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在湖南长沙的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里,李一纯来到了这个世界,她原来的名字叫李崇英。她的老爸是清朝末年的一位举人,家里学问传承了很久,按理说应该养出个文文静静、循规蹈矩的大家闺秀才对。但没想到的是,新思想的风潮悄悄吹进了李一纯的心里,让她有了不一样的想法:“要是不能跟男人一样自己做主选人生路,那读书还有个啥用呢?”
1918年,当时19岁的李一纯,跟杨开智,也就是杨开慧的亲哥哥,因为相爱结了婚,后来他们有了大女儿杨展。本来大家都觉得这对夫妻挺般配的,可没想到,后来出现了个“意外人物”——李立三。这家伙从法国回来,是个热血的革命青年,他那张能说会道的嘴,一下就把李一纯心里的火给撩拨起来了。
1923年,李一纯和杨开智的婚姻画上了句号。她写了封直白的信,说明一切:“七妹李崇德年轻又好看,她更适合你。”让人意外的是,杨开智竟然同意了,后来跟李崇德结了婚,一直走到了最后。这种离婚后变成前妻妹夫的事儿,成了李一纯精彩人生里的头一件大事。
李一纯因为认识了李立三,就开始全身心投入革命事业。他们一起参加了安源路矿的大罢工,之后,在向警予的引荐下,李一纯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过,1925年她去莫斯科学习时,命运又有了新变化——在那里,她碰见了蔡和森,而蔡和森是李立三的好朋友。这样一来,她和李立三的婚姻就结束了。为了“弥补”李立三,她又把之前的办法用了一遍,把自己的三妹李崇善介绍给了他。虽然这段婚姻也没走到最后,但这也再次体现了李一纯对待感情的那种果断和大胆。
李一纯这辈子,记得最深的就是和蔡和森的那段情。他们在莫斯科的时候,两颗心就贴在了一起,回国后更是一起干革命。但可惜啊,1931年的时候,蔡和森被叛徒给出卖了,被抓起来受了好多苦,最后英勇牺牲了。李一纯心里头那个难过啊,可她还是得硬着头皮把孩子们拉扯大。为了革命,她甚至把最小的儿子蔡霖送到别人家去养。这段感情,因为有了共同的革命理想而变得更加深厚,但也因为那个残酷的时代,最终没能走到头。
蔡和森离世之后,李一纯找了个平凡的音乐家当伴侣,两人一起迎来了小女儿李吉提的诞生。说到她的第四任伴侣,记录的东西并不多,但这恰恰说明了到了晚年,她特别想过上安稳的日子——就像以前那股子冲天的野火,最后慢慢变成了温暖人心的篝火。
李一纯在革命中的付出,往往被她那传奇的婚恋故事给盖过了风头,但其实,她在中共地下工作中,称得上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长时间里,我一直负责看管中央的文件,还在重要会议上当记录员,接触过超多的机密资料,但从来都没出过岔子。
在上海、武汉这些地方,我们悄悄设了秘密交通点,很多次都换了装扮来送同志们转移。为了不被抓到,有时候一天还得换三个地方住。
1933年,他落入了敌人的手中,被关进了大牢。尽管敌人对他用尽酷刑,想让他屈服,但他始终没有低头,这充分显示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强决心和顽强精神。
李一纯养孩子的方式,跟她对待婚姻的看法一样,都挺让人惊讶的。她没把孩子留在身边,而是寄养在别人家,还带着他们到处跑。可就是这么个方法,她竟然培养出了五个在各自行业都很出色的人才。
杨展是大女儿,她是个抗日英雄,21岁那年,在华北战场上英勇牺牲。
李人俊,作为家中的老大,是个冶金方面的行家,他为新中国的工业发展出了不少力,参与了整个工业体系的建设工作。
3. 蔡转:她是脑神经内科的大牛,在医学圈里是大家公认的顶尖人物。
4. 蔡霖,也就是家里的老二,是个在高等教育界很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他一直在师范教育这块儿钻研得很深。
5. 李吉提:是个有名的音乐教授,她一直在传递艺术的火种。
李一纯这辈子,大家对她看法挺两面的:有的人说她好,有的人说她不好。她的一生就像个天平,两边重量不一样,总是摇摆不定。但这就是李一纯,一个让人评价起来挺复杂的人。
人们高度赞扬她,说她是追求“真爱至上”的先行者,有勇气打破封建规矩,通过自己的行为展现了女性的独立自主。
有人批评她“在婚姻中感情转移”,没把婚姻当回事,甚至还让妹妹去“安抚”前夫,这种做法实在是有违常理道德。
但得承认这么个事实:
在那个“一生一世一双人”观念盛行的时代,她做出的决定,给女人们追求婚姻恋爱自主权树立了一个大胆且真切的榜样。
即使在感情世界里挣扎不已,他也始终坚守着革命的信念,甚至为了革命事业,忍痛割舍了与孩子的亲情纽带。
1984年,85岁的李一纯在临终时微弱地说:“我特别想看到鲜艳的红颜色。”小女儿赶紧拿出自己一针一线缝好的五星红旗,轻轻盖在了她身上,实现了这位老革命家最后的愿望。
李一纯这一辈子,就像她心里头喜欢的红色一样,热情、反骨、永远不低头。她四次结婚,跟传统较上了劲;身边五位杰出人物,都是她价值的见证。在革命和爱情的两难里,她活出了女人该有的传奇。虽说现在咱们可能不太好评判她的那些决定,但不得不承认,就是这样一个“反传统”的人,给后面的人闯出了一片更宽广的天地。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