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个集团军的前世今生——第73集团军(续二)

景天来看过去 2024-12-26 13:46:52

前文《十三个集团军的前世今生——第73集团军》(续一)中,介绍了73集团军的3个合成旅,本文继续介绍另外的几个旅。

1X合成旅,源自31集团军装甲旅。

31集团军的装甲旅,由31军的装甲团和29军的装甲团合编而成。

29军也是华野的部队,不过一直比较低调,一般读者对于29军的历史了解甚少,本文借这个机会来简单梳理一下29军的历史沿革情况。

第29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11纵的前身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的前身是新四军苏中军区的部队。。。

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军部于盐城成立,陈毅任代军长,刘少奇任政委。下辖7个师和一个独立旅。

原第1、第2、第3纵队合编为第1师,师长粟裕,政委刘炎,政治部主任钟期光。

三个纵队番号依次改为第1旅、第2旅、第3旅,第1旅,叶飞任旅长兼政委;第2旅,王必成任旅长,刘培善任政委;第3旅,陶勇任旅长,刘先胜任政委。

整个华中被划分为八个战区,苏中区是其中之一。苏中区书记刘炎,副书记陈丕显,苏中行政委员会主任管文蔚。苏中军区则由第1师领导机关兼,粟裕兼任苏中军区司令员,刘炎兼政委,叶飞兼任副司令员,参谋长刘先胜兼,政治部主任钟期光兼。苏中军区下辖6个军分区,教导旅和直属教导团。

1944年12月,粟裕率第1师的主力三个团渡过长江南下,叶飞担任苏中军区司令员。

1945年4月,叶飞也率领教导旅及浙东游击纵队等南下,与粟裕会合。苏中军区遂重新组建,管文蔚任司令员,陈丕显任政委,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张藩,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姬鹏飞。

1945年7月,以苏中军区第52团、江都独立团等为基础,组建了新的苏中军区教导旅,刘飞担任旅长。

1945年8月,苏中军区又组建了17个步兵团,编为3个旅。第1旅旅长陈玉生,政委李干辉;第2旅旅长胡炳云,政委陈时夫;第3旅旅长张震东,政委卢胜。

1945年11月,新四军苏中军区所属第55团、第57团、第59团、第61团、第63团组成了第7纵队,隶属于华中野战军。姬鹏飞担任司令员兼政委,张藩担任副司令员,杜屏担任参谋长,卢胜担任政治部主任。

1946年5月,第57团、第61团调出7纵建制。

1946年6月,第7纵队兼苏中军区,司令员管文蔚,政委姬鹏飞,胡炳云担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7纵下辖第31旅和第1军分区、第2军分区、第9军分区。

1947年1月,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改称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仍兼苏中军区。司令员管文蔚,政委姬鹏飞,胡炳云担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李干辉担任政治部主任。11纵下辖第31旅,第1、第2、第9军分区,以及从第10纵队调来的第87团和第89团,全纵队共3万余人。

1947年5月,以第87团、第89团和纵队特务团共同组建第32旅,旅长吴永湘,政委刘毓标。

1947年11月,第11纵队免兼苏中军区,改归刚组建的华中指挥部指挥。

1948年2月,韦国清率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由山东南下,与华中的第11纵、第12纵会合组成苏北兵团。韦国清担任兵团司令员,陈丕显担任政委,姬鹏飞担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覃健担任参谋长。

1948年3月,第11纵队转隶苏北兵团建制,胡炳云升任11纵司令员,张藩担任政委,段焕竞担任副司令员,惠浴宇担任政治部主任。

1948年4月,苏中军区以第2军分区第4团、第9军分区第7团和第1军分区特务团为基础,组建了第11纵队第33旅,旅长张宜友,政委吴嘉民。

1949年2月,全军统一编制和部队番号,华野第11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军长胡炳云,政委张藩,副军长段焕竟,参谋长梁灵光,政治部主任惠浴宇。所辖各旅番号依次改为第85师,第86师,第87师。全军共3.3万余人。

其中第85师,师长兼政委朱云谦,副师长敖德胜,参谋长吴森亚,政治部主任朱群;第86师,师长张宜友,政委刘毓标,副政委徐光友,参谋长沈仲彝,政治部主任黄峰;第87师,师长张强生,政委许家屯,副师长林乃清,参谋长叶克守。

1949年5月,三野汇聚了26军,28军,29军,30军,31军共5个军开始了解放上海的战役。29军负责宝山月浦方向,29军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终于把守军敌52军全歼,攻占了月浦。

1949年7月,第29军随10兵团南下,进军福建。

1949年8月,第29军参加了福州战役和漳厦金战役。

1949年10月,29军协同兄弟部队攻克了厦门岛,后在金门战役中失利。

1950年9 月,中央军委决定推迟再攻金门,29军遂驻防福建,转为海防。

1950年10月,第29军建制撤销,所部分别变更为:

29军司令部及政治部改为铁道公安司令部;

29军后勤部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第一分部;

29军所属第85师和第87师调归福建军区直辖;

29军所属第86师调归军委空军建制,后成为空11师。

29军被撤编之后,福州军区所辖野战部队只剩下31军和28军。31军驻厦门,28军驻莆田。

1969年11月,因形势变化,驻扎在莆田等地的第28军,奉调北上,移驻山西。

如此一来,整个福州军区只剩下31军。29军在这种情况下得以重建,军长蒋学道,下辖第84师、85师和守备第7师。29军的驻地以及防区完全和28军一致。

1969年11月,第84师转隶第28军,并随军北上,转隶北京军区。

1969年12月,第31军92师调入第29军建制,第29军由福建连江移防莆田。

1975年4月,第92师调归第31军。

1975年5月,江西省军区第88师和89师转隶第29军,番号改为第86师和第87师。29军此时下辖85师,86师,87师。

到1985年撤编之前,29军一直保持建制和番号没大的变化,期间增设了坦克团,也就是后来合成1X旅的一部分前身。

1985年,百万大裁军,全国35个军有11个军被撤编,武汉军区、福州军区、昆明军区,乌鲁木齐军区4个军区被撤销。

29军也在被裁撤的11个军中,所辖的三个师变化情况是:

1985年9月,第85师撤编,第253团调归第31集团军93师——》1996年10月,第93师转隶武警部队,改建为武警机动第93师,第235团保留在该师建制内。

1985年9月,第86师转隶第31集团军,执行南方甲种步兵师编制。——》90年代,第86师被中央军委确定为应急机动作战部队。——》1998年,第86师258团撤编,与第27集团军79师坦克团合编为装甲团。

1985年9月,第87师调归南京军区直属。——》1985年10月,以第87师师部、炮兵团为基础,并合并炮兵第3师一部,组建南京军区炮兵第3旅;第87师261团转隶第31集团军92师。——》1998年,第261团撤编。

第29军从第二次组建到第二次撤编,一共是16年的时间。

1985年8月,第31军与第29军、炮兵第3师、高炮第64师等共同整编为第31集团军。

1996年10月,第31集团军第93师整编为武警第93师,转隶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1997年5月,第31集团军组建防空旅地空导弹团。

1998年10月,第86师258团与北京军区第79师坦克团合编为第86师装甲团,第91师 271团与北京军区第189师坦克团合编为第91师装甲团。

1998年11月,第92师改编为摩步第92旅,31集团军水陆坦克旅改称装甲旅。之前29军的坦克团在成立集团军时,并入31集团军水陆坦克旅。

2003年,第31集团军装甲旅番号改为装甲14旅。

2017年,第31集团军撤编,装甲14旅改编为合成第1X旅,隶属东部战区第73集团军。

9X合成旅,源自31军92师。

92师是31军的老部队,早在31军的前身13纵成立时,就已经是其中一部。

92师的前身是胶东军区新6师。为何叫新6师,因为之前胶东军区有过5师和6师,抗战胜利后都被调去东北,后来成为了东野劲旅第4纵队,也就是41军。之后许世友和聂凤智等在胶东重建了部队,也曾用过5师的番号,后来成为华野9纵。所以13纵成立时,所辖的5师和6师,都已经属于是第三拨了。

1947年4月,胶东军区新6师成立,下辖第16团,第17团,第18团。

其中第16团,成立于1945年8月,也就是西海军分区独立第1团;第17团,成立于1946年6月,也就是北海军分区独立第1团;第18团,成立于1946年8月,也就是民主救国军独立总队。

由各团组成可以看出,新6师主要由地方部队组成,没有成建制的老八路的队伍,更加谈不上红军成分。其实,整个13纵情况都差不多,本来就是作为华野的补充部队组建的,能在短短时间里拼杀出来,这绝对是出乎大多数华野首长的预料的。

1947年9月,胶东军区第5师,第6师,第7师合编为华野13纵,周志坚任司令员,廖海光任政委。所辖各师番号依次改为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37师,38师,39师。

本文主角38师,也就是原新6师,下辖3个团,第112团、第113团、第114团。

1949年2月,全军统一番号,38师改称第31军92师,师长徐体山,政委张英,下辖第274团、275团、276团。

解放战争中,第31军这个小老弟在华野各军中脱颖而出,成长为华野的主力军,这和他下面的91师,92师的强悍战力是密不可分的。三野很多重大的战役,31军都承担了重要的角色,而91师和92师更是经常被华野司令部当作最核心的拳头部队使用。

1950年7月,第92师增编了炮兵团,番号是炮兵第372团。

1950年11月,三野的百战精锐组建成志愿军9兵团,入朝参战。31军没有参加抗美援朝,其序列中只有后来并进来的原26军的76师有朝鲜战争的经验。

1965年9月,第92师274团1营2连因在练兵备战中表现突出,被国防部授予“红色尖刀连”的荣誉称号。这个荣誉称号的含金量很高,是可以和硬骨头六连相媲美的殊荣。

1969年11月,第92师调离第31军,划归新组建的第29军建制,驻防福建南安。

1975年4月,第29军归建第31军。

1979年2月,第92师挑选骨干力量,随军南下参加了对越反击战。

1985年10月,第92师执行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隶属第31集团军。其所辖第276团撤编,所部并入第274团;原29军87师261团调入92师。

1998年8月,第92师赴九江执行抗洪抢险任务,第275团2营表现突出,为抗洪抢险做出了卓越贡献,被中央军委授予了“抗洪抢险英雄营”的荣誉称号。

1998年,第92师进行了“师改旅”,执行摩步旅编制。所辖各步兵团番号撤销;原第274团改编为浙江陆军预备役步兵师第1团;原第261团机关改编为漳州陆军预备役后勤保障旅机关;师炮兵团拆分为122榴炮营和130火箭炮营。

2001年2月,摩步92旅恢复了炮兵团编制。

2003年,第12集团军36师108团3营被调入摩步第92旅,改编为摩步92旅4营。这个3营就是军中大名鼎鼎的“左权独立营”,为八路军总部当年为纪念1942年牺牲的左权将军所建立,是一个战功赫赫、作风顽强的英雄单位。

2016年2月,南京军区撤编,摩步第92旅随第31集团军转隶东部战区陆军。

2017年,最新一轮军改,摩步第92旅改编为轻型合成第9X旅,转隶东部战区陆军第73集团军。

2019年10月,“左权独立营”战旗作为合成第9X旅的荣誉代表参加了建国70周年的国庆大阅兵。

1X5合成旅,源自第42集团军163师。

这个163师,并不是42军的老部队,是来自55军,1985年集团军整编,55军撤编,163师进入第42集团军的序列。

再往前追溯的话,第163师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以冀察热辽独立第三师和第八师改编而成的四野第48军144师。

1947年7月,冀察热辽军区组建独立第3师,下辖第7团、8团、9团。

第7团的前身是热河军区第21军分区警备第3团;第8团的前身是热河军区第22军分区警备第4团;第9团的前身是由热河军区连平支队和朝北支队以及21军分区机炮排合编而成。

1948年3月,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3师改编为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第33师,所辖各团番号依次改称第97团、98团、99团。

1948年1月,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8师成立,师长朱军,政委陈志斌,下辖第22团,23团,24团。独立第8师主要由原热河军区第18军分区的独立团,加上朝阳、锦西、义县地区队,以及兴城和绥中县支队为基础组建而成。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率第11纵队、独立第4、第6、第8师、骑兵师和炮兵旅奔袭北宁线上的绥中、昌黎、山海关等重镇。全歼守敌国民党第86军暂60师共三千余人。

1948年10月,东野第2兵团指挥4纵、11纵和冀热辽独立4师、独立6师共8个师在塔山、打渔山、虹螺岘一线阻击敌“东进兵团”11个师援锦敌军,打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塔山阻击战”。

1948年10月底,东野11纵33师随东野先遣兵团提前入关,参加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东野11纵改称四野第48军,第33师与独立8师合编为四野第48军144师,周仁杰任师长,政委钟文法。下辖第430团,第431团,第432团。其中430团由独立8师23团与独立3师97团合编而成;431团由独3师98团改编而成;432团由独立8师22团和24团合编而成。

1950年11月,第430团脱离第144师,第142 师424团调入144师,并沿用第430团的番号。

424团是赫赫有名的“红一团”,在所有红军团中也是相当耀眼的存在。其历史沿革情况非常清晰,红军团的建制一直得以完整保留。

424团的前身部队可追溯至1927年9月三湾改编时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团1师1团——》1933年第1团曾被授予“牺牲决胜团”战旗一面——》1933年6月改编为红一方面军红1军1师1团——》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115师独立团1营——》1937年11月改编为八路军独立第1师第1团——》后改称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1944年1月调入晋察冀军区野战旅番号仍为第1团——》

1944年5月调到延安,改称八路军陕甘宁教导第2旅第1团——》1945年11月编入冀热辽军区热辽纵队,番号为第27旅70团——》1946年4月调入第30旅,番号仍为第70团——》1946年5月改称独立第1旅第70团——》1946年8月改称冀热辽军区独立第16旅第46团——》1946年8月底调至独立第17旅,番号改为49团——》1947年7月改称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1师第1团——》1948年3月编入东野第11纵队为第31师91团——》1948年11月改称四野第48军142师第424团——》1950年11月调至144师,番号改为第430团。

1949年8月,144师随军南下,短暂驻防江西,兼瑞金军分区。

1950年11月,第144师免兼瑞金军分区,奉调进入广东。

1952年3月,48军的军部改建为解放军第21兵团部,第48军番号撤销,第144师转隶第21兵团。新21兵团隶属中南军区领导。司令员由原21兵团司令员陈明仁担任,政委由原48军政委陈仁麟担任。

1952年11月,21兵团撤编,所部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5军。陈明仁担任军长,王振乾接任55军政委。原政委陈仁麟调任海南军区政委。

1952年10月,第21兵团撤编,所部组建为第55军。

1952年10月,144师番号改为第55军144师,驻防广东湛江。并组建了师属炮兵团。

1968年11月,第144师随55军移防粤东。

1970年1月,中央军委重排全军陆军师番号,55军下辖的第144师,第219师和新组建的师,番号依次改为陆军第163师、164师、165师,所属各步兵团亦按顺序番号改为第487团至495团。

第144师改称第163师,由红一团出身的边贵祥担任师长,所辖各团番号依次改为第487团、488团、489团和炮兵团。第163师是第55军建制内唯一的甲种师。

1979年2月,第163师在师长边贵祥,政委吴恩庆,副师长李万余,参谋长邢世忠等师首长的带领下随55军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在同登和谅山战役中,163师屡立奇功,出境作战24天,毙敌超过5000人、伤敌俘敌近600人,歼敌数量位列东西两线29个参战的步兵师之首。

全军参战队伍中,按照军、师、团,营、连来看,各个建制级别的歼敌纪录,全部由第55军创造!

参战队伍中歼敌数量最多的军:第55军。在24天的入境作战中,共击毙了10843名越军,俘虏了108名越军,缴获坦克及装甲车3辆,各型火炮99门,炮弹17万发,各类枪支2222支,枪弹超过200万发。

参战队伍中歼敌数量最多的师:第55军163师。作为55军的主力师,该师共击毙了5293名越军,这个数字不包括在鬼屯炮台,二清洞,三清洞里等地堡中被炸死掩埋的敌人,另外俘虏越军38人,缴获了1辆坦克、2辆装甲车,各型火炮64门,炮弹16万发,各类枪支1179支,枪弹超过100万发。

参战队伍中歼敌数量最多的团:55军163师第487团。“红一团”共击毙越军1932人,缴获各型火炮36门,各类枪支325支,各种类型的弹药超过10吨。

参战队伍中歼敌数量最多的营:55军163师第488团第3营。该营共击毙了1005名越军,俘虏了15名越军,炸毁和击毁敌人油库、弹药库各1个、坑道口6个、高射机枪9挺、军车10辆.缴获坦克1辆、高射炮4门和一批军用物资。被中央军委授予“能攻善守英雄营”荣誉称号。

参战队伍中歼敌数量最多的连:55军163师第488团3营第7连。该连共毙越军470余人,俘虏越军2人,缴获坦克1辆,以及一批武器弹药,炸毁了弹药库一座。被中央军委授予“能攻善守英雄连”荣誉称号。

因此,把55军在1979对越作战的战功列为第一,是毫无争议的。最高统帅部和广州军区对55军的重大贡献高度认可,给55军的多个单位和个人授予荣誉称号,其数量在参战各军中也是最多的。

单单在163师中,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单位有4个:“攻坚英雄营”:第487团2营;“能攻善守英雄营”:第488团3营;“能攻善守英雄连”:第488团7连;“攻坚英雄连”:第489团7连。163师的四个团全部有份。

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个人有:授予第487团2连副班长王成富烈士;第487团5连班长马旭旺;第487团2营副营长周元生;第488团1营步谈机员陈日升烈士;第488团7连班长张春才烈士“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授予工兵营工兵连战士叶建柏烈士“舍身救战友的好战士”荣誉称号;授予第487团2连卫生员吕志经烈士“战场救护模范”荣誉称号。

被广州军区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单位有:“突击英雄连”:第487团2连;“探某攻坚英雄连”:第487团5连;“突击英雄连”:第489团1连;“攻坚英雄连”:第489团6连;“突击英雄连”:第488团6连;“能攻善守英雄连”:第488团7连;“英雄炮兵连”:师炮兵团9连;“攻坚英雄排”:第487团4连3排;“打坦克英雄班”:第489团6连10班;

被广州军区授予荣誉称号的个人有:授予163师488团7连战士吴石林,163师489团1连排长何水木,163师第489团1连班长农辉兴烈士“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授予师炮兵团9连汽车驾驶员卢一明“英雄汽车驾驶员”荣誉称号。

1985年10月,第55军撤编,163师改编为陆军第42集团军步兵第163师,下辖第487团、488团、489团及炮兵团、高炮团,执行南方摩步师编制。

1993年3 月,以163师英模单位“红一团”一部与第41集团军“塔山英雄团”一部共同组建为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步兵旅。

2013年,第163师进行“师改旅”,改编为机步第163旅。

2016年,广州军区撤编,机步163旅随42集团军转隶南部战区陆军。

2017年,最新一轮军改,第42集团军撤编,机步第163旅被一分为二,组建为两个合成旅。

1,以”红一团“第487团为基础,组建合成第1X3旅,隶属南部战区第74集团军;

2,以”一等战功团“第488团和装甲团为基础,组建合成第1X5旅,转隶东部战区第73集团军。

炮兵第73旅,源自31集团军炮兵旅。

31集团军的炮兵旅,前身是南京军区炮兵3师。

1950年1月,由第34军102师师部改建为炮兵3师师部,与原华东军区特种兵纵队的炮兵第11团、12团、13团合编成炮兵3师,为摩托化炮兵师,归特种兵纵队建制。师长董尧卿,政委王文介。每个团装备美式105榴弹炮36门。

1950年5月,解放军集结了炮兵第11团、13团、17团、19团3营和21、22、23、24军的山炮团,一共53个炮兵连,186门火炮。在炮兵3师师长董尧卿,政委王文介统一指挥下,参加了解放舟山群岛战斗。

1950年5月,炮3师由浙东移防福建同安,后转到晋江。任务是准备再战金门。

1950年11月,炮3师师部率12团、13团北上浙江嘉兴整编,准备入朝作战。

1951年1月,炮3师再次入闽,驻防厦门等地。归解放军第十兵团兼福建军区指挥。

1953年2月,炮兵12团配属28军82师,参加了莆田湄州岛战斗。

1953年6月,炮3师政委张雷平,副师长窦金波率师部及炮兵12团、13团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入朝后,下辖炮兵12团、13团、39团、41团。

1955年3月,炮3师师部率炮兵第12团、13团、39团、205团从朝鲜回国,驻防江苏无锡。

1955年2月,炮兵第22师撤编,所辖第205团调归炮3师建制。

1955年10月,炮兵第3师师部率炮兵第12团、第13团、第39团、第205团再次进入福建,驻防永春,担负福建沿海机动作战任务,归福建军区指挥。

1956年7月,划归福州军区建制。

1958年8月,炮3师参加金门炮战,其中炮13团归莲河炮群,炮12团、39团归厦门炮群。

1964年9月,参加炮击金门的炮兵15师师部和该师8团北上归建,该师炮兵2团留在福建,归福州军区炮兵建制。

1983年2月,炮兵2团归炮兵3师建制。

1979年2月,炮兵3师第12团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东线作战。

1983年1月,炮兵3师直属福州军区领导。

1984年7月,炮兵3师13团赴云南前线参加两山轮战。

1985年8月,炮兵3师撤编,所辖炮12团、13团、17团、39团、205团、2团等六个团被分配至各个部队,其中炮3师师部和炮12团改编为陆军31集团军地炮旅。

1985年陆军第31军改编为陆军第31集团军,并编入坦克旅、炮兵旅和高炮旅。这里的炮兵旅就是由炮3师改编的地炮旅。

1998年,第31集团军的坦克旅改编成水陆两栖装甲旅,高炮旅则改防空旅,地炮旅没有变化。

2017年,31集团军撤编,装甲旅,防空旅,地炮旅都转隶东部战区第73集团军。

最后聊一下73集团军炮兵旅的装备,以下都属于公开信息,在官方媒体上已经多次披露。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第73集团军炮兵旅是解放军历史上第一个自动化炮兵旅。

这个炮兵旅最后一款牵引式火炮为66式152毫米牵引式加榴炮,在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之后,目前这款火炮已经撤装。这个旅的全部火炮都已经实现机械化,信息化,数字化。

目前,该旅拥有数个炮兵营,其中的2个营装备的最新型的181型155毫米车载加榴炮,这款火炮作为唯一的身管火炮参加过大阅兵,是我军中集信息化、机动性和打击威力于一体的新型火炮。平均射速4发每分钟,最高射速6发每分钟。

该型火炮信息化程度非常高,一辆炮车就是一个独立的作战单元。可快捷接收连营指挥车或者前方观察所回传的目标定位数据,再结合本车定位定向导航仪的测地定位数据,最后直接解算出射击诸元进行操炮。同时还可以实现短停射击、快打快撤和打击移动目标等战术,作战准备时间极短,整体作战能力相较之前的同类火炮大幅提升。

除了181型155毫米车载加榴炮和箱式火箭炮外,该旅还各有一个营的03式300毫米远程火箭炮、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等。03式远程火箭炮能够在百公里外准确命中点状目标,精度堪比战术导弹。

此外,这个旅还配备有新型炮兵前沿观察车、炮校无人机等观瞄设备,并且可以通过指挥自动化系统实时获取其他侦察平台推送的目标信息,可以实现信息化条件的下的“多炮种、多弹种、多样式”快速反应以及彼此协同。

众所周知,我军对于火炮一向是情有独钟的,无论火力进化到什么程度,指战员们仍然会有火力不足焦虑症和火力饥渴症。这个飞速演化的数字化炮兵旅对于治愈这样的症状定会大有帮助。

2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