对商户门头进行整改,理应承担相应费用或提供补贴,而不是让商户独自为行政意志买单。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