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十八(2025年4月15日),在传统历法中不仅是“天贼日”和“地母诞”,还是民间重要的“六甲日”。古人认为,这一天顺应天时行事,可助家宅兴旺、财运亨通。那么,“六甲日”究竟是什么?有何来历?又有哪些讲究?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特殊日子的传统智慧,并记住“一要种,二不空,三要吃”的习俗,让生活顺风顺水、万事如意!
一、什么是“六甲日”?
“六甲日”源于中国古代干支纪年法,指天干地支组合中带有“甲”的六个特殊日子,包括:
甲子日、甲戌日、甲申日、甲午日、甲辰日、甲寅日
古人认为,“甲”为天干之首,象征万物萌发、生机勃勃,因此“六甲日”被视为“吉日”,适合播种、祈福、求财等事宜。

在古书籍当中多次提到六甲日,比如《黄帝内经》提到“六甲”与人体气血运行相关,顺应天时可养生;《协纪辨方书》记载“六甲日”宜耕种、嫁娶、修造,忌破土、动土。
民间传说认为“六甲日”是“司命日”,即掌管命运的神灵巡视人间,行善积德可得福报。所以这样的日子在民间人们也格外的重视。
二、三月十八“六甲日”的讲究
明日恰逢甲寅日,属于“六甲日”之一,民间有“一要种,二不空,三要吃”的习俗,寓意顺应天时、招财纳福。
✅ 一要种:播种希望,财运亨通
“六甲日”象征新生与成长,古人认为此日播种,作物易得天地灵气,生长旺盛。因此,民间有“甲日种田,五谷丰登”的说法。

现代适用:
适合种植花草、蔬菜,寓意“种下希望,收获财富”。
创业者可在此日开启新项目,象征事业顺利。
✅ 二不空:家中不空,财库不空
家中不空:指家中不宜无人,否则象征“财气流失”。古人认为“六甲日”司命神巡视,若家中无人,福气难留。

财库不空:指钱包、米缸不宜见底,象征“财源不断”。可在此日存钱、添米,寓意“聚财”。
现代适用:
避免长时间外出,家中可留人守财。
检查钱包、储蓄,适当存钱,增强财运。
✅ 三要吃:吃福食,纳吉气
吃糯米饭(或糯米糕)
糯米象征“粘合财运”,民间认为此日食用可“粘住福气”。
吃红枣
红枣寓意“早发”,助事业、财运早成。
吃鱼
“鱼”谐音“余”,象征年年有余,财源广进。
现代适用:
早餐可吃糯米粥或红枣糕,午餐晚餐可加一道鱼,增强运势。

三、六甲日其他禁忌
除了“一要种,二不空,三要吃”,三月十八“六甲日”还有以下禁忌:
忌争吵:此日司命神巡视,口舌之争易损福报。
忌浪费:粮食、钱财不可随意丢弃,否则象征“破财”。
忌动土:与“地母诞”冲突,避免挖土、装修,以防冲撞地神。
四、科学角度看“六甲日”
虽然“六甲日”带有民俗色彩,但其中蕴含的智慧仍有现实意义:
提醒我们顺应天时,春季本就是播种季节,符合农耕规律;同时心理暗示,通过仪式感增强信心,助事业、财运更顺;健康饮食方面:糯米、红枣、鱼等食物营养丰富,符合养生逻辑。

结语:传统智慧,福运绵长
农历三月十八“六甲日”,记住“一要种,二不空,三要吃”,既是传承古人的智慧,也是为生活增添一份仪式感。愿大家顺应天时,福气满满,顺风顺水顺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