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面教员未明子

眼望着北方 2025-04-10 21:57:26

近来,未明子掀起了一股恶浪,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毛教员说:“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未明子对“激流系”恨之入骨的猖狂行为,当然也是有缘由的。未明子说:“竟然所有人都在关注性骚扰,没人意识到他们是聚众谋反吗?”这真是一语道破了天机,未明子的棍子几乎没有指向过政府,也没有指向过自由派,其一贯指向的是左翼,他骂网左青年和进步学生,把“激流系”当作危害社会稳定的势力,并欲除之而后快。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这来自于未明子最在乎的生死存亡所系——抢占思想战线的生态位。

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在长期的“社会稳定”和和平环境下,国内却发生着异常惨烈的劳资战争和家庭战争,从数千万发展到几亿的农民工,数千万下岗工人,毕业即失业的弱势大学生,一个个群体被抛出了改革的列车,以至于领导人都提出改革要考虑社会承受力,无产者的反抗遭遇到各种无形和有形的压力陷于失败,资本在一路狂飙。每年几百万对夫妻离婚,他们的孩子有的出生即没了父亲或母亲,曾经生活在婚姻关系极为稳定的毛时代的祖辈,却要在儿女婚姻不幸的沉重心理中度过后半生,儿时目睹父母打架的心理阴影影响了无数的青年人身心健康,这其中也包括未明子本人。

2011年群众怒烧《南方周末》,隐喻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自由主义预言的改革阵痛之后美好社会的到来成为泡影。自由主义失去了对现实的解释力和未来的号召力,逐渐走向衰弱,张维为式的社会主义思想兴起,这种社会主义类似于马克思当年批判的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以小资产阶级为基础,尤其是伴随经济发展受益的城市小市民,他赞美以上海为代表的发达市民社会的美好,唱着西方自由资本主义的挽歌,但与此同时,改革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个庞大的底层群体,包括备受压迫的中学生、作为打工者预备军的职校生、毕业即失业的弱势大学生、底层青年工人、其他一些边缘群体,他们无法从张维为的赞美诗当中寻找到精神解脱,许多人从不同路径找到了被尘封的马克思主义。以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为出发点的共产主义重新成为一个幽灵,飘荡在中国的上空。未明子及其攻击的“激流系”都产生于这样的社会背景。马列主义的真理之光照亮了许多年轻人晦暗的心灵,点燃了他们追求理想的激情,来自一个破裂小资产阶级家庭的未明子,也曾经有过所谓“原教旨阶段”,在遭遇铁拳打击后,自觉地走向了反面,走上了社会法西斯主义的道路。

张维为的思想拥趸主要是上层小资,体制内人员和名校学生。未明子自知难与其争锋,自觉地走向了充当底层的思想牧师的角色,自谓“避免底层激进化”,未明子把自己也曾相信过的科学社会主义当作激进思想,这其实并不是什么新货,一百年前北洋政府对共产主义者的指责就是激进党。当然,完全脱离生产环节的中学生过早地“激进化”确实有其问题,但未明子不是采取说服教育和帮助的态度,而是动辄举起杀威棒,举报并封禁左翼群组和UP主。

未明子的思想以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为指导,截取其辩证法中保守的部分,阉割马列主义的革命性,主张超阶级的国家观,教育底层要接受现状,“政府已经做得很好了”,新经济政策被他拿来做阵痛的遮羞布,列宁时代也被说成了国营资本主义。未明子以适应现状为行动路线,动员找不到出路的工人去考电工证,建议985毕业的女研究生要保留政治清白和肉身清白,以博取阶层跃升,摆脱家庭困境。适应现状并不可耻,甚至有时候是必要的,但把适应现状甚至是迎合群众的落后心理当作是社会主义的实践,就有些荒谬了。压迫学生的应试教育制度造成了学生近视率、心理疾病患病率居高不下,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比例,这种制度也被他说成是“无产阶级自发斗争”的产物,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未明子到底说说是哪些无产阶级在哪个时候争取过应试教育的权利?应试教育是配合阶级分层的一种教育制度,未明子说“现在无产阶级的主体是农民工”,但他们的子女恰恰是现行教育体系的弱势群体,因为无法在完整的家庭支持下接受教育,其中大多数在中考分流下失去了继续升学的权利,这些无产阶级会支持这种制度吗?

支持应试教育,反对现阶段实行五天八小时工作制,要求工人等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之后再谈政治权利,支持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未明子的这些观点是何等的令人熟悉,似曾相识呢?

但是,未明子能否回答什么力量能推动初级阶段结束?如果脱离社会运动,寄希望于完全的自然历史过程,那么这就是机械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合体。马克思早就指出过想靠上层发善心是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有很多同志已经批判了未明子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当他的哲学越来越乏味,他的行动越来越乏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他的真实面目时,他跳将出来,攻击左翼,争夺他政治生民所系和孜孜以求的生态位。未明子年纪不大,但熟谙政治斗争手法,知道栽赃境外势力最容易使对方遭到铁拳打击,所以拼命搜罗各种信息,给予无限的联想,罗织成一幅境外势力渗透到国内的场景。未明子未来把马克思说成了境外势力,也不足为奇。共产主义本来就支持国际主义,未明子自我标榜是国际主义者,还假模假样的关心非洲人民,但把本国的国际主义义务又推到遥遥无期的初级阶段结束之后,这种国际主义只能是被压迫者的安慰剂。

总的来说,未明子是一种民间自觉的维稳力量,占据了张维为无法覆盖的底层思想教师爷的生态位。未明子的思想是反动的,他的政治影响是恶劣的,做了某些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他以暗探般的嗅觉,捕捉各种“敏感言论”并加以联想和包装,打压进步人士的言论自由,讽刺嘲笑群众中正在兴起的对超时加班和教育内卷批判的进步声音,更为恶劣的是,各地不少参加工益小组的同志被他和他的喽啰出卖,所以,未明子毫无疑问已经成为社会公害,网络社会中善良正直的人们,应该认清楚未明子的法西斯面目,自觉抵制未明子的恶劣行径。

从推动历史进步的角度看,批判未明子思想是极为重要的任务,这种迫切性在于未明子的粉丝有66万,每次播放量也有几万,这些人当中有哲学爱好者,也有大量处于迷茫状态的底层群众,未明子口口声声去激进化,但恰恰随意构陷、毫无逻辑、胡言乱语会造成人们的精神错乱,“激流系”的文章和视频,也许有错误,但基本上是摆事实讲道理的,这会导致人精神错乱吗?但经常看未明子的视频,可真会走火入魔,徐加金就是个例子。未明子一方面高喊着共产主义,另一方面宣传着比群众自发运动还落后的“大三权”主张(具体批判可以看《谁在向资本主义下跪?——评未明子的“行动路线”》);一方面批判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另一方面自己在经营方面投入资本主义的怀抱;一方面说“激流系”有可疑的境外背景,另一方面又说他们“本身就是意识形态机器和人员布控网络的一部分,有明确的指导单位”,还有比这个更魔怔的吗?魔怔的未明子口口声声反对魔怔人,这不是一种讽刺吗?

毛教员曾强调反面教员的作用,他提出要研究孔夫子,要出蒋介石全集。未明子不断跳出来攻击左翼,阻止正义事业的发展,他作为自干五的民间特务,异常得意的说:“我就动了点小小的脑筋,就把你们搞的七零八落,四分五裂。”这从反面告诉了我们应该怎么做,他是最好的反面教员,他用他的行动证明,正义的进步的事业在不断发展着,他的所作所为告诉有志于社会主义复兴的人们,要摆脱孟什维克的组织形态,加强组织建设;要加强理论修养,提高工作能力,严肃应对复杂繁重的工作任务。他还“提醒”我们,革命者尤其要注意私德,包括经济上的和婚恋上的,公私分明,先公后私,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同志们之间应该严格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

可以说,未明子是网络社会上的一颗毒瘤,必须去除之,但他又是一个最好的反面教员,他在“帮助”我们、逼迫我们反思中国共产主义的历史,寻找现实的前进道路。马克思曾说,无产阶级革命“经常自我批判,往往在前进中停下脚步,返回到仿佛已经完成的事情上去,以便重新开始把这些事情再做一遍。”停下脚步,认真总结,自我批判,把没有做好的事情重新开始,这也许是批判未明子最大的意义了。

1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