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西部各自第一城,相信大部分都会认为中部的武汉和西部的成都实至名归。而且武汉和成都在实力上也是棋逢对手,难分伯仲。那么,屈居成都之后但却稳居西部前二的重庆,和中部第二城的最有力竞争者长沙、郑州双省会相比,又会是谁更胜一筹呢?本文,我们便通过20项核心数据带大家全面走进这三座新一线城市,相信在科学系统地大数据呈现下,关于这三座城市在各大领域上的最新成绩以及差距也就一览无余。与此同时,分别代表了中西部第二城的这三座内陆城市翘楚,在综合实力上的孰强孰弱和差距也就自然一目了然。

一、常住人口:1、重庆3213万2、郑州1282万3、长沙1042万拥有超3200万人口的重庆,显然是千万级人口的长沙和郑州所很难相提并论的。但在我国众多城市中,上演人口上四两拨千斤的还是比比皆是的。因此,身为我国第一大人口城市的重庆,也并非十拿九稳。另外,相比于直辖市重庆人口上的鹤立鸡群,两大省会之间,则是相差了240万,差距依旧十分明显。而且相比于重庆人口的不断流失,郑州和长沙均流入两三百万。这也意味着,中部两大省会反而更能留住人才。

二、GDP总量:1、重庆29129亿2、长沙13966亿3、郑州12934亿在人口上足足比重庆少了约2000万的长沙和郑州,在第一大经济指标GDP上,似乎并没有对重庆造成多大压力。相比于重庆成功反超一线城市广州,跻身GDP四强,并有望在2023年结束后正式跨入3万亿+俱乐部。来自于中部的两大省会则依旧全部低于1.5万亿。其中,比郑州少了240万人口的长沙,即便是以8%的优势实现了对郑州的以少胜多,但相比于重庆,差距依旧高达2.1倍。

三、GDP增速:1、重庆9.65%2、郑州9.00%3、长沙8.12%令人多少有点意料之外地是,在GDP上本已曲高和寡的重庆,在过去十年间依旧拥有接近于10%的高质量增速。不仅再次优于郑州和长沙,而且速度优势还十分明显。反观GDP暂时落后于长沙的郑州,则是如愿在速度上以11%的优势领先于长沙,不过,相比于重庆依旧相差了7.2%。这也意味着,郑州虽然很有希望在GDP上反超长沙,但依旧难阻被第一人口的重庆进一步拉开差距的现实。

四、建成区面积:1、重庆1641km²2、郑州729km²3、长沙442km²重庆除了在人口规模上超过了我国很多下辖地市的省份外,即便是在象征城市土地资源大小的面积上,同样是达到了8.24万km²,超过了宁夏、台湾、海南等省。即便是面对四大经济体的江苏和浙江,也相差不大。也正是地大物博,让重庆在城市的发展纵深上,显得格外游刃有余,建成区规模达到了1600余km²,以至于五朝古都郑州,也只有重庆的45%,长沙更是不足重庆的27%。

五、地铁里程:1、重庆493km2、郑州278km3、长沙208km如果要说什么交通工具,能代表一座城市的大动脉,我说答案是地铁轨道系统,相信大部分并没有任何异议。这也是为何凡是主要城市,无不争相建设地铁的根本原因。而从三座城市的地铁建设成果来看,重庆不仅再次脱颖而出,而且成为三城中唯一超300km的,即将突破500km。以至于郑州即便是长沙的1.34倍,但仍只有重庆的56%。至于面前突破200km的长沙,更是仅有重庆的42%。看来,长沙GDP垫底也就不难理解了。

六、人均GDP:1、长沙13.40万2、郑州10.09万3、重庆9.07万在GDP以及增速上大获全胜的重庆,却在重庆梦寐以求的一线城市席位之争的关键指标人均GDP上,表现得有点不尽如人意。不仅9.07万的人均GDP是三城中唯一低于十万的,而且近乎于和全国均值持平。反观人口最少,且GDP只有重庆48%的长沙,人均GDP则是高达13.4万,足足是重庆的1.48倍。至于拥有璀璨建都史的郑州,虽然以11%的优势击败重庆,但和长沙的差距依旧高达33%。

七、人均收入:1、长沙5.88万2、郑州4.10万3、重庆3.57万在人均GDP上并非中部乃至内陆第一的长沙,却在体现一座城市民富程度的关键指标人均收入上,成为内陆地区唯一一个距离6万大关仅有一步之遥的城市,同时也是内陆唯一超5.5万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是的,重庆不仅再次垫底,而且3.57万的人均收入,甚至还低于全国均值,与长沙的差距也是来到了1.65倍。而郑州和长沙的差距同样是被扩大到了1.43倍。因此,说长沙乃内陆首富也算是实至名归了。

八、人均社消:1、长沙5.02万2、重庆4.33万3、郑州4.07万如果说长沙在象征城市消费力的人均社消上再次夺魁,得益于长沙遥遥领先的收入水平和经济发达程度。那么,这两大维度上均大幅度垫底的重庆,却在人均社消上以6.4%的优势力压郑州,且仅仅落后于长沙16%,就难免有点意料之外了。而这一反差,也恰好反映出了重庆热衷于消费的生活习惯。而积极的消费意识,自然让重庆在GDP增速上获得了更多的加速度。

九、人均财政支出:1、重庆1.52万2、长沙1.50万3、郑州1.14万从最能反映一座城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财政支出来看,身为三城中唯一直辖市的重庆,纵然在众多人均经济指标上的成绩囊中羞涩,但市民所享有的人均财政支出反而是三城中最高的,不仅以1.3%的毫厘优势有惊无险地力压内陆首富长沙,更是取代重庆垫底的郑州1.33倍。这也意味着,重庆在医疗、养老、教育等基础民生工程上所获得的财政投入已反超长沙,并完胜郑州。

十、人均存款:1、长沙9.38万2、郑州8.89万3、重庆7.92万作为中西部最顶尖的三座城市,没想到在反映藏富于民的关键指标人均住户存款上,反而没有一城超过了十万大关,这一成绩,和沿海动辄15万的成绩相比,差距已不言而喻。即便如此,三座城市之间仍然是参差不齐。其中,距离十万最近的长沙,虽然再次脱颖而出,但和身后追赶者郑州的领先优势却已经只有所剩无几的5.5%。至于消费上大手大脚的重庆,则是以不足8万的成绩预料之中地再次垫底。

十一、财政收入:1、重庆2103亿2、长沙1202亿3、郑州1130亿拥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的直辖市重庆,由于是内陆唯一的直辖市,因此,作为内陆经济重点扶持对象的重庆,在财政收入上不仅一鼓作气再下一城,而且成为内陆地区唯一超2000亿的城市。和重庆的一马当先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两大省会之间,不仅差距只有微不足道的6.4%,而且均只有重庆的58%不到,近乎于是重庆的一半。而财政上的遥遥领先,势必会让重庆在城市建设经费上显得愈加如鱼得水。

十二、规工总产值:1、重庆28211亿2、郑州18763亿3、长沙9957亿工业,不仅能解决一座城市的大量就业问题,同时,还是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因此,也就有了工业强国之说。而从三座城市的规工总产值来看,拥有超3200万人口的重庆,果不其然再次拔得头筹,规工总产值也是超过了2.8万,稳居内陆第一,全国前茅。反观人口刚刚突破千万的长沙,则是不足万亿,刚好只有重庆的约三分之一。即便是和人口略高的郑州相比,也才其的53%,略显黯然失色。

十三、进出口总额:1、重庆8158亿2、郑州6069亿3、长沙3313亿在象征一座城市国际经济地位和核心竞争力的外贸上,堪比众星捧月的内陆唯一直辖市重庆,以超8000亿的进出口总额再次完胜中部两大省会。虽然最终以毫厘之差惜败于成都无缘内陆进出口第一城,但相比于郑州和长沙而言,优势还是相当明显的,尤其是进出口总额还不足3500亿的长沙,不仅只有同为省会的郑州55%,更是重庆的40%,彻底成为陪衬。

十四、建筑业总产值:1、重庆10369亿2、长沙7361亿3、郑州5516亿被群山环绕的重庆,虽然被誉为山城,但地形上的不友好似乎并没有限制重庆的建城雄心。反而是极大的激发了重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不仅凭借过硬的城建硬实力,造就了8D魔幻之都的重庆,而且还让重庆成为名副其实的桥梁之都。而破万亿的建筑业便是对重庆基建硬实力的最好肯定。反观五朝古都郑州,却刚刚突破5000亿,近乎于只有重庆的一半。长沙虽然高出郑州33%,但也只有重庆的70%。

十五、粮食产量:1、郑州185吨/km²2、长沙178吨/km²3、重庆130吨/km²作为第一大人口,粮食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说。而从三座城市的粮食贡献力来看,反而是面积最小的郑州脱颖而出,每平方公里的粮食产量达到了185吨,以不到4%的微弱优势力压长沙。相比于长沙和郑州的旗鼓相当,重庆则是130吨,这一成绩虽然对于山城重庆而言,已实属不易,但却难以掩盖和两大省会之间近1.4倍的巨大差距。其中,郑州所在的河南,更是成为我国第二大粮仓,重要性不言而喻。

十六、文旅收入:1、重庆2129亿2、长沙1316亿3、郑州1132亿土地资源面积堪比省体量的重庆,果不其然凭借地大物博的优势,在优质文旅资源5A景区上,区区收获了11个,这一成绩不仅超过了四大古都,而且成为我国5A景区唯一破十的城市。而丰富的文旅资源,也让即便是交通相对落后的山城重庆,在文旅收入上一样是大获丰收,取得了超2100亿的好成绩。反观五朝古都郑州,不仅5A景区只有1个,文旅收入也只重庆的一半,甚至还不及网红城市长沙。

十七、百强医院:1、长沙4家2、郑州3家3、重庆2家说到三城的医疗,相信很多人对于长沙的湘雅医院都有所耳闻。作为全国十强医院之一的湘雅医院,不仅是内陆地区屈指可数的四大十强医院之一,而且还出了一个“湘雅系列”。也正是因为如此,让人口处于三城中最少的长沙,反而收获了4家百强医院。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口足足是长沙3.1倍的直辖市重庆,却只收获了2家百强医院,足以可见,重庆在医疗上还是相对拖后腿的。

十八、211院校:1、长沙4所2、重庆2所3、郑州1所巧的是,继优质医疗资源之后,在象征科教硬实力的顶尖学府211院校上,长沙和重庆再次不约而同地分别收获了4所和2所,数量竟然和百强医院惊人的吻合。不过,和医疗有所不同的是,在科教资源上再次完败于长沙的重庆,在211院校数量上却以2:1的优势击败郑州,避免了再次垫底。另外,在大学数量上,重庆也是三城中最多的。只可惜,质量没有跟上。而科教上的差强人意,势必会导致很多成绩优异的高考生选择重庆以外的顶尖学府。

十九、在校大学生:1、郑州140万2、重庆117万3、长沙85万长沙虽然在优质科教资源上成绩斐然,甚至超过了重庆+郑州的总和。但由于自身人口相对最少,且大学资源相对最少,所以,在储备人才在校大学生的数量上,反而成为三城中唯一不足百万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11院校只有1所,且没有985院校的郑州,反而是收获了140万大学生资源,以至于我国第一大人口城市重庆,即便拥有117万大学生,也只能自叹不如。

二十、新增人均专利:1、长沙44件/万人2、郑州41件/万人3、重庆21件/万人作为中西部城市天花板的三座城市,在科技创新上,人均新增专利数量不仅没有出现想象中的势均力敌,反而是大相径庭。其中,来自于中部的两大省会,每万人新增专利数量不仅携手突破了40件,而且相比于直辖市重庆的21件,差距竟然达到了2倍。和郑州与长沙的棋逢对手形成了鲜明反差。因此,重庆想要在科技创新上有所质变,关键还在于扭转人口流失的颓势。相信这也是重庆经济质量产生质变的关键所在。

总结:随着中部第二城两大候选城市长沙和郑州,与没有竞争者的西部第二城重庆之间的20项核心数据的尽收眼底,本文开头所提及的诸多问题,也就找到了想要的答案。最后,便是揭晓大家期待已久的综合实力结果的时刻:1、重庆综合得分774,共计11项第一,3项第二,6项垫底;2、长沙综合得分633,共计7项第一,6项第二,7项垫底;3、郑州综合得分593,共计2项第一,11项第二,7项垫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