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芯片制造中的高端设备,光刻机却逐渐在普通人群中也引起了大量的讨论并成为人人熟知的名词。虽然光刻机是芯片制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是引起如此众多关注的根本原因在于芯片这一高度依赖于光刻机的产品。
和光刻机的高高在上不同,芯片则是更为接近消费者的产品,从手机到电脑,所有消费电子产品都离不开这一枚小小的芯片,而芯片的性能也直接影响着电子产品性能的好坏。在消费产品之外,芯片还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科研、气象预测、航空航天等诸多关键领域,可以说是当前集各种前沿科技于一身的存在。
正是因为芯片如此重要,因此当光刻机等芯片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设备出现断供的消息传来之后,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和探讨。其实相较于芯片,光刻机是一个“十分不起眼”的细分市场。根据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全年光刻机出货量551台,市场规模196亿美元。从市场占有率来看,ASML、佳能、尼康市占率为 82%、10%、8%,也就是这三家企业基本拿下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196亿美元虽然看起来不小,但是相比于2022年中国芯片4156亿美元的进口额来看,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芯片更为直接也更为有用,同时如高通、英特尔等厂商也需要在内地市场进行大规模出货,因此并没有防备光刻机可能出现问题,这也是过去研发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
但是没想到以华为麒麟芯片、百度昆仑芯片、阿里含光芯片为代表的国产芯片开始迅速崛起并开始对西方芯片实现替代,这也极大挤压了西方科技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在进行了多轮针对未果之后,美国又联合日本和荷兰试图建立芯片三方联盟,并要求ASML不得出售包括EUV、DUV在内的全部光刻机。一旦这一计划实施,那么对于国内的芯片产业而言毫无疑问将是重大的打击。
虽然在光刻机领域上处于落后位置,但是国产厂商也并没有放弃努力。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由上海微电子主持攻关的28nm光刻机有望在年内下线并进行评估,一旦通过评估,那么下一步将开始进行规模化量产。
也正是在这个前提之下,本来准备对国内市场进行封锁的ASML突然也转变了态度,ASML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宁克(Peter Wennink)公开发声:“中国在半导体产业中是不可或缺的”(China access 'essential' as country develops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ML转变态度实际上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对于ASML自身来说已经看到EUV光刻机发展的极限,而取代EUV的新一代技术依然遥遥无期。因此以上海微电子为代表的国产光刻机设备厂商将迎来一个缩短技术差距的良机。
从盈利角度来考虑,目前以28nm为代表的成熟制程已经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的需求,而通过多重曝光还可以将芯片制程进一步推进到14nm及更先进的程度。因此上海微电子的28nm光刻机已经对ASML产生了现实的威胁。
在转变态度的同时,很多外媒也传来了ASML将向中国增加光刻机销售的传闻,这实际上是再次用上了以前使用过的手段。在上海微电子突破90nm光刻机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就立刻修改了《瓦森纳协议》,允许出售90nm及以下光刻机,而ASML也趁机大量出货65nm光刻机,使得刚刚取得突破的上海微电子难以获得订单。
耗费大量资源研制出的光刻机却乏人问津,这也使得上海微电子一度陷入了困境,由于难以凭借销售光刻机获得利润也极大延缓了研发的进度,这也是为何上海微电子到2023年才能够推出28nm光刻机的重要原因。
如今随着国产28nm光刻机取得突破,ASML试图故技重施,通过大量出售28nm光刻机来挤压国产光刻机的市场和利润,从而延缓先进制程光刻机的研发,这是一个“阳谋”。
上一次我们因为这个“阳谋”而延误了光刻机的研发,那么这一次故事的结局会不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