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节,又称祭祖节等。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是绝大多数地方的人们祭祀、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由于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不尽相同,许多地方扫墓有着独特的习俗。但总体相似,比如:扫墓活动(仪式)要赶在中午十二时前完成;学龄前儿童,非特殊情况,不宜扫墓;亲人去世三年内扫墓,必须在“正清明”这一天;配偶去世三年内,不宜前往墓地扫墓;孕妇或身体不佳者,不宜上坟等等。
但是,有些地方的扫墓规矩,则有些让人不好理解,甚至有点奇葩。
女婿不能扫墓
在浙东地区某沿海乡村,有“女婿不能扫墓”的习俗。起初,我以为这是个别地方的个别风俗。为写此文,我“百度”了一下。未料,“女婿不能扫墓”这样的“规矩”并非个别,甚至还有“女婿莫上坟,上坟辱先人”这样的理论依据。
一年不能上两次坟
有的地方有“一年不能上两次坟(扫墓)”的习俗。据说,大上海也有此规矩。多年前,我有位年轻的女同事,她带着刚成家的新郎,去老家为先辈扫墓。可能是女同事的先辈坟墓未立石碑,当她和新郎扫墓回来,给家人看她现场拍来的有关相片时,家人告诉她:“你俩上错坟了,这不是你爷爷、奶奶的墓。”女同事和新郎当即表示,那明天再去坟地,为自己的先辈扫墓。但被家人劝下,说:“清明不能上二次坟(扫墓)”。
清明节不能上坟
清明节不能上坟?是的,在浙江某乡村就有这样的一个风俗。有位嫁到这个村的女士,想在清明这天回娘家,与娘家人一道为故去的亲人扫墓,却遭到她丈夫和公婆母的坚决阻拦。这位女士据理力争:“清明上坟,国家都专门放了假,你们凭什么不让我为亲人去扫墓?”争吵中,引来了众乡亲围观。哪料,围观的众乡亲,特别是一些年长者竟异口同声谴责她:不知事理、坏规矩。事后我问她:那这个村子里的人扫墓,又是选择在什么时候的呢?她说:“正月初一,或者冬至。”
大年初一,或冬至那天去扫墓,这一习俗,许多地方还真有。但,“清明节不能上坟”,确实让人费解。
各位网友,你们那里扫墓,有什么特别讲究吗?不妨说来听听。谢谢!
