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内容管理系统(CMS)对于企业的内容运营至关重要。随着技术的发展,无头 CMS 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许多内容管理系统供应商声称自家产品具备 “无头能力”,但仅拥有 API 并不足以真正实现无头 CMS。为了帮助市场营销专业人士及相关从业者深入了解无头 CMS 的功能、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如何识别伪装成无头 CMS 的产品,本文将进行详细阐述。
API:连接应用的桥梁API,即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是一种允许一个应用程序向另一个应用程序发送请求或执行操作的技术。简单来说,API 让计算机程序之间能够相互交流与通信。借助 API,软件在数据提供和功能实现方面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可扩展性以及集成能力,因而在各种商业场景中具有极高的价值。
无头 CMS 将内容的创建和管理过程中的后端(可类比为 “身体”)与前端(可类比为 “头部”)分离开来。通过 API,存储在后端仓库中的内容能够被发送到任何设备或渠道。这种架构对于那些需要在众多消费者触点上提供优质体验的品牌而言极为理想,因为几乎所有品牌都有这样的需求。与之相对的是传统的、单一架构的 CMS 平台,像 WordPress 和 Drupal,它们将前端呈现层(“头部”)和后端紧密结合。由于这种耦合关系,内容在开发、设计及交付时必须遵循特定格式,通常默认的交付渠道局限于静态网站或基于 Web 的应用程序。这种 “头尾相连” 的内容与呈现方式在过去较为常见,但它限制了组织发布内容的方式与范围。为了突破这一限制,企业有时会将现代界面构建工具(如 React)附加到传统的 CMS 后端,从而打造出自制的 “无头” 解决方案。这种方式虽有一定优点,比如可以延迟内容迁移所需的时间和费用,内容管理员也能继续在熟悉的环境中工作,短期内较为便利,但从长期来看,可能会产生较高成本。
伪装者的破绽:传统 CMS 改造的弊端当试图将传统 CMS 当作无头 CMS 使用时,会暴露出诸多缺点。传统的 CMS 平台通常带有大量插件,插件类似于软件的增强版本,旨在扩展功能,可将其看作是 “懒人” API。然而,传统 CMS 插件数量众多,其中不乏一些用户可能永远不需要或不想使用的功能。这些多余的插件如同拉车时的重物,严重拖慢网站性能。谷歌数据显示,大多数顶级网站平均加载时间在 3 秒以下,若页面加载时间超过这一阈值,高达 62% 的用户会选择跳转到其他页面,所以网站性能至关重要。此外,插件更新也容易引发问题。并非所有插件都能自动更新以适配最新版本,使用不兼容的新旧插件可能导致服务器停机或网站故障。与其他第三方集成类似,插件还存在安全与合规性风险。以 WordPress 为例,插件是其最大的安全漏洞来源之一,其中 50% 的漏洞来自商业公司,甚至包括一些专注于安全的插件。即便为传统 CMS 附加了模拟无头 CMS 的多渠道分发工具,其编辑工作流程依然围绕模板展开。这意味着内容管理员在构建内容结构时,必须遵循技术内置逻辑,无法根据业务或内容自身的发展变化进行灵活调整。
在成本方面,购买声称 “无头” 但实际为传统架构改造的平台,即便选择托管在内部或外部服务器,也可能意味着签订长期维护费用合同,包括 hosting 费用、维护费、升级费、安全及版本维护费用等,这些费用往往数额不菲。而基于云的无头 CMS,软件由供应商负责托管和管理,不存在更新维护、hosting 费用,也不会出现服务器意外情况,在企业需要扩大规模时,也无需突然投入巨额资源。
从技术选择的灵活性来看,传统的 CMS 平台存在一定局限性。在过去,作者体验、内容呈现和厂商生态系统之间的依赖关系,对于单一渠道出版商来说或许有一定优势。但在当下,企业并不希望被限制在单一的插件集合或软件套件选择中。无头 CMS 则允许企业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偏好的技术栈,集成首选的 AI、CRM、CDP、本地化、翻译及其他工具,从而优化内容,并发布到多个渠道、设备,触达不同受众。
火眼金睛:识别无头 CMS 伪装者随着 “无头” CMS 日益流行,几乎每个内容管理系统提供商都试图与 “无头” 概念挂钩,以便将自己的平台称作 “无头”。虽然模仿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这一概念的认可,但用户需要避免被虚假宣传误导。若要寻找真正的无头 CMS,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进行判断:
API 功能完整性:大多数现代内容管理系统,无论 “无头” 与否,都包含一些用于从存储库提取内容的 API。但一个单独的 API 并不能使平台成为无头 CMS。真正的无头解决方案,其 API 应能实现从内容创建到管理和交付等一系列完整功能。前端兼容性:由于 API 用于连接前端和后端,无头 CMS 解决方案应能与所有前端框架、Frontend - as - a - Service 服务提供商、移动应用以及传统应用程序编程语言兼容。也就是说,“无头” 意味着 “基于 API 的第一性原理”,因为无头架构的前提是 API 的存在。如果一个 CMS 是以页面和模板构建,只是在上面嵌套了 API,那么这种 “基于 API 的第一性原理” 架构可能并不稳固。平台模式与成本:一些传统 CMS 售卖者会提供类似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的使用费包,但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会发现平台缺乏灵活性和快速开发速度。真正的基于无头的云 CMS 作为服务,是更好的选择。在识别伪装者时,可以询问关于版本升级所需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如果是真正的 SaaS 基于无头 CMS,理论上不应产生此类成本。多渠道发布能力:从技术上讲,任何 CMS 都可发布到多个渠道,但传统 CMS 需要手动为每个渠道创建适配内容。而无头 CMS 能够作为多个渠道、平台及受众的内容来源,只需一次内容源设置,所有业务用户仅需建立规则并实施整合,即可实现翻译、本地化、优化和分发。这一区别极为关键,因为传统 CMS 手动为每个渠道创建内容的方式,会大幅增加运营成本,并显著延长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试用评估:在投入资金购买平台前,一定要进行试用。无论是否为无头 CMS,都应选择适合业务需求的产品。即使是小额投资,也应建立测试账户,进行多个实际案例的测试。如果供应商不提供购买前的试用机会,可能存在一些隐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