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国家公布的提振消费方案明确提到了2025年将再次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20元。算上2024年提升了20元,预计今年7月1日起,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将提升至143元/月。如果从基础养老金的增长比例来看,2024年增长比例为19.4%,2025年是16.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建成了正常增长机制吗?未来会长到怎样的水平?

近日,国家发布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明确提出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全体农村居民并适时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健全低保标准制定和动态调整机制。如果说到2035年基础养老金每年增长20元的话,届时将会达到343元/月的水平。
根据2023年度我国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截至2023年末,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数为17268万人,比上年增加804万人。全年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为4,613亿元,月人均待遇220元左右。即使未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数达到2亿人,月人均待遇达到500元左右,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仅仅1.2万亿元。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主要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
①基础养老金部分主要源自于中央和地方财政的补贴补助,全国设有最低标准,各个地方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目前全国最高基础养老金水平的是上海市达到了1490元/月。
不过话又说回来,尽管上海市的基础养老金水平很高,但绝大多数上海市居民享受的是职工退休金。2023年末上海市离退休人员数量是542.8万人,比上年增加了7.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数是52.6万人,反而比上年减少了4000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数是职工养老保险的1/10。
2024年北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是971元,广东省是220元,江苏省是228元(2025年将提升至不低于247元),黑龙江省2024年基础养老金是153元,2025年1月已经提升了10元。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主要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缴纳的部分,只要正常缴费就可以享受到政府缴费补贴,另外特殊情况还会包括集体补助。
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是明显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比如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是5万元,在待遇领取时是统一除以139,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是360元左右。
国家如果将所有农民纳入到养老保险制度,可以通过集体股权置换的方式增加其个人账户储蓄额,这样也能提升居民养老金收入。
如果2035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升至400元左右,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也能领到400元左右,老人每年有约1万元的养老收入,相信在农村就能够满足基本生活了。
总体来说,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未来将会进入一段时间的快速稳定发展期,相信会逐步缩小与职工退休金的水平差距,保障好无退休金老人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